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滬科版?上海8年級物理學的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全一冊),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8年級物理學的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全一冊)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教材是在2006年教育部修訂的物理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編寫的,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提高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該教材共分為六章,那么,八年級下冊物理滬科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科版。
教育科學出版社,顧名思義:教科版。根據《教育部2020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整理出來初中物理教材各版本匯總:人教版、滬科版、魯科版、北師大版、教科版、蘇科版、北京版、滬科粵教版。
研究擺鐘的擺球擺動情況時,小菲和同學們觀察擺鐘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測出了擺球擺動30次所用的時間,用這個時間除以30,得出擺球擺動一次所用時間.針對擺球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一問題,他們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與擺球質量有關;
B,可能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C,可能與擺角的大小有關.探究
他們利用以下器材:質量不同的兩個小鋼球、長度不同的兩根細線、一個鐵架臺、一個秒表,進行了以下四次實驗.
次數擺線長
L/m擺球質量
m/g擺角θ/°擺動一次的
時間t/s11203°221.4203°2.431.4205°2.441.4305°2.4(1)由1,2兩次實驗,可驗證猜想:
BB
(填猜想前的字母),結論是
在擺球質量和擺角相等時,擺線越長,擺動一次的時間越長在擺球質量和擺角相等時,擺線越長,擺動一次的時間越長
;(派首段2分)
(2)從2,3兩次實驗,可驗證猜想:
CC
(填猜想前的字母),結論是
在擺球質量和擺線長相等時,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角的大小無關在擺球質量和擺線長相等時,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角的大小無關
;(2分)
(3)由
3、43、4
(1分)兩次實驗,可驗證猜想A;
(4)若有質量相等的鋼球和木球,實驗中為了減少誤差,你要選用
鋼球鋼球
(1分)來進行實驗.考點:物理學方法.專題:壓軸題;控制變量法.分析:用分析數據來驗證猜想,注意那兩組中的擺線長或擺球質量或擺角不同,就是驗證那個猜想對擺動一次時間的影響.解答:解:(1)次數1、2擺球質量、擺角相同,擺線長越長,時間越長.
故選B;在擺球質量和擺角相等時,擺線越長,擺動一次的時間越長.
(2)次數2、3擺線長相同,擺球質量相同,擺角不同,但擺動時間相同.
故選C;在擺球質量和擺線長相等時,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角的大小無關.
(3)實驗次數3、4擺線長相同,擺角相同,擺球質量不同,時間相同,是驗證猜想A的.
故答案為:3、4.
(4)影響擺球擺動時間的因素還有擺動時的空氣阻力,質量相塵譽同的鋼球和木球,木球體積大,阻力大,對擺動時間影響大.
故答案為:鋼球.點評:影響擺球擺動芹桐一次時間的因素有很多,這里用“控制變量法”探究了擺線長度、擺球質量、擺角對擺動一次時間的影響,初中物理用到此方法的還有: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等,學習中注意分析總結.
· 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 1.1 走進神奇 · 1.2 探索之路 ·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 2.1 動與靜 · 2.2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 2.3 快與慢 · 2.4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 第三章 聲的世界弊拿 · 3.1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 3.2 樂音與噪聲 · 3.3 超聲與次聲 · 第四章饑侍 多彩的光 · 4.1 光的傳播 · 4.2 光的反射 · 4.3 光的折射 · 4.4 光的色散 · 4.5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 4.6 眼睛與視力矯正 · 4.7 神奇的“眼睛” ·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 5.1 力 · 5.2 怎樣描述力 · 5.3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 5.4 來自地球的力 · 5.5 科學探究:摩擦力 · 第六章 力與運動 · 6.1 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 · 6.2 力的合成 · 6.3 力的平衡 · 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 · 7.1 質量 · 7.2 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 · 7.3 科爛卜吵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 7.4 阿基米德原理 · 7.5 物體的浮與沉 · 第八章 壓強 · 8.1 壓強 · 8.2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 · 8.3 空氣的“力量” · 8.4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 第九章 機械與人 · 9.1 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 9.2 滑輪及其應用 · 9.3 做功了嗎 · 9.4 做功的快慢 · 9.5 提高機械的效率 · 9.6 合理利用機械能 · 第十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 · 10.1 走進微觀 · 10.2 看不見的運動 · 10.3 探索宇宙
人教版初中物理和滬教版初中物理的區別:
1、從教材的注重點區別:
滬科版初中物理的教材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重視科學探究及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重視學科滲透,科技新成果的納入。教材在內容上注意了學習過程中與學生融合、互動,不是直接呈現所有結論。
有些結論以填充形式、空白形式,把結論留給學生完成,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
滬教版物理章節知識突出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系,緊密結合生活實際。
而人教版不注重與生活實際相連接 。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提高不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2、從章節內容來區別:
滬教版初中物理每章節開始都安插一幅反映章節主題的醒目圖片,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突出教材的物理特性。在章節首頁下方還用小正方形符號標明本章節核心知識與要點,有利于學生了解章節的知識重點。每章節下面又劃分為節。
節內每個知識問題是盡可能用圖畫來闡述和說明,或通過圖畫來反映物理問題,文字淺顯,不過分依賴于文字闡述,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而人教版初中物理的內容基本上是按照科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來安排的,這就使剛接觸物理的初中學生對物理產生一-種難、繁的感覺。
使他們一開始就覺得物理無趣而滬科版不是特別強調學科本身的邏輯關系而是強調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領略到自然現象的美妙與和諧。
)聲現象
1.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等的物理現象。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
3.聲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
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
4.人們聽到聲音的基本過程:
①鼓膜的振動 → 聽小骨及其他組織 → 聽覺神經→ 大腦
②頜骨、頭骨 → 聽覺神經 → 大腦
5.聲音的作用: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能舉例說明)
6.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聲音都是噪聲。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
(2)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攝氏度( ℃ ) 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0℃ ; 沸水的溫度 —— 100℃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常用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3.溫度計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讀:
○1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2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液面;
○3讀數時眼睛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
以上就是八年級下冊物理滬科版的全部內容,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