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六年級下冊語文同步答案人教版 2023六年級下冊語文同步 六年級語文同步解析與測評電子版 六年級語文同步下冊人教版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同步答案2023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同步練習及參考答案
一、品詞析句 祖國就在心中。
1.根據拼音填字詞。
爸爸是個詩人,這次他去luò yáng( ) 采風了,參觀了牡丹園,還訪問了花農伯伯。了解到當地的人們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不再猶豫páng huáng( ),手里捧著金fàn w?n ( )就該抓住發展的機遇,把花卉事業做大做強!爸爸高興地和我說這次真是“踏花歸來馬蹄香,不日看遍故都花!”
2.理解詞語的意思才能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義。請解釋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
(1)死去元知萬事空。 ( )
(2)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 )
(3)卻看妻子愁何在。 ( )
(4)老張的妻子年邁多病。 ( )
(5)青春作伴好還鄉。 ( )
(6)你要趁著大好青春多學知識。 ( )
3.朱自清在文中感慨時光的流逝。我們該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下面是一些惜時的名言,請你補充,再寫出一句與之相關的名言。
少年易學老難成, 。
勿謂寸陰短, 。
,白了頭,空悲切!
,不棄功于寸陰。
。
4.《匆匆》中用了大量的修辭,你辨得清嗎?請判斷下面的語句用了那種修辭。自己選擇一句進行仿寫。
(1)蜜蜂在花叢中跳起歡快的舞蹈,呼朋引伴,好不熱鬧。()
(2)那種亡國的傷痛似千斤巨石壓的他終日難以喘息。 ()
(3)詩歌的魅力在于喚醒你內心的激情,散文的精彩在于呼應你心靈的回聲,的神韻在于延伸你生活的憧憬,短信的妙趣在于提醒你:有人牽掛是一種幸福。()
(4)太陽一出來,地上就像下了火,熱的人都躲到大樹下。()
(5)祖國啊!母親!我該如何報答您!()
二、回顧課文 傾聽詩人愛國心聲
1. 玲玲在學習《示兒》一詩后,問:既然詩人已知“萬事空”就是把世間萬事辯讓滾看開了,該與他沒關系了。可為什么還要“但悲”呢?你來幫她回答吧!
2.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描寫家人喜悅之情的詩句是 ,
。
這首詩中杜甫高興的主要原因是()
A.從此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B.可以一家人會故鄉了。
C.祖國重新統一,人民免受戰亂之苦 。D.自己可以官復原職了。
3.“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呢?”從這兩句問話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聲?
三、生活實踐感受祖國變化 。
關心國家大事
1. 再見了,黃金周
中新網11月9日電 目前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已基本形成。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攜余11天。五一、十一的黃金周被取消。元旦放假1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滑芹,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
(1)右面的圖片是黃金周期間的長城,你覺得取消黃金周假期有哪些好處?
(2)你都知道祖國的哪些傳統節日?
(3)請你說出一兩句與傳統民族節日有關的古詩句。
2 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的主張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被去職趕出都城流放。他在流放中,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1)屈原的愛國之情表現在哪里?
(2)你覺得把端午節定位法定節假日有何意義?
(3)你還知道我國傳統節日的哪些習俗?
四、相關閱讀。
詩歌滋養生命
陸游已經氣息奄奄了。
兒子要為他請郎中。
陸游搖頭制止,說,沒用了。陸游的眼里有淚。陸游說,思念能用藥治好嗎?
兒子不懂。
陸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來。兒子懂了,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他,故鄉在遙遠的地方。父親已經用眼睛、手和語言告訴他千萬遍了。
陸游繼續寫他的詩,但他已經提不動筆了,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吐,讓兒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記。
兒子哭著勸,父親,別寫了!
兒子很想問父親,詩歌能夠上陣殺敵嗎?詩歌能夠收復北方的大好江山嗎?
還有一個冷酷的現實兒子沒敢告訴父親,國人早已不讀詩歌,國人喜歡的是杭州西湖畔的歌舞、暖風和醉醺醺的酒意。
陸游仍寫。陸游說她得靠詩歌滋養生命和思念,思念故鄉的時候,就抓一把詩解饞。陸游說,詩歌能讓他的眼睛還亮著。
陸游要兒子聽。陸游的臉一派緊張肅穆。
陸游吼,是地動山搖金戈鐵馬的殺伐之聲呀!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呀!金人打過長江了!
