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題及答案?答案:金屬塊的密度是2.7×103kg/m3。說明:(1)涉及兩種物理狀態下的浮力問題,往往要對兩個不同狀態下的物體分別進行受力分析,再根據力的平衡原理列出兩個方程,并通過解方程求出結果來。(2)本題的另一種解法是:木塊增大的浮力等于金屬塊重,即ΔF浮=G金,那么,物理中考題及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解:車克服阻力做功為:W=Pt=6000W×15×60s=5.4×10^7J
若不計損耗,則汽油燃燒放出的熱量:Q=W=5.4×10^7J
所以:m=Q/q=5.4×10^7J/4.5×10^7J/kg=1.2kg
根據你描述的題目,只能解成這樣!
在摩擦力和路程一定時,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一定,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摩托車走這一段路所消耗的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不省油。
例1、邊長1dm的正方形鋁塊,浸沒在水中,它的上表面離水面20cm,求鋁塊受的浮力?(ρ鋁=2.7×103kg/m3)
解法一: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P上=ρ水gh上=1.0×103kg/m3×9.8N/kg×0.2m=1.96×103Pa
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
F向下=P上?S=1.96×103Pa×0.01m2=19.6N
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P下=ρ水gh下=1.0×103kg/m3×9.8N/kg×0.3m=2.94×103Pa
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
F向上=P下?S=2.94×103Pa×0.01m2=29.4N
鋁塊所受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29.4N-19.6N=9.8N
解法二:V排=V物=(0.1m)3=10-3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10-3m3=9.8N
答案:鋁塊所受浮力是9.8N。
說明:
(1)解法一適用于規則物體,解法二說明浮力大小只與ρ液、V排有關,與物體密度和深度無關。
(2)題中鋁塊密度是多余條件,用以檢驗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若誤將ρ鋁、代入公式,求出的將是物體重力。
在用公式求浮力時,要在字母右下方加上腳標。
例2、容積為1000m3的氫氣球,吊籃和球殼的質量為150kg,在空氣密度1.29kg/m3的條件下,這氣球能載多少噸的物體停留在空中?現在需要載900kg的物體而保持平衡,應放掉多少立方米的氫氣?(氫氣密度為0.09kg/m3).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氣球受到的浮力為:
F浮=ρgV=1.29kg/m3×9.8N/kg×103m3=1.264×104N
分析它們的受力,氣球能載的物重應是浮力與它自身重量之差:
即在空中能載的物重為:G1=F浮-G=1.264×104N-150×9.8N=11.17×103N
它的質量為:
它現在多載的物體的質量為:△m=1140kg-900kg=240kg
即:△F=240×9.8N=2352N
這一個力也是由氣球產生的浮力,如果放掉了一部分的氫氣后,體積變小浮力也變小,所以應放掉的氫氣體積為:
例3、如圖3所示,底面積為80cm2的容器中盛有深30cm的水。
一、單項選擇題
1.R1和R2是阻值大小不同的兩個電阻,且R1<R2,按圖8-78所示四種方法連接后,分別接在同一電源兩極,則電路中電流最小的是
[]
(南京市中考題)
2.串聯后總電阻為10歐的兩個電阻,并聯后總電阻最大可達到
[]
A.2.4歐
B.2.5歐
C.5歐
D.1.25歐
3.將一根電阻值為R的電阻線接在某電源上,用電流表測得電路中的電流強度為1.2安培,將這根電阻線對折后再接到同一電源上,要測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則
[]
A.可以用電流表的“0~0.6A”這個量程
B.只能用電流表的“0~3A”這個量程
C.電流強度超過3A,電流表不能使用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4.兩個電阻串聯,電壓之比為3∶4,若將這兩個電阻并聯在同一電源上,則電流之比為
[]
A.3∶4
B.4∶3
C.1∶1
D.3∶7
5.如圖8-79所示,電源電壓不變,要使電流表的讀數最大,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S1、S2都斷開
B.S1斷開,S2閉合
C.S1閉合,S2斷開
D.S1、S2都閉合
(山西省中考題)
6.如圖8-80所示電路中,把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絲變成圓環,A、B、C、D是環上四等分點,當閉合開關S后,滑片由B經C滑至D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將
[]
A.由小變大
B.先變大后變小
C.由大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
7.三個電阻并聯后的總電阻值
[]
A.一定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值都大
B.一定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值都小
C.一定等于各電阻的倒數之和
D.一定比其中最小的電阻值大,比其中最大的電阻值小
(河南省中考題)
