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密度知識點?..那么,初中物理密度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質量是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用符號m表示。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不隨物質的狀態、形狀、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而改變。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kg),常用單位有噸、克、毫克、微克等。相鄰單位間的換算關系也要知道。這些單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噸、千克、毫克、微克,相鄰單位從左到右,進率是乘1000,從右到左除以1000。
知道幾個物體的質量值:一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kg,一只中等雞蛋的質量大約是50g,物理課本的質量大約是300g,一只雞的質量大約是2kg
質量的測量工具是臺秤、天平、電子秤等。物理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質量。
會調節天平。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密度是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它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計算公式。
變形公式。會測量物質的密度
質量和密度總復習
中考要求
考試內容
知識點
分 項 細 目
考試目標
了解
理解
質
量
和
密
度
質 量
1.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
2.質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
3.根據日常經驗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
密 度
1.密度的概念
√
2.密度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
3.水的密度
√
4.運用密度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
知識要點和基礎例題
本章節涉及的考點有:質量的概念理解,質量的單位,天平的調節,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單位,測定物質的密度,密度公式的變形及應用。從中考命題看,上述考點常以填空、選擇、實驗和計算題型出現。質量和密度是物理學中兩個重要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有區別也有一定的聯系。中考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上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考查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或液體的質量及密度的實驗操作能力。
一、質量:
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質量由自身情況決定,當組成物質和物體體積確定后,物體的質量也就確定了。
: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在SI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
2.氯原子的質量是1.7×10-27kg=1.7×10-30t=1.7×10-21mg。
3.某一物體的質量大小決定于( )
A.物體的形狀 B.物體所在的位置 C.物體的狀態 D.所含物質的多少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答案:D
二、天平的使用:
(1)觀察:稱量和感量(A、稱量:砝碼盒中所有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的最大示數。B、感量:標尺上相鄰兩刻度線之間所表示的質量)。
(2)調節:將天平放在水平臺;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左沉右調,右沉左調),使天平橫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標志:A、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B、指針在分度盤中線兩側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先大后小),并調節標尺上的游碼,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讀數: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游碼所對的刻度(標尺示數以游碼左端所對刻線為準)。
(5)注意:
A、潮濕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盤中測量。
B、用鑷子夾取砝碼。
C、認準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碼。(如果誤將被測物體和砝碼放錯位置,可用砝碼質量減游碼所對刻度來計算物體的質量。)
E、調節平衡的天平移動位置后使用,仍要調節橫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稱量過程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
G、調節平衡的天平左右兩盤不能互換。
:調節托盤天平時,應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發現指針向標尺中間紅線的左側偏,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使橫梁平衡。(填“左”或“右”)
: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下列各橫線上填上正確的數據,并填入正確的實驗步驟:
① A.測出玻璃杯和所剩液體的質量m2=32.5g;
B.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40cm3;
C.測出玻璃杯和液體的質量m1=71g;
D.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0.96g/cm3;
E.算出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1-m2=38.5g。
②以上步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排列應是CAEBD或CBAED。
(6) 若在調節天平時游碼沒有放在零刻線處,用這架天平稱量物體時,稱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若調節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稱量時,測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定義公式為ρ=m/V ,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主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有g/cm3,它們之間關系為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與物質自身有關,而與物體的形狀、體積和質量無關。
根據 可以測算物質的密度,鑒別物體是否空心,是否含有雜質.利用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 和 可以間接測算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例題解析
1:一個鐵球,它的質量是624.1g,它的體積是100cm3,試問這個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解法一:根據密度公式
∵ 鐵=7.9×103kg/m3
∴ 球< 鐵,故球是空心的。
設空心部分體積為ΔV,
解法二:若鐵球是實心的,則
,所以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
,所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體積: 。
2:用鹽水選種需用密度為 1.1×103 kg/m3 的鹽水,現配制了500mL 的鹽水,稱得它的質量為 0.6kg,這樣的鹽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應加鹽還是加水?加多少?
解:設配制鹽水的密度為ρ
這樣的鹽水不合要求,應加水。
設加入水的體積為V水后能使鹽水的密度達到1.1×103 kg/m3.