兒子知道父親已是回光返照。
哪里有殺伐之聲啊!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那邊傳來的歌舞聲、管弦聲正一陣陣的漫溢過來,暖風、歌舞和酒肉已經把大宋的江山浸泡的酥軟軟、醉醺醺的了。萬歲爺早已把杭州作為新的皇都了。
但兒子不敢說。
陸游大吼,叫兒子趕緊抄家伙,金人殺來了。一句句的詩歌,如一支支復仇的箭,從陸游的最終飛射而出。陸游說,詩歌也能抗金殺敵。
兒子讓父親靜一靜。
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兒子的頭上,陸游吼,十萬火急的軍情還能靜?!
兒子不知所措。突然,陸游猛然躍起。隨著一聲劇吼,一道箭柱從陸游的嘴里沖出,刺破了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親的鮮血呀,兒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
那鮮血已飄向北方的天空。它慢慢地組合成一首28字的絕句詩。在汴梁的上空久久飄蕩。
寫詩怎么會把人寫死呢?兒子膽戰心驚。
西湖那邊的歌舞仍然綿綿不絕。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時候告訴父親嗎?捧著那首帶血的詩,兒子一片茫然。
1.給下列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號里。
(1)“郎中”的意思是()
A.青年和中年人B.先生 C.醫生 D.一個姓朗名中的人
(2)“回光返照”一詞在文中的意思是()
A.比喻舊事物滅亡之前短暫繁榮的景象。
B.比喻病人臨死前精神忽然興奮,清醒。
C.太陽落山時,由于光線反射的作用,使天空中短時發亮的現象。
D.太陽的反射光照在陸游身上,使他很激動。
(3)南宋時的“汴梁”指的是現在的()
A.陜西的西安市 B.北京市C.江蘇的南京市D.河南的開封市
2.下面的這首詩是與陸游的同時代的詩人林升寫的。請你仔細讀這首詩,然后再上面的文章中用橫線標出與這首詩意思相關的語句來。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3.文章中說,陸游臨終前用他的鮮血“組合成一首28字的絕句詩”,請你在下面的橫線處寫出這首詩。
陸游
4.文章末尾說的“好消息”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兒子一片茫然”?
5.陸游用詩歌表達他的愛國之情,作為小學生你的愛國之情如何體現?
五、妙筆生花。
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回顧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會有許多感慨,或高興,或得意,或自豪,或遺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學生,你將會怎樣呢?請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學生》為題,寫一篇文章。
參考答案
一、1.洛陽、彷徨、飯碗
2.(1)本來(2)開頭(3)老婆和兒女(4)老婆(5)春天的景物(6)青年時期
3.一寸光陰不可輕既過難再獲莫等閑 不飽食以終日略
4.《匆匆》中用了大量的修辭,你辨得清嗎?請判斷下面的語句用了那種修辭。自己選擇一句進行仿寫。
(1)擬人(2)比喻(3)排比(4)夸張(5)比喻 略
二、1. 這是一種反襯,更突出作者的愛國之情。
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C
3.作者感受到要珍惜時間,不能在彷徨要有所作為。
關心國家大事
1.(1)略(2)略 (3)略。
2. (1)屈原投江而死。(2)略 (3)略、
四、相關閱讀。
1.(1)C (2)B (3)D
2.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那邊傳來的歌舞聲、管弦聲正一陣陣的漫溢過來,暖風、歌舞和酒肉已經把大宋的江山浸泡的酥軟軟、醉醺醺的了。萬歲爺早已把杭州作為新的皇都了。
3.略。
4.收復北方的失地。因為不能實現父親的愿望。
5.略。
五、妙筆生花
略。
希望你自己能努力,我知道學習不好是什么樣的感受,自己給自己打氣吧!加油!!! 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是最棒的!!!作文是字、詞、句、段等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在小學階段要求會寫簡短的記敘文。做到思想健康,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學過的標點符號。會寫常用的應用文:留言條、請假條、板報稿、日記、書信、通知及簡單的讀書筆記和會議記錄等。要寫好一篇作文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1.審清題意。即要看懂題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須弄清題目要寫的對象。
如:《我這個小孩》和《鄰居家的小孩》,雖然都是寫小孩,但前者是寫自己,后者卻是寫別人。又如在狀物的文章《我最喜歡的××》一題,仔細研究,它要求我們寫最喜歡的東西或有趣的動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歡的人--媽媽》來寫這就弄錯了寫作的對象。
第二,必須弄清題目要寫的范圍。
有的題目從時間方面規定了范圍,如《夏天的晚上》、《課間》。有的從地點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操場一角》、《在公共汽車上》。有的從內容方面規定了范圍,如《學洗衣》、《植樹》。也有的從幾個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放學路上學雷攔輪并鋒》,就是從時間、地點、內容幾方面規定了寫作的范圍。
第三,必須弄清題目要寫的重點。