8.如圖8-81所示,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的電阻為R,電壓表的
讀數為U,若要使電壓表的讀數變為 U,則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在AC間串聯一個阻值為3R的電阻
B.在CD間串聯一個阻值為3R的電阻
C.在CD間并聯一個阻值為3R的電阻
D.在DB間串聯一個阻值為 的電阻
9.如圖8-82所示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分“保持電阻不變”和“保持電壓不變”兩步進行,在“保持電阻不變”這一步實驗要求
[]
A.保持R′滑片位置不變
B.保持R兩端電壓不變
C.保持R不變,調節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電路中電流不變
10.有一個阻值Rx已看不清的電阻器,現要測出它的電阻值.某同學用現有的器材:電壓表和電流表各一只,已知阻值的電阻R0一只、電池組一個、開關兩個、導線若干條,連接成圖8-83所示的四個電路,其中不能測出阻值Rx的是
[]
二、多項選擇題
11.關于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B.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C.在電流一定時,導體兩端的電壓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D.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12.用銅制成的導體AC由長度相等的AB和BC兩段組成,且AB段的橫截面積是BC段橫截面積的兩倍,給它通電時
[]
A.電阻RAB<RBC
B.在相同時間通過橫截面積的電量QAB>QBC
C.UAB<UBC
D.IAB=IBC
13.如圖8-84所示,電源電壓6伏保持不變,電壓表的示數為6伏,電路中可能出現的故障是
[]
A.L1發生了斷路
B.L1發生了短路
C.L2發生了短路
D.L2發生了斷路
14.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某同學在操作時不小心將電流表與電壓表的位置接反了,則
[]
A.電流表被燒壞
B.電壓表被燒壞
C.電流表示數為零
D.電壓表示數約為電源電壓
三、填空題
15.有兩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它們串聯時的總電阻是并聯時總電阻的________倍.
________聯一個________的電阻.
17.如圖8—85所示電路,電阻R1 = 6歐,開關斷開時,電壓表示數為9伏,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開關閉合時的3/4,則電阻R2 = ________歐,電源電壓U = ________伏.
(大連市中考題)
18.兩電阻串聯時總電阻是36歐,并聯時總電阻是8歐,這兩個電阻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如圖8—86所示,電路中的電源電壓不變,電阻R = 10歐,閉合開關S后,電流表的讀數為I,當將一個阻值為________歐的電阻與電阻R________聯時,電流表的讀數為2I.
(安徽省中考題)
20.王明同學在修理電子玩具時,需要用一個75歐的電阻,現手邊有阻值為300歐、100歐、60歐、40歐、35歐及15歐的電阻各一個,他可以選擇其中________歐和________歐兩個電阻________聯來獲得.
(遼寧省中考題)
21.電阻R1 = 10歐,R2 = 20歐,串聯后接在電壓為9伏的電源上,通過R1的電流強度是________安;并聯后再接到上述電源上,這時通過R2的電流強度是________安,通過電源的電流強度是________安.
(甘肅省中考題)
22.如圖8—87所示,電源兩極間電壓不變,R1 = 8歐,R2 = 12歐.當S1閉合S2斷開,①、②都是電流表時,兩表示數之比為________;當S1、S2都閉合,①、②都是電壓表時,兩表示數之比為________.
(北京市海淀區中考題)
23.在用伏安法測電阻時,已知待測電阻的阻值在10歐~20歐之間,現有電壓為6伏的電池組,那么,在實驗中電壓表應選________的量程,電流表應選________的量程.
24.在圖8—88所示的電路里,滑動變阻器R1的規格是“50歐 0.5安”,定值電阻R2的規格是“10歐1安”,電壓表的量程是3伏,電流表的量程是0.6安,滑片P由b向a滑動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的有效范圍是________歐~________歐;電壓表的變化范圍是________伏~________伏;電流表示變化范圍是________安~________安.
四、作圖題
25.如圖8—89所示,兩電阻接入電路,在圖中○內填上電壓表或電流表.
26.如圖8—90所示,R1 = 15歐,電壓表示數為6伏,電流表示數為0.2安.已知圖中矩形框內的電阻只能是下面四個電阻中的兩個的連接,這四個電阻是:R2 = 10歐,R3 = 20歐,R4 = 40歐,R5 = 120歐,問矩形框內是哪兩個電阻?怎樣連接?作圖表示.
五、綜合題
27.白熾燈泡的燈絲,通常在開燈的瞬間燒斷,而很少在正常發光時燒斷,為什么?
28.根據“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回答:
(1)這個實驗的原理是根據________定律推出公式________然后計算出Rx的阻值.
(2)在下面的方框內畫出你設計的實驗電路圖.
(3)實驗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接通電路前應將它的阻值調到________位置.
(4)當某次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圖8—91所示,則U = ________伏,I = ________安,電阻Rx = ________歐.
(遼寧省中考題)
29.如圖8—92所示的電路中,R1的電阻是24歐姆,R2的電阻是8歐姆,電源電壓不變.
