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一) 食物中的營養 1、六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無機鹽 其中:有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物:(水、無機鹽)2、三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3、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也叫纖維素)4、食物來源:①糖類(谷類、那么,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告一段落,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同學們需要哪些生物期末測試題來練習鞏固知識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濟南版初一下冊生物期末測試題,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濟南版初一下冊生物期末測試題:
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四位同學在體育測試時,各準備了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甲準備的是一些糖,乙準備的是一些牛肉,丙準備的一些水果,丁準備的是一些蛋糕。這四位同學誰準備的食物能更快補充能量?( )
A.甲 B.乙 C.丙 D.丁
2.李老師最近經常感到疲勞、頭暈、精神不振,經檢查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為 3.0X1012個/L
李老師應該多吃一些什么樣的食物有助于治療此病?( )
A.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 B.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C.含蛋白質和鐵豐富的食物 D.含葡萄糖豐富的食物
3.下列能分泌消化酶種類最多的消化液的腺體是( )
A.腸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 C.胰腺和腸腺 D.唾液腺和胃腺
4.肝炎病人怕吃油膩食物的原因是( )
A.唾液分泌過少 B.膽汁分泌過少 C.胃液分泌過少 D.腸液分泌過少
5.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 )。
A.允許使用少量的化學合成物質 B.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
C.允許添加增味劑 D.允許使用防腐劑
6.小腸嚴重吸收不良病人,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提供營養,全營養液的組成成分不能含有( )。
1、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六大類。
其中糖類、脂肪、蛋白質能提供能量,它們被稱為“三大產熱營養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貯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類。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是水、基本物質是蛋白質。無機鹽是調節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
2、 檢測蛋白質用雙縮尿試劑,呈現紫色反應;檢測維生素C用吲哚酚試劑,呈現褪色反應。
3、糖的主要來源是谷類和薯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瘦肉、魚、奶、蛋和豆類,脂肪的主要來源是肉類、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維生素A,但含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動物性食物含維生素A。
4、夜盲癥—--缺維生素A;壞血病—--缺維生素C;腳氣病—--缺維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維生素B2;佝僂病—--缺維生素D和鈣
6、 人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塊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從而增加了脂肪顆粒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腸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種類酶。
物學·濟南版·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小結
如果是預習,可以重點看看概念,這是個學業水平考試的提綱,有些問題不明白也不用著急。
3.1人的生活需要營養
1.食物中含有的六類營養成分包括:
2.三大營養物質(共同功能、食物來源、化學組成、各自功能)
糖類、蛋白質、脂肪
3.維生素(食物來源、缺乏癥狀)
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
4.無機鹽(作用、缺乏癥狀)
鈣、鐵、 碘
5.(概念)消化:
6.(概念)吸收:
7.(概念)物理消化:
8.(概念)化學消化:
9.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消化道、消化腺(大、小消化腺的名稱及各自作用)
10.食物的消化作用):
口腔、胃、小腸所含消化液、消化酶、消化特點
11.淀粉、脂肪、蛋白質的消化過程:
12.胃、小腸、大腸各自吸收物質的物質種類:
13.小腸適于吸收的結構特點:
14.(概念)綠色食品:
15.早、中、晚能量攝入比例:
3.2人生活需要空氣
16.呼吸系統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
17.( )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簡述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
18.(概念)呼吸運動:
19.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呼氣、吸氣時分別掌握肋間外肌運動、膈肌運動、肋骨和胸骨、胸廓前后徑和上下徑、肺內容積、肺內氣壓、氣體流動方向
20.(概念)擴散作用:
21.外界、肺泡、血液、組織細胞 這些部位的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濃度關系:
22.(概念)食物的熱價:
23.糖類、蛋白質、脂肪的熱價分別是:
24.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
25.防治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 )。
初中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一生物下冊提綱魯教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一生物下冊提綱魯教版
一、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3.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結構層次。
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的結構層次。
(1)細胞的基本結構是: 、 和 。
(2)動植物細胞結構上有哪些主要的區別?
三、生物與環境
1.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
舉例說出水、溫度、空氣、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
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
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分析和討論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鏈和食物網以及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的情況。
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描述芽的發育和根的生長過程。
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
2.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說明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以上就是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的全部內容,物學·濟南版·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小結 如果是預習,可以重點看看概念,這是個學業水平考試的提綱,有些問題不明白也不用著急。3.1人的生活需要營養 1.食物中含有的六類營養成分包括:2.三大營養物質(共同功能、食物來源、化學組成、各自功能)糖類、蛋白質、脂肪 3.維生素(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