重點是指題目中表示思想意義或思想感情的關鍵詞。如,《二十年巨變》重點應放在巨變上桐雀,寫出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或家鄉)所發生的巨大的變化,以贊頌改革開放政策的輝煌成果。
練一練
1.分析下列作文題,按照要求把題目分類(在橫線標出題號)
(1)早晨(2)好姑姑(3)友誼(4)比賽(5)上學路上(6)放學以后(7)我的妹妹(8)我和妹妹(9)我愛勞動(10)難忘的一天(11)和好(12)愛晚前(13)練毛筆字(14)這件事教育了我
限制中心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時間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點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敘事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寫人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寫人物關系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 劃出下列題目中的關鍵詞,并體會它對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他家富起來了我和同桌比手勁媽媽教我洗衣服這件事做對了他的心靈美
2.認真選材
選用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這就是選擇題材,選材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與中心有關的就選取,與中心無關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選擇熟悉的有意義的材料,使別人讀了能受教育或有收獲。
第三,題材要力求新穎,吸引人,避免一個模式。但也不能為奇巧憑空編造。
練一練
1.下面是一組半命題,要求選擇題材,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選一題作文。
我學會了________;我喜歡的________;難忘的__________;
快活的__________;真有趣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了我;
2.閱讀下面芳芳的十個事例,然后分別以《熱愛勞動的芳芳》、《刻苦學習的芳芳》為題,從事例中選擇材料,擬出作文提綱,要求中心與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個事例
帶病堅持到校上課
春天,與爸爸媽媽在院子里壘花壇、種花草
幫助軍屬王大爺搞衛生
熱心幫助同學補習功課
下雨了總是撐著傘接送小同學
作業認真,常受到老師的贊揚
積極參加清掃紅領巾衛生街的活動
拾到錢包交給民警叔叔
一篇作文,反復修改多次
刻苦練習跳高
3.《老師來到我家》這篇作文題,可寫的內容很多:來的是哪位老師?是哪一次或哪幾次來?為什么來?來后說了些什么?我當時什么樣的態度和心情?先列出寫作提綱,然后寫成文,要求緊扣中心,取材新穎。
3.把事寫具體
記敘事情或活動,必須將事情或活動寫具體。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在動筆時,要把材料準備充足,對要寫的事情作認真的回憶。其次,要重點寫好一些重要的場面或過程。把它寫得具體形象,整個事情就能給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現象的記敘上。
練一練
1.下面是《一次拔河簡跡比賽》的開頭段和結尾段。讀后,把比賽過程具體地補寫出來,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開頭段)哨子嘟的一響,拔河比賽開始了。
(結尾段)體育老師猛揮一下紅旗,比賽結束了。我們終于取得了勝利。小伙伴跳啊笑呀,沉浸在歡樂之中。
2.我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外科醫生。每當我看到那些患者對他十分尊敬和感激的時候,我想長大以后也要當一名醫生。請你接著寫一段話,要求展開豐富的聯想具體地寫出自己怎樣熱情地為病人解除痛苦和病人對你的感激之情。
3.這篇《送書》的短文寫得具體嗎?根據提供的情節,請你將它補充修改,要求寫得具體而生動。
六月一日,我到新華書店去買書。走進書店,簡直象走進了書的海洋。我擠進人群,買了一本《少年作文指導》真高興。這時,跑過來一位少先隊員,只見他很著急的樣子。原來他也想買這本書。但書已經賣光了。我把自己的書送給他,營業員阿姨看到這情景,笑了。
4.有條理地記事
無論記事寫人,都離不了事。認真寫好一件事是寫好記敘文的關鍵。
記敘一件事(或一項活動),要有條理。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
一般來說,記敘的順序可按時間的先后。事物的發展的順序和地點變換、方位推移的順序等來寫。但有時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也可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方法。
練一練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條理的話。
清晨,雷聲隆隆,下起飄潑大雨,接著電光閃閃,跳進水溝,挽起袖子,只見小華脫掉外衣,卷起褲管,拿起鐵鍬,一鍬一鍬地清溝排水,學校的水溝積水不通,我心里很激動,望著他的背影。
2、從學過的課文中選出兩篇,分別歸納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安排材料的。
3、從生活中選取一件熟悉的事,自擬一個題目,把要寫的內容扼要地填在表格里,然后作文。
題目時間
地點人物
事情的經過起因:
經過:
結果:
4.怎樣寫好寫人的文章
寫人的文章,必須抓住所要寫的人物的特點,具體描寫他的外貌、行動、語言和心理活動,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一、人物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容貌、衣著、姿態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寫。寫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點:
