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計算?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法有三種:質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和氧化還原法。其中:1、質量守恒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指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2、原子守恒法是指在化學反應中,各種元素的原子數目不變。3、氧化還原法是指在某些化學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發生的電子轉移過程。那么,化學方程式計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設可以得到x克氧氣,由反應方程式
2KClO3==2KCl+3O2
24596
5.8x
有245/5.8=96/x
解得x=2.3克
2,設需要x克氧化銅,消耗氫氣y克,由反應方程式
H2+CuO==Cu+H2O
28064
yx 15
有2/y=80/x=64/15
解得x=18.75克,y=0.49克
解:(1)設制的得氧氣質量為x
MnO2
2KCLO3 ====== KCL + O22455.8g32*5.8
245加熱32------- = ------ , x = ------ 5.8gx32x245
= 0.76g
(2)設需要氧化銅質量為y,耗氫氣質量為x
高溫
H2 + CuO ======== Cu + H2O2 x2*15
279.5 63.5 ------ = ------, x = ------ =0.47g
x y15g63.515g63.5
79.5 y79.5*15
------ = ----- , y = -------- = 18.78g
63.5 15g 63.5
歸一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首先找到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其系數為1,然后依次推斷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配平H2O + Fe →Fe2O3 + H2,首先設H2O的系數為1,再根據H和O原子守恒推得Fe2O3和H2的系數,最終得到配平后的方程式:3H2O +2Fe==Fe2O3+ 3H2。
奇偶配法適用于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并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的情況。以C?H?+O?→CO?+H?O為例,先從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內有2個氧原子,故右邊H?O的系數應配2,由此推知C?H?前2,式子變為:2C?H?+O?→CO?+2H?O。由此可知CO?前系數應為4,最后配單質O?為5,把短線改為等號,寫明條件即可:2C?H?+5O?==4CO?+2H?O。
觀察法是通過觀察化學式推斷系數。例如Fe2O3 + CO——Fe + CO2,觀察可知1個Fe2O3應將3個“O”分別給3個CO,使其轉變為3個CO2。即Fe2O3 + 3CO——Fe + 3CO2。再觀察上式:左邊有2個Fe(Fe2O3),所以右邊Fe的系數應為2。即Fe2O3 + 3CO——2Fe + 3CO2。
答:
【1】例如:化學方程式 Zn + H2SO4 = ZnSO4 + H2(氣體)
【2】簡單計算:例如:
(1)已知 鋅的質量克數(m),可以計算在標準條件下,得到的氫氣的體積(升);
(2)已知 鋅的質量克數(m),可以計算需要硫酸的物質的量n(mol);
(1) (3.4.5). (6,8,10) 3n,4n,5n(n? I ##k) .
(2) (5,12.13) . ( 7.24.25) .( 9,40,41 )
2n + 1,2n~2 + Zn,2n2+ 2n + 1(n%E##)
(3)(8.15. 17).(12.35.37) 202*(n+ 1),[2(n+ 1)]~2- 1.[2(n+ .1)]~Z+ 1(n*E *#k)
(4)m2- n'2,2mn,m2 +n~2(m. nt9#E *#.m>n)i=9IB-?:34 5
51213
7242594041
11 6061
13 84 85
151121138,15,1712.35,3720,21,2920,99,101
48,55,73
60,91,109.
以上就是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全部內容,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點燃=CO2 2、硫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3、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4、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5、磷在氧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6、銅在空氣中加熱:2Cu+O2=△=2CuO 7、氫氣在氧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8、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