解得: 。
所以應加500mL的水,才能使該鹽水密度符合要求。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復習
1.質量:
(1)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究竟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kg);
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t=103kg、1kg=103g、1g=103mg。
同時,還要注意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的質量大小。如:一個成年人的體重約60kg、一個普通中學生體重約50kg;一粒雞蛋質量約50g、一個蘋果質量約150g。
(3)?測量質量的基本工具:天平。還有桿秤、案秤、臺秤、磅秤、電子秤等日常使用的工具;天平有很多種如:物理天平、分析天平、電光分析天平、超微量天平等;在實驗室里常用的是: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
(1)構造:
(2)使用:可分為兩個步驟,即天平平衡的調節和稱量時的調節。
①天平平衡的調節可用下面幾句口訣來記憶:水平放穩,游碼歸零,(指針、平衡螺母)右偏左調,左偏右調,左右一樣,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的調節可用下面口訣:左物右碼,添大減小,微量移碼,指針對中,天平平衡,記錄讀數,不忘游碼。(在稱量過程中不得移動天平和調節平衡螺絲母)
③讀數規則:m左=m右+m游。
④使用時注意被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稱量也不能小于它的感量;增減砝碼時用鑷子輕拿輕放,以免損壞刀口;保持天平、砝碼的干燥、清潔,以防銹蝕。
3.密度:
(1)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①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是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這個比值對同種物質而言是恒定的,但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知道物質的種類即應視為知道它的密度。同一種物質的密度隨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有所改變。
②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但ρ的大小與質量m和體積v無關,它是由物質的種類來決定的,因為當某種物質的質量變化時,跟隨變化的是物體的體積,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③密度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米3,即:kg/m3;常用的有:克/厘米3,即:g/cm3。
1 g/cm3=103 kg/m3
(2)密度的測量:
①測量原理:根據ρ=m/v,只要用天平測出物質的質量,用量筒或量杯測出物質的體積,就可以算出(間接測出)物質的密度。
②量筒或量杯的使用:a、注意觀察:單位、量程和分度值;
b、注意單位的換算:1ml=1cm3,
1l=103ml=103cm3。
③記錄讀數時要讓視線與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頂部相平。
④要注意漂浮于水面、溶于水、吸水的物質體積的測量。如:蠟、木塊、熟石灰、磚等,可用針壓法、懸錘法或排砂法測量會減小誤差。
(3)、密度問題的計算:
????① “知二求一”由密度的定義式ρ=可知此式揭示了三個物理量(ρ、m、v)之間的關系,顯然知道了其中二個物理量即可求出第三個物理量。
即:ρ=m/v、m=ρv、v=m/ρ。
????②會用“比”來求有關問題
?? ? ??a.若v1=v2,則:
。
????即在體積相等時物質的質量與其密度成正比。
????注意:此結論不能說成體積相等時,密度與質量成正比。因為密度是物質特性之一,它由物質種類決定,與其質量大小無關。例如一杯水與一桶水,質量不等但它們的密度相等。
????b.若m1=m2,則:
????即:質量相等時體積與密度成反比。
????c.若ρ1=ρ2,則:
????即: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望采納,謝謝。
【密度的概念】
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1、某種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密度。符號ρ。國際主單位為單位 為千克/米^3,常用單位還有 克/厘米^3。
其數學表達式為ρ=m/V。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體積的主單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質的質量作為物質的密度。對于非均勻物質則稱為“平均密度”。
2、密度的物理意義。用水舉例,水的密度在4℃時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義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0^3千克/米^3。
標準狀況下干燥空氣的平均密度為0.001293×10^3千克/米^3。
常見的非金屬固體、金屬、液體、氣體的密度:(單位:千克/米^3)金:19.3×10^3 銀:10.5×10^3 鋼,鐵:7.9×10^3
鉛:11.3×10^3 銅:8.9×10^3 鋁:2.7×10^3 干松木:0.5×10^3 水銀:13.6×10^3 硫酸:1.84×10^3 植物油0.9×10^3
煤油,酒精0.8×10^3 汽油:0.71×10^3 二氧化碳:1.98 氧:1.43 空氣:1.29 一氧化碳:1.25 氦:0.18 氫:0.09
3. 是指在規定溫度下,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數,以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主要用在換算數量與交貨驗收的計量和某些油品的質量控制,以及簡單判斷油品性能上。