第一,寫人物的外貌是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記敘他的老師那時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的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這是為了用她那美麗的形象和溫柔的性格,襯托她那美好的心靈。
第二,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就拿眼睛來說,千百萬人就有千百萬雙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情況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當你成績考得好時,眼睛會閃爍出欣喜的光芒;當你受到委屈時,眼睛又會流露出哀怨的神情;當你看到不良行為時,眼睛立刻會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這些特征,你寫的眼睛就活了。
第三,寫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東一筆,西一筆,就沒有條理了。
二、人物動作描寫。人的思想品質和性格是表現在行動中的。因此要寫好人物,一是要多寫他做了什么和怎樣做的。寫人物的行動,既要仔細觀察動作的全過程,又要觀察整個動作是分幾個環節進行的,分辨出動作的變化,這樣才能將一連串的動作寫好。同時還要用確切的詞語,特別是動詞來描寫人物的動作,以加強文章的表現力。
三、人物的語言。精彩的語言會使讀者聞其聲而見其人。寫人物的語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經歷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個性特點,不能千人一腔。人物對話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種:
1.先寫話是誰說的,是在什么場合,懷著什么心情說的,然后寫說的話。
2.說的話寫在前面,然后交代這話是誰說的,以及說話人當時的心情、表情、語氣等。
3.先寫說的話,然后交代這話是誰說的,以及說話時的心情、表情、動作等,再接著把話寫完。
4.只有說的話,前、后和中間都不交代這段話是誰說的,讀者一看就明白。但這種對話形式多用于寫兩個人之間的對話(群眾場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說明說話人時,也不用這種形式。)
四.人物的心理活動。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可反映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品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可以直接寫出人物對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內心活動;也可以通過語言動作描寫來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
練一練
1.下面這段話,寫了不同人物的笑:
晚上,弟弟拿著一張諷刺畫跑進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來了。奶奶笑,爸爸笑,媽媽笑,姐姐笑,我也笑了。你能將他們笑的神態寫得更具體、生動嗎?
2.閱讀下面一段話,思考:徐新踢足球的連貫動作是按哪三個環節敘述的?-找一找描寫徐新踢球的動詞,并體會他為什么用得確切生動。
放學后,操場上沸騰起來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場小足球賽正在緊張地進行哩!只見徐新同學腳下生風,帶球左閃右躲,直奔對方球門。突然一個隊員沖過去阻攔,只見徐新用右腳把球一點,猛地一停,又用腳把球住左輕輕一撥,晃過對方。然后,飛起一腳,小足球飛進對方的球門了。
3.以《555和555的對話》為題,寫一個對話片斷。要求圍繞一個中心來寫,要體現出人物的感情、性格,刻劃出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語氣,并注意運用對話的形式(如《醫生關心病人》、《老師教育學生》、《父母愛撫子女》、《同學之間的一場辯論》、《售貨員對待顧客》等)。
4.讀下面一段話,用~~~~ 劃出寫人物動作的詞語,想一想,這些動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每當我看到那兩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著我們采來青草時,心里真美極了。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籠邊,看個不停。有時甚至把兔子抱在懷里,一手喂草,一手給它捋毛,有時還把臉貼在兔子身上。
5.怎樣寫狀物的文章狀物是指對動物、植物、器具、建筑物等進行描摹。寫這類文章要注意兩點:
第一,要仔細觀察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質地、用途等。觀察得入微,才能得具體。
第二,觀察后,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做到條理清楚。
練一練
觀察一個塑料文具盒,根據表格里的要求,將觀察的結果寫在記敘的內容一欄里。
記敘順序記敘的部位記敘的內容
整體形狀顏色
(外)大蓋
部分小蓋
(內)文具槽
1.文中第五六段分別寫到了母親與孩子的“笑”。母親的"笑"的原因是(她認為孩子的天真,燃爛乎花盆太小,達不到長瓜的營養),孩子的笑則體現了(他對自己照顧瓜苗的堅定和信心和惹人喜愛的稚氣)。
2.孩子為什么想把那株討厭的紫羅蘭給拔了?又為什么終究沒拔?
