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選修3課本?如: H+< H< H-; Fe > Fe2+ > Fe3+ Na+ Na; Cl Cl- (2)電子數相同的微粒,核電荷數越多則半徑越 .如:①與He電子層結構相同的微粒: H->Li+>Be2+②與Ne電子層結構相同的微粒:O2->F->Na+>Mg2+>Al3+ ③與Ar電子層結構相同的微粒: S2->Cl->K+>Ca2+7、那么,高中化學選修3課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截至我的知識截止日期(2021年9月),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學共有五本教材,分別對應高中三年級的內容。以下是這五本書的名稱:
1. 《高中化學必修1》
2. 《高中化學必修2》
3. 《高中化學必修3》
4. 《高中化學選修1》
5. 《高中化學選修2》
這些教材內容按照教學大綱進行編排,其中《高中化學必修1、2、3》為必修課程,涵蓋了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主要內容;而《高中化學選修1、2》則為選修課程,包含了一些拓展內容和專題。不同學校和地區可能使用的教材版本和數量可能有所不同,建議以學校所采用的教材版本為準。
化學有必修一,必修二,選修: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物理有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3-2,3-3!生物有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必修三細胞環境的穩態,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選修二生物科學與社會,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3 《物質結構與性質》全部教案學案
第一章原子結構與性質
一、本章教學目標
1.了解原子結構的構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態與激發態,知道原子核外電子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躍遷產生原子光譜。
3.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知道電子云和原子軌道。
4.認識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系的關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應用價值。
5.能說出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涵義,能應用元素的電離能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
6.從科學家探索物質構成奧秘的史實中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維、理論分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本章知識分析:
本章是在學生已有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結構,從構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紹了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譜等,并圖文并茂地描述了電子云和原子軌道;在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介紹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總之,本章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比較系統而深入地介紹了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為后續章節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盡管本章內容比較抽象,是學習難點,但作為本書的第一章,教科書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比較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人教版化學高中共有8本書 :
《必修一》、《必修二》、 選修一《化學與生活》、 選修二《化學與技術》 、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 、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 、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選修六《實驗化學》。 但不是每一本都會學到。
人教版高中化學新教材解讀
新版教材封面對比舊版教材更多的采用了化學的元素信息,使得封面更加的貼切化學內容,設計顏色更加的絢麗,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讓新時代下的學生先存在一個感官的觸動。
(1)舊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學習化學計量等純理論知識,邏輯思維強度大,理解難度較高,剛上高一的學生適應起來難度大,改版后,穿插進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位于鈉和鋁的學習之后,更加實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鋪墊及應用,更好理解。
(2)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導學生從結構的視角審視物質性質,更容易理解各種物質的性質和轉化。
(3)實驗安全等常識從第一章第一節轉入附錄,但是內容更有實用價值,純理論的知識有所刪減,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有所增加。
化學必修2本
選修選2本
(3本里講2本)物理必修2本
選修選3本
(4本里講3本)生物必修3本
選修選1本
(3本里講1本)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選修3課本的全部內容,新高考化學有8本書。8本書分別是《必修一》、《必修二》、選修一《化學與生活》、選修二《化學與技術》、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 、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選修六《實驗化學》。其中必修一圍繞物質的量、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學展開,必修二圍繞元素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