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中溶解度的計算公式 化學初中溶解度計算公式 溶液溶解度計算公式6個 關于溶解度的公式 初中化學溶解度公式
溶解度(g)=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g)/飽扒拍芹和溶液中賀盯溶劑的質量(g)*100%(g)
w=m(溶質春畢)/m(總)*100%
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
溶解度,在一辯旅段定溫度下,某固態物鎮渣質在100g溶攜譽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
溶解度(g)=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g)/飽和好賀溶液中溶劑的質量(g)*100%(g)
w=m(溶質)/m(總)*100%
您的問兆襪拍題已經被解答~~(>^ω^<)喵
如果采納的話,我是很開心的喲(~族羨 o ~)~zZ
公式:溶解度=溶質/溶液.
溶質=溶液*溶解度.
1、w-b=減少的溶液質量(即析出溶質的溶液質量)因為是飽和溶液。
2、析出的是r的結晶水和物。
因為該溶液本身就是飽和溶液再添加溶質析出的當然是r的結晶水合物。
3、只要該溶質有結晶水合物。在該溶液的飽和溶液中添加友宴該溶質就會好基銀析出該物質的結晶水合物。也就是含有結晶水的該物質。(例:向飽和的硫酸銅溶液中添加無水硫酸銅就會析出含有5個結晶水的硫酸銅。)如果某物質不存在含結晶水的水合物,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如無論向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添加多少氯化鈉溶鋒虧質都不會析出晶體。即溶液的質量不會改變。)
4、這類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反應的問題。絕對是不反應的。
答案就是:(w-b)*(23/123)明白了吧。
m(溶質)/ m(溶劑) = s(溶解度) / 100g (溶劑)。單位是克。
溶解度有定義就是指100克溶劑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克數,溶解度的單位是克。
溶解度用s表示:m(溶質)/ m(溶劑) = s(溶解度) / 100g (溶劑) 。
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會因溫度而變化,一般是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氫氧化鈣,仿腔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會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
擴展資料:
物質溶解與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決定于物質(指的是溶劑和溶質)的本性;另一方面也與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強、溶劑種類等有關。在消則相同條件下,有些物質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質則難于溶解,即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質溶解在另一物質里的能力稱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們對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里的溶拿大棚解度。如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鉀的溶解度是34克。這些數據可以說明20℃時,食鹽和氯化鉀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別為36克和34克;也說明在此溫度下,食鹽在水中比氯化鉀的溶解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