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能與熱能?1. 化學能是物體在化學反應中釋放的能量,這種能量通常不會直接用于做功,而是在化學變化發生時釋放,轉化為熱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石油和煤炭的燃燒、炸藥的爆炸,以及食物在人體內發生的化學變化所釋放的能量,都屬于化學能的范疇。2. 化學能涉及化合物的能量變化。根據能量守恒定律,那么,化學能與熱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1. 反應熱
(1) 定義:為了定量描述化學反應是釋放或吸收的熱量,化學上規定,當化學反應在一 定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成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為反映熱,通常用符號Q來表示。反應吸熱時,Q為正值;反應放熱時,Q為負值。
(2) 反應熱產生的原因: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舊化學鍵斷裂要吸收能量,新化學鍵形成時釋放能量從而引起反應過程中產生能量的變化,這種能量變化以熱的形式體現出來就形成了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計算公式:
反應熱(△H)=反應物鍵能總和—生成物鍵能總和
2. 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 常見的放熱反應:
○1活波金屬與水或酸的反應
○2酸堿中和反應
○3所有燃燒反應
○4大多數化合反應
(2) 常見的吸熱反應:
○1大多數分解反應
○22NH4Cl(s)+Ba(OH)2=8H2O=BaCl2+2NH3↑+10H2O
○3
○4CO2+C=(△)2CO
3. 化學反應的焓變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是由于反應前后物質所具有能量不同而產生的。物質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質固有的性質,可以用一個物理量來描述。科學家們定義了一個稱為“焓”的物理量,符號為H,用它的變化來描述與反應熱有關的能量變化。
A.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的反應熱叫做中和熱,必須是酸和堿的稀溶液,因為濃酸溶液和濃堿溶液在相互稀釋時會放熱;強酸和強堿的稀溶液反應才能保證H+(aq)+OH-(aq)=H2O(l)中和熱均為57.3kJ?mol-1,而弱酸或弱堿在中和反應中由于電離吸收熱量,其中和熱小于57.3 kJ?mol-1; 以生成1mol水為基準,故A錯誤;
B.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則化學鍵的變化為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故B正確;
C.鋁熱反應需要在加熱條件下才能進行,但為放熱反應,故C錯誤;
D.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如鋁熱反應為放熱反應,但在常溫下不能進行,故D錯誤.
故選B.
我簡單的說吧,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說明它在反應的過程中能量降低了,因為放出熱量所以能量降低了,所以就是放熱反應。
當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說明它在反應的過程中能量升高了,因為吸收熱量所以能量升高了,所以就是吸熱反應。
當有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還是放熱反應啊
按照能量守恒來看,反應物的能量要大于生成物的能量,那么多于的能量怎么辦呢?當然就是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即放熱反應。
至于 破壞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這也對,但那是分子或原子之間的相互影響,化學鍵斷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同理,形成化學鍵………………
你的問題是:凡是物質的
化學變化
就一定存在
化學能
與
熱能
的轉化
是這樣的。
所謂化學能就是
電子
的
鍵能
,而熱能就是紅外
光子
。
因為化學變化的
前提
就是存在著不同
元素
之間
化學鍵
的斷裂和生成。化學鍵是由電子在不同能級(軌道)上的運動而形成的,化學鍵的斷裂或生成標志著電子軌道能級的改變,而能級的改變就會釋放或吸收
能量
。
當電子從高能級的軌道躍遷到低能級
軌道時
,會把能量差以光子的
形式
釋放出來,兩個軌道的能量差越大,光子的
頻率
就越高,較低頻率的光子就是所謂熱能。相反如果
化學反應
所生成化學鍵的電子能級較反應前更高,電子就要吸收光子躍遷到更高的
分子軌道
。
此外,使
反應物
發生化學反應,都要克服反應的能量
閾值
,這是閾值維持著反應物的
化學穩定性
,只有跨過這個門檻才能發生化學反應。即使這是個放能的反應,也要跨越閾值才能啟動化學反應。
以上就是化學能與熱能的全部內容,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形式:化學能與熱能;化學能與電能;化學能與光能。2、化學反應能量轉化的原因: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斷裂,形成新的化學鍵的過程.舊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需要放出能量。3、而一般化學反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