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填充圖冊?1.渤海 佛森 2.波斯灣 天竺 斯里蘭卡 文單城 廣州 泉州 日本 新羅 平壤 第十頁 第二大題 大明寺 崇福寺 舟山群島 大云寺 萬安州 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那么,歷史填充圖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填圖
2、少數民族的淵源關系
六詔(zhao4):六詔居民是彝(yi)族和白族的祖先。(P.24,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回紇(he2):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P.22,中國歷史)
吐蕃(fan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P.21)
靺(mo4)鞨(he2):靺鞨是滿族的祖先。
1、填空
唐時期,我國東北靺鞨(mo4 he2)族中,粟(su4)末(mo4)靺鞨(mo4 he2)以“渤(bo2)海”為號,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有“海東盛國”之稱(P.23)。唐玄(xuan)宗時,冊封回紇(he2)首領為 懷仁 可汗(P.22),冊封南詔(zhao)首領為 云南王 ,加強了對邊疆的管轄(xia)(P.24)。
2、唐朝著名畫家 閻(yan)立本所繪的《步輦(nian)圖》,描繪的是唐太宗坐在步輦喊團晌上,會見吐蕃贊普(贊普:吐蕃的王。P.21)求婚使者的情形。請回答:
B、這一歷史事件最終的結局和影響如何?(P.21)
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 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幾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鄭鋒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C、此后,吐蕃和唐朝的關系,又有哪些新發展。
隋代的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于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 到隋煬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南糧北運,控制南方經濟中心會稽(紹興),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400千米。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后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凱告修筑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數豎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甕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安稱薯孫大中運河,長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稱里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淮安是里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淮安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之一,藉漕運之利,發展迅速。
第九頁第二大題
1.渤海佛森
2.波斯灣天竺斯里蘭卡文單城 廣州 泉州 日本 新羅 平壤
第十頁第二大題
大明寺崇福寺舟山群島 大云寺萬安州崖州(悄歷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達始安郡(今廣西桂林)開元寺端州(今廣東肇慶)龍興寺韶州吉州(今江西吉安)廬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回到了揚州。第五次東渡結束。
由于鑒真的游歷遍于半個中國,因此聲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晁衡等人來到揚州,再次懇請鑒真同他們一道東渡。當時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為臘運遲日本拒絕,因此不許鑒真出海。鑒真便秘密乘船至蘇州黃泗浦,轉搭遣唐使大船。隨行人眾輪李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隊揚帆出海,此時,普照也于余姚趕來,11月21日,鑒真所乘舟與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兩舟一舟觸礁,12月20日,抵達日本薩摩。第六次東渡終于成功。
第三大題
唐招提寺
第十一頁 第二小問
長安郭煌那爛陀寺
第二大題大唐西域記印度半島佛學
注:每頁的第一道題在另一本填充圖上
起止地悄或點:涿郡(北京)——余型攜杭(杭州),途徑洛陽
四個組成部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自上而下)
以上正好七個空
另有比如連接的流域:海河 黃河 淮河 長江 錢塘江的填空以及途徑省區的填啟租伍空: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也是七個空
1.我國境內的原始人類是生活在約170萬年的元謀人,他們已經會制造和使用,會使用天然火。發現于云南省元謀縣。
2.會不會制造,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3.北京人具今約70萬年~~20萬年。發現于今北京房山周口店。他們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點,能夠制造和使用,會使用天然火,還會保留火種,過著畢粗群居生活。
4.山頂洞人具今約3萬年,發現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其摸樣和現代人相同,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和鉆孔技術,以采集,狩獵和捕魚為生,懂得愛美,會用骨針縫制衣服,其社會組織形式母系氏族公社
第二課
1.河姆渡生活在約7000年前的浙江姚河姆渡,他們會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用骨制的耒耜耕地,種植水稻,會挖掘水井,飼養家畜,制作陶器及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定居生活。
2.半坡人生活在約5,6千年的今陜西西安半坡村,他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木制的耒耜耕地,種植粟和蔬菜,飼養家畜,會制作彩陶,出現了原始家庭紡織業,住在半地穴的房子里
3.河姆渡原始農耕遺址是長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代表;半坡原始農耕遺址是黃河流域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的代表。
4.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
以上就是歷史填充圖冊的全部內容,七年級歷史幫app可以找到初一上冊歷史填充圖冊的書內容。七年級歷史幫app是一款專為初中七年級歷史打造的學習輔助,七年級歷史幫app同步教材,結合圖文讓用戶能夠深刻記憶,通曉歷史。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在線歷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