孩子想把紫羅蘭給拔了是因為紫羅蘭曾和小瓜苗共同生長在一個花盆中,并且由于為了不影響它的生長,媽媽把小瓜苗拔了。
孩子終究沒拔紫羅蘭是因為他對生命的熱愛,小瓜苗有生命,紫羅蘭也有生命。
3.①孩子把畫拿給母親看,母親看了看分數,笑道:“不錯呀,真厲害,得了個滿分。”你怎樣理解母親“看了看分數”這一動作?
“孩子把畫拿給母親看,母親看了看分數”,卻沒說媽媽看了看畫,通過這一動作進一步寫出這位母親對孩子情感的忽略,她關心的是孩子的分數,卻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夢想與憧憬。
②“孩子呆呆地望著花,覺得心里空空的。”“空空的”表現了孩子怎樣的心情?
“空空的”表現孩子對小瓜苗的留戀的失落心情。
③“我雖小,但我也是一個生命"?從”一個生命“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從“一個生命”中我體會到孩子對小歷返生命的愛惜之情以及他對未來的憧憬。
4.文中開頭和結尾采用了前后照應的寫法,從這樣的開頭和結尾中你體會到什么?
首尾呼應,體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深化了主題,引人深思。
5.生活中,與小男孩的經歷類似的事情,在你身上很可能發生過,你認為母親做的對嗎?如果不對,應該怎樣做呢?
這位母親做得不對。作為媽媽不應只注意到了紫羅蘭的美,而忽略了小瓜苗的美;只注重孩子的分數,而不關心具體內容。她應該多關心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和孩子交流,隨時注意孩子皮悉的心理變化,不能忽略孩子的情感。
愿對你有所幫助!
習慣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學生的頭腦這部機器就會持久的運局彎櫻轉起來,就像沖破重重阻力進入空間軌道的飛行器,基本可桐叢以靠慣性自行鬧含運轉了。葉圣陶先生認為,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答疑網中有類似的
第六組
單元要點分析
本組教材安排的是一組綜合性學習,分成“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后附“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在即將畢業的時候,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并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是師生共同的需求。這次綜合性學習就是充分運用多種語文形式,讓學生回憶美好的小學生活,互相激勵,繼續前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的特征,抓好策劃、活動、交流、評價等幾個環節,使這次綜合性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為學生難忘的回憶。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回憶小學階段美好的時光團納,寫寫難忘的老師或同學,難忘的校園,難忘的工節課或是難忘的一次活動。
(2)和同學暢談自己成長的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并制作成班級紀念冊。
2.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閱讀、交流、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回憶小學生活的美好時光,在說一說、寫一寫、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發學生對母校、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生活的美好,激發學生對母校、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學會感恩。
重難點、關鍵
1.圍繞“難忘”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
課時劃分
六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班級及本人照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六年了,你們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壯的少年,這不僅是大家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學校、老師的心血。這次的綜合性學習,我們就一起來回憶一下難忘的小學生活。
2.教師導讀:六年時光,變化最大的就是你們成長了。一路走來,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足跡。如何把這些足跡記錄下來呢?我們讀讀課文給我們的建議。
二、讀題,了解活動內容
1.學生自由讀題目,了解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
2.指名反饋,教師小結。
(1)閱讀“閱讀材料”里的文章。
(2)寫寫難忘的人或事。
(3)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
(4)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
(5)制作班級紀念冊。
三、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1.教師:這么多項的內容,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我們必須進行合理的安排。請同學們先討論一下,我們應該先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反饋。
(1)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班級的照片以及自己成長的照片,搜集制作班級紀念冊的插圖等。
(2)自己的成長故事。
(3)課前自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課堂上來交流。
(4)寫一寫難忘的人或事。
(5)集體反饋尋找到的班級“成長的足跡”,然后合作制作班級紀念冊。
四、答或螞課堂小結,鼓勵積極參與活動
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是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人,希望你們積極地參與到這次活動中來,把你在小學階段最珍貴的回憶留給老師,留給同學們。
五、布置作業
1.搜集活動中需要的相關圖片以及資料。
2.閱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
3.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
教具準備
收集相關的紀念材料。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激發興趣
教師導讀:成長的過程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歡笑,也有眼淚。但無論酸甜苦辣,都將成為我們珍貴的回憶。今天,就是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自己的成長的故事。
二、教師引,明確方向
1.老師:成長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2.老師歸納小結:只要是發生在你們成長階段的喜、怒、哀、樂都可以。例如:
第一次……
學會了……
高興的、傷心的、教訓……
三、自由說,拓展思維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傾訴對象,說一說自己的成長故事。
2.推薦個別說得好的同學上臺說一說。
3.集體評議:好在哪里?