(1)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是12伏特,電流表的示數為0.8安培,求R3的阻值為多大?
(2)當開關S1、S2都斷開時,電流表示數多大?
30.如圖8—93所示的電路中,變阻器R0的滑片P在移動過程中,電壓表的示數變化范圍是0~4伏,電流表的示數范圍是0.5安培~1安培,求電阻R的值?變阻器R0的最大阻值和電源電壓U?
參考答案
一、
1.C
2.B
3.C
4.B
5.D
6.D
7.B
8.A
9.C
10.D
二、
11.B、C、D
12.A、C、D
13.A、C
14.C、D.
三、
15.4
16.并,25歐,串,300歐
17.18,12
18.24歐,12歐
19.10,并
20.60,15或40,35,串;300,100,并
21.0.3,0.45,1.35
22.2∶5,5∶3
23.0~15伏,0~0.6安
24.50歐,10,1伏,3,0.1安,0.3
四、
25.如圖14所示
26.R2與R3串聯或R4與R5并聯
五、27.開燈瞬間燈絲溫度低,正常發光時燈絲的溫度高,開燈瞬
過燈絲的電流比正常發光時大得多
(4)2.6,0.42,6.2
29.(1)40歐;(2)0.38安
30.8歐,8歐,8伏
一、填空題
1.用托盤天平測銅塊的質量: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__零__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將銅塊放入左盤,當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時天平再次平衡,銅塊質量為__31__ g。
2.瀏陽腐乳以其口感細膩、味道純正而遠近聞名,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現測得一塊腐乳質量約為10 g,體積約為8 cm3,則其密度為__1.25__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將__不變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一個空瓶子的質量是150 g,當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是400 g;當裝滿另一種液體時,瓶和液體的總質量是350 g。則這個瓶子的容積是__250__cm3,液體的密度是__0.8×103__ kg/m3。
4.小明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到液體密度為__1_g/cm3__,容器的質量為__4.9_g__。
實驗次數 1 2 3 4
液體體積/cm3 5.8 7.9 16.7 35.1
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g 10.7 12.8 21.6 40.0
二、選擇題
5.如圖是榮獲金獎的揚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C)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重力
6.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質,如水結成冰后體積會變大,該過程中一定不變的是(C)
A.密度 B.溫度 C.質量 D.內能
7.雞尾酒是由幾種不同的酒調配而成的,經過調配后,不同顏色的酒界面分明,這是由于不同顏色的酒具有不同的(D)
A.重力 B.質量 C.體積 D.密度
8不漏氣的橡皮氫氣球由地面上升過程中,球內氣體的質量與密度的變化情況是(B)
A.質量增加,密度增加 B.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C.質量減小,密度減小 D.質量不變,密度不變
9.從火爐中拿出被燒紅的鐵塊,降溫后變大的物理量是(D)
A.內能 B.質量 C.體積 D.密度
10學完密度知識后,一位普通中學生對自己的身體體積進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實際的是(B)
A.30 dm3 B.60 dm3
C.100 dm3 D.120 dm3
11.小玉同學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中,測出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繪出圖象。
中考物理錯題集
第一部分 力學
一、測量的初步知識簡單的運動
【習題1】一把鋼尺在20℃時是準確的,如果在O℃時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則測量的長度數值比實際長度()(條件開放)
A.大B.小C.相等D.無法確定
【答案】因為鋼尺的溫度降低,尺收縮,所以測量值比真實值大,應選A。
【習題2】想測一枚一元硬幣的直徑,請設計出兩種不同性質的方法來測量,分別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開放)
【分析】本題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紙一張、鉛筆、刻度尺。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沿此直線滾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線的起、始點的長度即是硬幣的周長,將此值除以π,則得直徑。
方法二:需三角尺兩個、刻度尺一只。按圖所示,用直尺測出兩直角邊間的距離d,即是硬幣的直徑。
【習題3】要測量出一只圓形空碗的碗口邊緣的長度,你能設計幾種測量方法?(策略開放)
【分析】本題可利用各種輔助工具進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測量解答。
【答案】(1)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在碗的邊緣某點作一記號,從這一點起沿直線的一端滾動一周,記下滾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直線上起點到滾到位置的長度,即是碗口邊緣的長度。
(2)取一條彈性不大的細軟棉線,繞過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測出這段棉線長度即是碗口邊緣的長度。
以上就是物理中考題及答案的全部內容,3通過分析表中資料可知,___選填“液體1”或“液體2”的吸熱能力較強。物理上用___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質的吸熱能力。答案:126 2加熱時間 3液體1 比熱容 解析:1從題中可以看出,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 ℃,讀數為26 ℃。2實驗中,使用相同的裝置對每組液體加熱,保證了相同時間內提供的熱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