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月日的數學日記?1.三年級小學生數學日記400字 這學期已經過倆月了,在這學期了我們學習了好多的知識:有除法、乘法,觀察物體、年月日、認識千米和噸、平移和旋轉我最喜歡的是年月日這一單元。在沒學這一單元之前,那么,關于年月日的數學日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找千克和克>
國慶假期中,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準備找找千克和克.走進超市,首先來到了餅干柜旁,這么多琳瑯滿目的餅干中,我選擇了我最喜歡閑趣餅干,我仔細看了看,終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凈含量100克",說明這包餅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這樣慧畝的餅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買米的地方,我發現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們家每天吃2千克的話,我家每個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這樣的6袋米了.
后來我又看到了16個雞蛋大約有1千克,一個菠蘿大約2千克,一個西瓜大約3千克
今天,我收獲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數學中學到的千克和克這個知識,在生活中數學真的很重要.
2.<一個小小的數學誤會>
很多人都以為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可是我一直對他很懷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數學課上老師介紹了阿拉伯數字的真正的來歷.原來這是一個誤會!阿拉伯數字真正的發明者是印度人,因為當時阿拉伯人的航海業很發達 ,他們把數字從印度傳到了阿拉伯,歐洲人從他們的書上了解了這種簡便的記數方法,就認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稱它為阿拉伯數字,后來這個誤會又傳到了中國.
最后,我很想對印度人說:"謝謝你們給我們人類帶來了這么大的方便,就因為這樣,我很喜歡數學.不僅數字王國很神奇,而且數學的歷史知識更是豐富.
5.<發現> 三(4) 何超
今天,我在家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
我發現一杯可樂800克,一杯綠茶500克,一杯冰紅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補充了一個信息-------冰紅茶比可樂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希望小朋友們能多多觀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6.<巧妙的加法和減法>
加法和減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邊有許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減法.比如在學校里,統計分數,統計認數-------生活中,媽媽上街買菜付錢;在家里,計算一個月的開支也要用加減法.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加減法有關,所以加減法在我們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法與減法真奇妙啊!
7.<去天目湖的途中> 三(4) 壯怡
現在,我們數學課正在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今天是星期天,我們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我就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當公交車靠第一站時,我看見有8個人上了車,而第二站上了3個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車的人數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數的兩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幾個人呢?
小朋友們,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用我們學頌碧氏到的知識試一試吧.
8.<24時記時法> 三(3) 葉飛洋
24時記時法真是無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我是怎樣過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臉,8:00---8:15吃早飯,8:15---9:15做作業,9:15---10:30看電視,10:30---11:00吃中飯,11:00---15:00睡午覺,15:00---16:00玩,16:00---17:30看動畫片,17:30---18:00吃晚飯,18:00---20:00看電視,20:00---21:00打電腦,21:00睡覺.24時記時法是不是很偉大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也一定要寫一篇這樣的日記哦!
9.積少成多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
兒時的風箏,總讓人欣喜。找幾根竹簽、幾張報紙消散、一團線。用竹簽做個“十”字或“士”字,把報紙剪成喜歡的形狀,用糨糊粘好,然后栓上線,最后再把報紙剪成條狀,為風箏安上長長的尾巴。不管是魚、燕還是胡亂剪出來的新奇形狀。仿櫻啟佛沒有這長尾巴就不能高飛。拿頌氏不管風有多大,總是迫不及待的沖出去想看看自己的風箏能飛多高。在無風的陽光下奔跑。即使只高過頭頂,也不住大笑。也會遇到能吹起沙子的大風天氣,不顧大人的勸告,看著風箏伴著大風轉眼間飛起。高呼著卻發現風箏已經不受控制,獨自飛走了。又孩子氣的哭著回家。一個風箏,整個春天的快樂。
放下風箏,也封起起風的春天。
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也就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也就產生了朔月,從而形成了“月”的概念;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族豎,從而形成了“年”的概念。年月日是一種計時單位,是由三個概念而組成的,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相互獨立的。根據精確測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概是365.2422平太陽日,這一個叫做回歸年;而從一辯手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次新月的時間間隔是29.5306平太陽日,這叫做一個兆灶大朔望月。
”
爸爸說
:“這個月我漲工資了。”
我問道
,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我驚奇地說。
我報
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爸爸想了想,
微微一笑
說:“我比你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滲隱彎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
爸爸的話
,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
線段圖
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哼著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
今天有什么
事這么高興。列式是,正在做飯的
媽媽對我說
:“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假設
爸爸和媽媽
的工資同樣多。于是,
我有攜培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叢悶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去網上
找一下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后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
在今天上午的數學課上,我明白了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如:一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2月份是個特殊的月份,我們稱它為特殊月。我懂得如何記大小月的方法,即握緊左拳頭,在拳頭上依次數著1-12,凡是數到凸起的地方每月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二月份,每月都是30天。
我還知道,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一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例如,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都是閏年。2003年是平年,所以2003年2月有28天。但公歷年份是整橘談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圓世碰年。例如:1900年不是閏年,而2000年才是閏年。
上這堂課之返并前我還有個疑問?為什么一年有365或366天?一個月有30或31天?一天有24個小時呢?課上老師通過三球運動圖給我們進行講解使我明白了,地球自轉一圈是一日即24小時,月球繞著地球轉,轉一圈是一個月,地球帶著月球圍著太陽轉,轉一圈是一年。
啊!年、月、日的知識真奇妙。我真想繼續了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以上就是關于年月日的數學日記的全部內容,在今天上午的數學課上,我明白了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如:一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2月份是個特殊的月份,我們稱它為特殊月。我懂得如何記大小月的方法,即握緊左拳頭,在拳頭上依次數著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