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養基的成分?微生物的培養基的成分需要根據培養的微生物種類和所需的生理特性而改變,并不是固定的。基本的微生物培養基成分包括:碳源:微生物需要碳源來進行生長和新陳代謝。最常見的碳源是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單糖類和淀粉,那么,微生物培養基的成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百度上隨便一查就找到了
EC培養基配制
1)成份
胰蛋白胨或示胨 20.0g
乳糖 5.0g
膽鹽混合物或3號膽鹽 1.5g
磷酸氫二鉀(K2HPO4·3H2O) 4.0g
磷酸二氫鉀(KH2PO4) 1.5g
氯化鈉(NaCl) 5.0g
蒸餾水 1000mL
2)制法
將上述成份加熱溶解,分裝于內裝倒管的試管中,同上滅菌后pH值應為6.9.此培養基用前不宜置入冰箱,以防檢測時出現假陽性.
B.3.1.3 檢驗步驟
a) 初發酵試驗
1) 生物樣品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取全組織樣放入無菌玻璃研缽中研磨,研磨后用特殊加工的大口移液管無菌移取1.0克樣品至9.0毫升無菌海水的試管中,制備成10-1稀釋樣.然后,用一系列裝有9.0毫升無菌海水的試管連續稀釋,制備成10-2、10-3、10-4稀釋樣.
2) 吸取上述10-1 、10-2、10-3稀釋樣,每個稀釋度各取1mL稀釋樣5份,分別加入5支盛有10mL已滅菌的普通濃度乳糖蛋白胨培養液的試管中(內有倒管).
3) 將上述15支試管充分混勻后,置于44℃恒溫箱中培養24h.
b) 復發酵試驗
經培養24h后,將產酸(培養液變成黃色)產氣(倒管上端積有氣泡)及只產酸的發酵管,用一無菌環(3mm直徑)或木壓舌板轉接入EC培養液中,搖勻后置44±0.5℃恒溫箱中培養24±2h.在此期間內所得的產氣陽性管即證實有糞大腸菌群存在.
依據陽性管數查對照表B.1,即可得每g生物樣中糞大腸菌群的最近似值(MPN).
若海生物樣污染較嚴重,接種后15管全部產酸產氣時,可將接種量減少為十分之一,即1mL的5管,0.1mL(1-9稀釋的1mL)5管,0.01mL(1+99稀釋的1mL)的5管.此時,由表B.1查得的每1/10g生物樣中的大腸菌群數.
培養基有哪幾大類物質組成,簡述這些物質的來源及其作用。解釋如下所示:
培養基是用來培養和繁殖微生物、細胞和組織的基礎性工具。它是由多種化學物質組成的,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礦物質、維生素和生長因子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和生長條件。碳源是微生物生長必要的能量來源,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碳元素。
氮源則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主要來源,礦物質則是提供微生物所需的金屬離子和其他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生長因子則是微生物生長、代謝等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輔助因素。
除了提供營養物質和生長條件外,培養基還可以通過成分的選擇和組合來選擇性地培養某種微生物或篩選出某種特定性狀的微生物。例如,選擇性培養基可以通過選擇特定的碳源、氮源等成分來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長,從而實現選擇性培養。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培養基,如富含血液或其他特定成分的培養基,可以用于特定微生物的培養和鑒定。
培養基是用來培養和繁殖微生物、細胞和組織的基礎性工具。它是由多種化學物質組成的,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礦物質、維生素和生長因子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和生長條件。
碳源是微生物生長必要的能量來源,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碳元素。
微生物的培養基的成分需要根據培養的微生物種類和所需的生理特性而改變,并不是固定的。基本的微生物培養基成分包括:
碳源:微生物需要碳源來進行生長和新陳代謝。最常見的碳源是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單糖類和淀粉,纖維素等復合糖。
氮源:微生物需要氮源來合成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常用的氮源有氮源胨,酵母提取物,肉湯,蛋白胨等。
礦物質:微生物需要微量元素來維持其正常的生長和代謝。一些礦物質包括鈣,鎂,鐵,鉀等。
維生素:微生物也需要一些維生素來維持其正常生長和代謝。常用的維生素有,生物素,葉酸,核黃素,維生素b12等。
氧氣:部分維生素需要氧氣來進行呼吸作用。但是一些厭氧菌則需要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生長。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成分可能被添加到培養基中,如ph緩沖劑,表面活性劑,抗生素等,這些成分可以幫助控制培養條件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
培養基的成分是營養物質、水、凝固物質、抑制劑、指示劑。營養物質,營養物質提供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能量、合成菌體的原料以及激活細菌酶的活性和調節滲透壓等作用,細菌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氮源、碳源、無機鹽及生長因子,例如,蛋白胨、肉浸液、血液、生長因子。
培養基的主要成分特點
水是良好的溶劑,細菌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必須先溶于水,營養的吸收與代謝均需有水才能進行,制備培養基常用不含雜質的蒸餾水或離子交換水,凝固物質,即賦形劑,制備固體培養基時,必須加入凝固物質,如瓊脂、明膠、卵白蛋白及血清等。
理想的凝固物質應具有以下特性,本身不被細菌利用,在微生物生長溫度范圍內保持固體狀態,凝固點的溫度對微生物無害,不因消毒滅菌而破壞,透明度好,黏著力強,目前認為最合適的凝固物質是瓊脂。
主要是提供氨基酸,無機鹽,單糖。
培養基有以下幾種成分:水,碳源,氮源,生長因子,無機鹽,若是固體和半固體培養基一半還會添加不同比例的瓊脂。碳源主要就是糖類,氮源主要是含氮化合物,無機鹽一般都是鎂鹽和鐵鹽等,生長因子就比較特殊了,有些是添加維生素之類的,有些則是直接添加天然成分,比如我做到過的有添加椰奶,血清之類的,再就是添加一些緩沖因子了,還有鑒別培養基會添加一些呈色物質。
以上就是微生物培養基的成分的全部內容,培養基有以下幾種成分:水,碳源,氮源,生長因子,無機鹽,若是固體和半固體培養基一半還會添加不同比例的瓊脂。碳源主要就是糖類,氮源主要是含氮化合物,無機鹽一般都是鎂鹽和鐵鹽等,生長因子就比較特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