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意義及歷史作用1、商鞅變法后,為人們從事經濟文化的交流活動提供了便利。?2、商鞅變法后,有利于秦朝鞏固農業基礎,發展封建經濟。?3、商鞅變法后,破壞了貴族在地方的行使權力,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4、商鞅變法后,使國家的機制更加健全,為秦朝統-全國奠定了基礎。那么,歷史商鞅變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商鞅變法是指戰國時期秦國秦孝公支持商鞅進行的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后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就是一次改革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
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于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擴展資料: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
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秦孝公時期
具體多少年忘記了,但是他的變法讓秦國走上了區別六國的軍國主義道路
最大的區別就是改革后秦國開戰全民皆兵,而且因為軍功有豐厚的賞賜,所以士兵人人用命,最終統一了六國
所在國 秦國
變法時間 公元前356年
變法國君 秦孝公
變法人物 商鞅
變法時代 戰國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并且為以后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變法指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國實行的變法運動。
變法過程:
一、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但又懼怕國人議論紛紛,所以猶豫不決。于是,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開始醞釀變法運動。
二、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令商鞅在頒布《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墾草令》在秦國成功頒布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
三、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營造新都,并于公元前349年將國都從櫟陽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
擴展資料:
商鞅變法的影響: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法,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確定了法治的思想,并且為以后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國在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政治上,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國家機制變得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在軍事上,進一步加強了軍隊的戰斗力。
以上就是歷史商鞅變法的全部內容,【答案】:A 本題考查人文歷史。A項正確,商鞅變法是指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進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此次變法是戰國時期各國改革中最徹底的改革,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