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歷史?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 第13課 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 1、歷史背景: (1)英國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2)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應用機器生產成為可能。 (3)科學技術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發現和發明。 2、那么,必修三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十四課 理性之光——啟蒙運動
一、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性質、指導思想
1、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
2、啟蒙運動的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專制制度的思想文化的解放運動
3、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理性主義
含義:理性是與感性相對而言的,感性是停留在表面的、是膚淺的;理性是指人的思考與判斷,是指不用外界的權威來判斷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實,尊重科學,不再信奉傳統與教條。
它是深刻的、是挖掘事物內在本質的。
二、啟蒙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張
1、孟德斯鳩生平及其作品
(1)孟德斯鳩生平及代表作
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杰出思想家,資產階級國家和法制理論的奠基人。
出身貴族,曾擔任波爾多法院的院長,用27年時間完成《論法的精神》
(2)孟德斯鳩的思想: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之手,自由就不復存在”。
三權分立:防止君主專制,確保公民政治自由
(3)孟德斯鳩的思想影響:成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原則
2、伏爾泰及其思想主張: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因猛烈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和封建統治者的腐敗,他曾兩次被投入巴士底獄
(1)伏爾泰的思想:自由平等
①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種天賦權利,不應受到任何侵犯,這種天賦人權只受法律支配;
②平等則依味著反對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人人生而平等。
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有哪些學習的技巧呢?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三該重點復習哪些知識點呢?我為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框架圖。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框架圖
歷史答題有哪些技巧
1、堅持對應性原則
看清高考歷史題目的答題項的數量和內容,對應回答,分點作答,要點式回答,關鍵詞回答。
2、先總后分,史論結合 以主要觀點結論為引子,分出小觀點,再結合一定的史實說明。
3、看分找點作答 點要多,不重復,要簡練。
4、先材料后知識:以材料信息為答案的引子,為先,為主,逐漸擴大到所學知識。
5、敢于作答,慎重下筆,輕易不改
6、可以邊看材料邊看題目作答
7、閱讀高考歷史材料時一定要動筆,劃下關鍵詞,以備用
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由于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于此。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
第13課 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
1、歷史背景:
(1)英國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2)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應用機器生產成為可能。
(3)科學技術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發現和發明。
2、過程:
(1)18世紀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裝有冷凝器的單動式蒸汽機。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聯動式蒸汽機,采用曲柄機構,使往復的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3)瓦特還在蒸汽機上增加了可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工業部門先后采用蒸汽機作為動力。
3、意義:19世紀三四十年代,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促使工場手工業作坊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廠,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國家成為工業國家。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二、電氣革命的出現
1、過程:
(1)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比如一條大河, 要靠很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經常要讀書, 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小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孫中山創立三民主義的背景:
(1)鴉片戰爭以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2)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不同的救國主張,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改良,使中國免遭列強侵略、擺脫危機。
(3)19世紀末,當中國面臨瓜分危機的時刻,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
2、三民主義的創立:
(1)1895年,孫中山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豐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孫中山同黃興、宋教仁等在日本東京組建了中國同盟會。
(3)在《中國同盟會總章》中,孫中山提出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不久,又將這個綱領進一步闡發為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目標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
3、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1)民族主義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清朝封建統治;
(2)民權主義指“創立民國”,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3)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主張核定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會進步所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
必修三、文化生活必會知識點
必修3首先要把握文化的作用,在復習中要把握必修3的思想主線:“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現代化實踐服務”;要完整掌握必修3《文化生活》的4個核心知識點——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中華文化及其精髓;我國先進文化的建設。
如題目中要求結合材料回答文化的作用,應該結合材料從以下多個角度來進行思考、分析:
1).從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看 2).從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看 3).從文化與政治的關系看 4).從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看 5).從文化對人的影響看 6).從優秀文化的作用看 7).從文化交流的意義看 8).從文化創新的意義看 9).從民族精神的作用看 10).從先進文化的作用看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文化的作用與文化的發展(共性)
高頻考點:文化與經濟、政治;文化對人的影響;文化傳承
第1課.文化對社會的作用
1)對社會發展: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促進作用、阻礙作用)
2)對經濟: 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經濟決定文化,一定的文化會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給予經濟以重大影響;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以上就是必修三歷史的全部內容,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孫中山創立三民主義的背景: (1)鴉片戰爭以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2)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不同的救國主張,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改良,使中國免遭列強侵略、擺脫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