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資料?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2、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式物體的物理屬性。三、力與運動的關系 1、那么,八年級下冊物理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物理知識點整理
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哪薯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很多八年級的同學在復習物理知識時,因為沒有對之前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所以導致復習時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物理遲鋒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
1、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汪洞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
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
(2)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如壓力,支持力,拉力)
(3)產生條件:發生彈性形變。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物體的快慢和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舉例:用力推小車,小車由靜止變為運動;守門員接住飛來的足球。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舉例:用力壓彈簧,彈簧變形;用力拉弓弓變形。
3、慣性
⑴定義:物體困旦枯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
⑵性質: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
⑶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
⑷防止慣性的現象:汽車安裝安全氣囊,汽車安裝安全帶。
⑸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 拍打衣服可除塵。
八年級 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怎么寫?作為一名學生不怕學不會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只怕不肯鉆。下面是為大家整編的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_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大家昌滾臘快來看看吧。
更多關于知識點歸納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時間和位移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_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知識點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范文
英語六級口語考試常用句型總結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7-8章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
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提綱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課本P13圖1.1-1的現象說明: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練習:①人說話,唱歌靠聲帶的振動發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聲,其振動頻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間。
②《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空氣、馬、黃河水。
③敲打桌子,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證明桌子的振動?可在桌上撒些碎紙屑,這些紙屑在敲打桌子時會跳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練習:①P14圖1.1-4所示的實驗可得結論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空氣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物理下冊八年級知識點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1、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與方向;
2、杠桿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3、機械功;
4、功率
5、機械效率的概念;
6、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杠桿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2、機械功;
3、功率;
4、機械效率的概念;
5、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難點:
1、力臂的作圖;
2、杠桿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3、機械功;
4、功率;
5、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三. 知識要點
(一)杠桿
1、杠桿的定義:在物理學中,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稱作杠桿。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還可以是其它的一些變形,如圓輪球等。
2、杠桿的五要素:
A.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常用字母“O”來表示。
B. 動力冊饑:使杠桿轉動的力,常用字母“F1”來表示;
C.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常用字母“F2”來表示;
D.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常用字母“L1”來表示。
E.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常用字母“L2”來表示。
3、杠桿平衡的條件A、語言表示:動力乘動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用公式表示成:
F1×L1=F2 ×L2
4、杠桿支點的分類:
A. 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小于阻力
B. 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大于阻力
C. 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動力等于阻力
(二)滑輪
1、定滑輪
A. 定義:使用時,軸心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
以上就是八年級下冊物理資料的全部內容,1、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公式η= 2、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公式η= ,所用的測量有測力計,所需測量的物理量是物重和拉力,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做到豎直向上勻速的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