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橋的歷史?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廣濟橋已是殘破不堪,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臺式橋梁。那么,廣濟橋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廣濟橋的建設(shè)歷史長達千年,它見證了潮州歷史的滄桑變遷。3. 周邊景點 廣濟橋所在的地方是潮州市區(qū)著名的景區(qū),周邊的景點也是不少。首先,就有位于廣濟橋南岸的潮州文化公園,公園內(nèi)有多處文化遺址和歷史遺跡,如壺鎮(zhèn)遺址。
廣濟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其建筑獨特,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是世界上最早的梁式橋梁之一。在廣濟橋上可以欣賞到韓江兩岸的美景,感受古代廣東交通要津的繁華景象。同時,廣濟橋也是名勝游覽勝地。
潮州廣濟橋的歷史 潮州廣濟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始建于唐朝,歷經(jīng)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繕和擴建,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廣濟橋全長近500米,由11座拱橋組成,橋面寬約7米,橋墩高約4米。
潮州廣濟橋的歷史:宋乾道七年(1171),為渡江,人們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東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繩其勢、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濟橋"。
潮州廣濟橋的每一個橋墩距今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宋代建成第一個橋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續(xù)了300多年。在古代生產(chǎn)力落后的情況下,在大江上建造這樣的大橋,其難度是超乎人們想象的。
以上就是廣濟橋的歷史的全部內(nèi)容,廣濟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其建筑獨特,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是世界上最早的梁式橋梁之一。在廣濟橋上可以欣賞到韓江兩岸的美景,感受古代廣東交通要津的繁華景象。同時,廣濟橋也是名勝游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