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歷史?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開始了長達2500多年有準確紀年和確切地名的歷史。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稱毗陵。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那么,常州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
常州,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江蘇談敏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被稱為中吳要輔。常州境內風景名勝、歷史古跡較多,有中華恐龍園、嬉戲谷、空轎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含虧枝和天目湖、南山、太湖灣、_湖等自然風景區。
常州位居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于長三角中心地帶,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文化古城。
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稱。
1949年設市,經度:119.95 ,緯度:31.78。
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鐘樓、戚墅堰畢攜戚五個行手陵政區,37個鎮、21個街道辦事處,807個行隱悔政村、323個居委會,總面積4385平方公里。
年末常住人口為4591972人。
://baike.baidu/view/5198.
希望能幫到你。
分類:地區 >> 江蘇 >> 常州市
問題描述:
也就是常州的歷史距今多少年?有哪些慎皮歷史?
解析:
4500萬年前,人類祖先脊椎動物“中華曙猿”生活于溧陽上黃一帶,比北非的“人類祖先”早800——1000萬年。
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帶。
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吳王馀祭封季札于延陵,此為常州文字記載第一名稱。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稱毗陵。
三國時吳大帝嘉禾三后(公元234年)實行屯田,轄毗陵、武進(今丹徒)、云陽(今丹陽)3縣農事。
西晉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廢屯田典農校尉,改置毗陵郡,轄丹徒、曲阿、武進、延陵、毗陵、暨陽、無錫7縣。自此至清代,常州均為郡、州、路、府所在地。
晉正蔽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因避東海王世子毗名諱,改稱晉陵郡。
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僑置蘭陵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晉陵郡,置常州,轄晉陵、無錫、義興、江陰4縣。
唐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升常州為望,列全國十望之一,轄5縣同上(含武進縣)。
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建吳國,常州屬吳,史稱“三吳重鎮”。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置常州寬清差路,轄晉陵、武進2縣和宜興、無錫2州。
常州古稱是延陵、毗陵、晉陵、蘭陵等等。
1、延陵
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吳王余祭封季札于延陵。常州從此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古稱延陵,源于“綿延的丘陵”。常州城郊雖屬水鄉平野,但南、西、北的境內外,小丘相連。東周時,稱延陵邑。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此建延陵縣,這一地名沿用至公元前206年。
2、毗陵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改延陵縣為毗陵縣,“毗”意為相連,與“延”意相近。公元9年,王莽改為毗壇縣。公元25年,復改為毗陵縣。三國東吳時234年,置毗陵與農校尉,轄管今武進、丹陽、丹徒等地。晉太康二年(281年)改為毗陵郡。管轄范圍又擴大至今無錫、江陰等地。
3、晉陵
晉東海王司馬越的兒子名毗,為避諱,永嘉五年(311年)將毗陵郡改名為晉沒談臘陵郡。晉陵郡管轄范圍最大時,包括今常武地區、無錫、常熟、江陰、丹陽、丹徒等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全國廢郡,置州于常熟縣,因縣名為常州,后因常熟縣歸入蘇州,逐移常州治所于晉陵縣。晉陵縣的地名一直用至1357年。時城內分屬晉陵,武進兩縣。將晉陵縣改名京臨。
4、蘭陵
西晉末年,黃河流域地區混戰,大量北方居枯滑民南遷。
【歷史背景】
延陵,作為常州歷史上的第一個名稱,具有永久的紀念意義。
公元前547年,吳王余祭封其弟季札于延陵,從此常州就有了第一個地名。
以延陵命名,是有深遠的歷史文化意塵薯蘊的。
【發展】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
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
別名龍城,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
秦置縣。
西隱塵晉以后。
向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嘗州、武進等。
“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稱“郡”,此后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
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并入武進縣。
解放初,常州專署轄常州市和無錫、江陰、武進、宜興、溧陽、金壇6縣;
1953年1月常州市定為省轄市,當年3月共轄6區;
1958年7月,鎮江專區遷往常州,改稱常州專區,常州屬之。
【文化特色派攜者】
常州,別稱“龍城”。
自西晉起,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
這里人杰地靈,人文薈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
以上就是常州的歷史的全部內容,1、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稱。于1949年設市。2、常州為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距今60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