4.在印刷術語中,反射密度指一種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種過濾器的遮光能力。
5.感光材料的密度是指其經曝光顯影后,影像深淺的程度。如膠片,畫面愈是透明的地方,密度愈小;反之,愈是不透明的地方,其密度愈大。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含物質減少,所以質量減少。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同種物質的密度不變。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 。
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 V表示體積)
正確理解密度公式時,要注意條件和每個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義。從數學的角度看有三種情況:
(1) ρ一定,m和V 成正比;
(2)m 一定時,ρ與 V 成反比 ;
(3)V 一定時,ρ與 m 成正比。
結合物理意義,三種情況只有(1)的說法正確,(2)(3) 都是錯誤的。因為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隨體積和質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時,不可能脫離物理事實,不能單純地從數學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關系
《質量與密度》知識點復習
1.質量:
(1)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究竟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kg);
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t=103kg、1kg=103g、1g=103mg。
同時,還要注意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的質量大小。如:一個成年人的體重約60kg、一個普通中學生體重約50kg;一粒雞蛋質量約50g、一個蘋果質量約150g。
(3)?測量質量的基本工具:天平。還有桿秤、案秤、臺秤、磅秤、電子秤等日常使用的工具;天平有很多種如:物理天平、分析天平、電光分析天平、超微量天平等;在實驗室里常用的是: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
(1)構造:
(2)使用:可分為兩個步驟,即天平平衡的調節和稱量時的調節。
①天平平衡的調節可用下面幾句口訣來記憶:水平放穩,游碼歸零,(指針、平衡螺母)右偏左調,左偏右調,左右一樣,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的調節可用下面口訣:左物右碼,添大減小,微量移碼,指針對中,天平平衡,記錄讀數,不忘游碼。(在稱量過程中不得移動天平和調節平衡螺絲母)
③讀數規則:m左=m右+m游。
④使用時注意被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稱量也不能小于它的感量;增減砝碼時用鑷子輕拿輕放,以免損壞刀口;保持天平、砝碼的干燥、清潔,以防銹蝕。
3.密度:
(1)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①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是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這個比值對同種物質而言是恒定的,但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知道物質的種類即應視為知道它的密度。同一種物質的密度隨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有所改變。
②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但ρ的大小與質量m和體積V無關,它是由物質的種類來決定的,因為當某種物質的質量變化時,跟隨變化的是物體的體積,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③密度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米3,即:kg/m3;常用的有:克/厘米3,即:g/cm3。
1 g/cm3=103 kg/m3
(2)密度的測量:
①測量原理:根據ρ=m/V,只要用天平測出物質的質量,用量筒或量杯測出物質的體積,就可以算出(間接測出)物質的密度。
②量筒或量杯的使用:A、注意觀察:單位、量程和分度值;
B、注意單位的換算:1mL=1cm3,
1L=103mL=103cm3。
③記錄讀數時要讓視線與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頂部相平。
④要注意漂浮于水面、溶于水、吸水的物質體積的測量。如:蠟、木塊、熟石灰、磚等,可用針壓法、懸錘法或排砂法測量會減小誤差。
(3)、密度問題的計算:
????① “知二求一”由密度的定義式ρ=可知此式揭示了三個物理量(ρ、m、V)之間的關系,顯然知道了其中二個物理量即可求出第三個物理量。
即:ρ=m/V、m=ρV、V=m/ρ。
????②會用“比”來求有關問題
?? ? ??a.若V1=V2,則:
。
????即在體積相等時物質的質量與其密度成正比。
????注意:此結論不能說成體積相等時,密度與質量成正比。因為密度是物質特性之一,它由物質種類決定,與其質量大小無關。例如一杯水與一桶水,質量不等但它們的密度相等。
????b.若m1=m2,則:
????即:質量相等時體積與密度成反比。
????c.若ρ1=ρ2,則:
????即: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望采納,謝謝。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密度知識點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