4.老師小結:說事,不僅要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還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說清清埋楚、說具體,最關鍵的是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真切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小組說,回味生活
1.學生明確要點后,在小組內自己地說一說。(有搜集到有關照片的,可以結合照片說一說)
2.小組推薦,集體反饋。
3.指名反饋:聽完同學的成長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4.教師小結:是呀,時間過得真快,馬上要畢業了,可昨天發生的事情仿佛還在眼前。
五、布置作業
1.把你今天和同學交流的成長故事簡單地記錄下來,再好好地找一找是否有留下相關的紀念材料。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反饋自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情況。
教具準備
展示“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一、檢查,了解學生自讀的情況
1.指名反饋:“閱讀材料”中一共為我們提供了幾篇文章,題目分別是什么?
2.教師:通過自讀,你們都了解這幾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了吧,誰愿意來說一說?
《難忘的啟蒙》:文章重點回憶了抗日講演比賽、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對日語課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現了啟蒙老師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嚴謹的教學作風,表達了作者對啟蒙老師的崇敬、感激和懷念。
《老師領進門》: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啟蒙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從小受到文學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表達作者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新來的王老師》:寫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題問“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學后王老師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擋案”,鼓勵蔡林好好學習的事。
《忘不了的笑聲》:圍繞“小隊的同學都愛笑,各人的笑聲不一樣”,寫出了小隊同學別具一格的笑聲,表現出同學們的不同特點,字里行間洋溢著同學之間的情誼。
《作文上的紅雙圈》:寫了處女作《補考》給了作者自信和力量,以至作者最終成為知名作家。贊頌老師對自己人生的引領作用。
二、再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1.教師導讀:五篇文章,有的寫老師,有的寫同學,有的寫對自己一生起著重大作用的事。篇篇都是我們學習寫作的典范。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些文章在寫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2.指名反饋,老師引導體會。
三、總結,鼓勵所學方法運用于習作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這五篇課文。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四、五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寫一寫難忘的有或事。
教具準備
收集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明確習作內容
老師:通過上節課的交流,老師了解了不少同學們成長的故事。相信,這些事情中有很多都是令大家難忘的。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難忘的老師或同學,難忘的校園,難忘的一節課或是難忘的一次活動。
二、交流,說難忘的人或事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某一難忘的人或事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
3.教師小結:看來,每位同學都有不少令自己難忘的故事。怎樣才能把這些難忘的老師或同學,難忘的校園,難忘的一節課或是難忘的一次活動寫好呢?
三、指導,引導表達方法
1.引導學生回憶“閱讀材料”文章的內容,主要內容。
2.指名反饋:你覺得這此文章的習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3.教師小結。
(1)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2)通過具體事例體現人物的品質。
(3)注意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的細膩描寫,也注意到了細節的描寫。
(4)敘事具體,清楚。
(5)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師總結:同學們,不管你們寫的人,是物,是事,只要你們用心寫,用情寫,把平時學到的習作方法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相信你們都能寫出優秀的習作來。
四、學生創作,老師巡視輔導
五、集體評議,修改習作
六、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制作班級紀念冊。
教具準備
收集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回憶班級成長的足跡
1.教師:這一段時間來,老師讓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班級成長的足跡,相信大家的收獲都不少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一下。
2.學生自由反饋搜集到的有關班級成長的資料。
3.教師小結:有的同學搜集到了班級運動會留下的照片,有的搬出了班級的獎狀,有的說出了班級的故事。六年了,你們成長了,班級也成長了。
二、討論,研究制作班級紀念冊
1.教師:老師建議大家把這些資料整理好,制作成一本班級紀念冊!
2.組織學生討論:班級紀念冊應該有哪些資料?
3.指名反饋,教師羅列。
(1)各科老師個人資料以及畢業贈言。
(2)同學個人資料以及畢業贈言。
(3)班級獲獎證書。
(4)集體活動的照片。
(5)老師和同學們的合影。
4.教師:好的紀念冊要有周密的計劃,同學之間分工要明確,誰負責封面設計,誰負責哪個主題,都要事先確定。所以,現在請你們討論一下紀念冊的主題,然后再進行分工。
5.指派代表反饋,教師適當地指導。
6.教師公布討論后的結果,并布置分工。
三、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制作紀念冊
四、展示紀念冊,并打印分發
五、布置作業
選擇用課時作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