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春分秋分圖?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如圖1a所示),在40°N地區,太陽從正東方向升起,以50°仰角經過正南天空,然后從正西方向落下(如圖1b所示)。?2、夏至日:太陽直射23°26′N(如圖2a所示),那么,地理春分秋分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幅圖:最上方位置是秋分日;左邊位置是冬至日,最下方位置是春分日,右邊位置是夏至日。
地軸向左傾斜,左邊的地球南極附近出現極晝,右邊的地球北極附近出現極晝。
第二幅圖:是錯誤的,地球公轉是逆時針方向。
第三幅圖:最上方位置是春分日;左邊位置是夏至日,最下方位置是秋分日,右邊位置是冬至日。
地軸向右傾斜,左邊的地球北極附近出現極晝,右邊的地球南極附近出現極晝。
第四幅圖:是錯誤的,地球公轉是逆時針方向。
第一幅圖:最上方位置是秋分日;左邊位置是冬至日,最下方位置是春分日,右邊位置是夏至日。地軸向左傾斜,左邊的地球南極附近出現極晝,右邊的地球北極附近出現極晝。
第二幅圖:是錯誤的,地球公轉是逆時針方向。
第三幅圖:最上方位置是春分日;左邊位置是夏至日,最下方位置是秋分日,右邊位置是冬至日。
地軸向右傾斜,左邊的地球北極附近出現極晝,右邊的地球南極附近出現極晝。
第四幅圖:是錯誤的,地球公轉是逆時針方向。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以24節氣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為起點。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運行會產生天氣和季節的有規律變化,傳統農業中農民依此進行農業生產,有如:“谷雨前后種瓜點豆”的諺語。
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是:低緯大而高緯小,春秋二分,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夏至日,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隨季節變化是:北回歸線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冬至日前后達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則相反。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春分(3月21日),太陽直射知赤道;夏至(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分);
秋分即(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即(12月22日)時候,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度26分)。
擴展資料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晝夜時長相等。
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最長。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秋分,太陽位于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全球無極晝極夜現屬象;晝夜時長相等。
冬至,太陽直射直射南回歸線。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如今我們區分季節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來進行區分的,然而在我國歷史上,古人是用24個節氣來區分一年中不同的世間和季節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詳解圖文了解一下地球的公轉與節氣變化的關系,看看春分太陽照在地球哪個位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先來幾首有關節氣的古詩吧!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
那么,地球上為什么會有四季交替變化的現象呢? 地球的轉動又與節氣有什么關系呢?
從上節我們知道,地球一直不斷地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不停地繞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的形狀,而太陽則始終位于一個焦點上。
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
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因此,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一年中,有時北半球傾向于太陽,有時南半球傾向于太陽。
無論如何轉動,一年當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26ˊ和南緯23°26ˊ之間來回移動,也就是太陽的直射點總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第一幅圖:秋分日位于最上方,冬至日位于左邊,春分日位于最下方,夏至日位于右邊。地球軸傾斜使得南極附近出現極晝的是左邊的地球,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的是右邊的地球。
第二幅圖:錯誤在于地球公轉方向標示。實際上,地球公轉是逆時針方向。
第三幅圖:春分日位于最上方,夏至日位于左邊,秋分日位于最下方,冬至日位于右邊。地球軸傾斜使得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的是左邊的地球,南極附近出現極晝的是右邊的地球。
第四幅圖:錯誤同樣在于地球公轉方向標示。地球公轉實際上是逆時針方向進行的。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人們根據24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季節變化的起點。
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運行帶來了天氣和季節的規律性變化,農民傳統上依據這些變化進行農業生產,如“谷雨前后種瓜點豆”的諺語。正午太陽高度隨著緯度的分布規律是:低緯度地區較大,高緯度地區較小;春秋二分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夏至日,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以上就是地理春分秋分圖的全部內容,春分(3月21日),太陽直射知赤道;夏至(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分);秋分即(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即(12月22日)時候,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度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