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歷史必背?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精選 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使中國開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麥哲倫最終完成環球航行。那么,初三中考歷史必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初中階段,想要學好歷史,就要記好歷史知識點。那么,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歷史有哪些必背知識點
1、文藝復興:
開始時間:14世紀意大利
發源地:意大利
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實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成就:
(1)詩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達·芬奇代表作是《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國的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和《哈姆雷特》。
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的開辟: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麥哲倫最終完成環球航行。
意義: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3、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②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③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4、英國《權利法案》
頒布時間:1689年
制定機構:英國議會
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利
作用: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歷史的知識點比較多,建議同學們在中考復習的過程中建立系統的知識框架,接下來分享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供參考。
遠古的傳說
(一)炎黃聯盟
1、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聯盟形成。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3、影響:華夏族逐漸形成,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1、炎帝的貢獻:
(1)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
(3)制作樂器琴瑟,有最早的圖文和歷法知識。
2、黃帝的貢獻: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煉銅,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
3、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制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嫘祖擅長紡織并會繅絲。
(三)堯、舜、禹的禪讓
1、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2、推舉人才的標準———賢德之人(德才兼備,以身作則);
3、禪讓制的實質: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民主推選、首領沒有特權)
4、繼黃帝之后,用“禪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堯、舜、禹。
5、大禹治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體現了刻苦耐勞,堅持不懈,大公無私的精神。
如下: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中考是最后的復習階段,要有計劃的學習。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供大家參考。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精選
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使中國開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麥哲倫最終完成環球航行。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4.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5.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
6.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了。
7.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中國廉價的工業原料。
2、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
3、虎門銷煙:時間: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
經過: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二百多萬斤鴉片,在廣東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意義: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4、(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時間: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鴉片戰爭影響:
①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7、啟示:落后就會挨打!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提高綜合國力。
抗美援朝背景:
①美國入侵朝鮮并公然干涉中國內政。
以上就是初三中考歷史必背的全部內容,1. 我國早期人類:元謀人是最早的人類化石,距今約170萬年;北京人會使用火,生活在70-20萬年前;河姆渡人最早種植水稻,半坡人種植粟和蔬菜。2. 奴隸制王朝:夏朝是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商朝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諸子百家爭鳴。3. 秦漢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