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69年明清檔案部又改屬故宮博物院,1980 年 4月重歸國家檔案局領導,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館藏明 、清兩代中央和部分地方機關檔案共74個全宗,1000余萬件 ,其中除明代檔案3000余件外,主要是清代檔案,那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預約方式
本館實行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請通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網站、“皇史宬”官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官微小程序進行預約。
不接受現場預約。
2、預約須知
1.本館實行實名免費預約參觀,請通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網站、“皇史宬”官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官微小程序進行預約。
2.請至多提前7天憑有效證件(居民身份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進行預約。注冊用戶每次最多可預約6個參觀名額(含未成年人)。
3.預約成功后,請憑本人預約證件原件在當天核驗后入館參觀。因故無法按時到達者,請在當天閉館前取消預約。半年內累計3次逾期未取消預約,暫停該賬號90日內的預約入館資格。
3、入館須知
1.本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8:30—16:30(16:00停止入館)、周六9:00—17:00(16:30停止入館),周日及法定節假日不開放。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2.請憑本人預約證件原件和預約信息在預約時段安檢后入館。
3. 請自覺配合安檢,按《存包須知》將需存放的物品放入存包柜內,不得將《禁止攜帶物品清單》內的物品帶入館內。
題主是否想詢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檔案有什么”?明清兩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機構形成的歷史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檔案數量龐大,涵蓋了明清兩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機構形成的歷史檔案,其中這些檔案包括奏折、題本、錄副奏折、上諭檔、朱批奏折、起居注、史書、實錄、圣訓、玉牒、冊寶、譜牒、印譜、六譯館譯語等。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中國中央級綜合性歷史檔案館。負責明清和明清以前歷史檔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編目、編輯研究、查閱利用、修復復制等工作。館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北側,總建筑面積1.76余萬平方米 。其前身為 1925 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館,1951 年改稱故宮博物院檔案館 ,1955 年12月移歸國家檔案局領導后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1958 年 6月改稱明清檔案館,1959年10月并入中央檔案館稱為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1969年明清檔案部又改屬故宮博物院,1980 年 4月重歸國家檔案局領導,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館藏明 、清兩代中央和部分地方機關檔案共74個全宗,1000余萬件 ,其中除明代檔案3000余件外,主要是清代檔案,包括1607年至1911年以及溥儀退位后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時期形成的檔案。絕大部分為漢文紙質檔案,也有滿、蒙古、藏文檔案和清代早期形成的少量滿文木牌、滿文老檔等。這些檔案絕大部分已經過不同程度的整理編目,能夠提供查閱利用。館內設整理編目部、保管利用部、編研部、滿文部、技術部 、《歷史檔案》雜志社和辦公室等機構。全國明清檔案目錄中心也設在該館。該館所存檔案基本已對外開放利用,供國內外各單位和個人查閱。
皇家檔案、中央政府檔案。
1、皇家檔案:包括歷代皇帝的詔令、奏折、御批、奏疏等文書,以及皇家事務的記錄和資料。
2、中央政府檔案:包括歷代中央政府各部門的文書、報告、計劃、預算等,以及與地方政府的往來文書。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地址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祈年大街西側9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已于7月6日向社會公眾開放,該館實行實名制預約免費查檔,館藏明清檔案共有77個全宗,目前向公眾開放44個全宗數字化檔案近470萬件。
館內目前設有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蘭臺翰墨家國春秋明清歷史檔案展,盛載千秋明清檔案裝具陳列,守護國家記憶傳承民族文脈,明清檔案事業發展歷程展四大主題展廳。
簡介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成立于1925年,是專門負責收集管理明、清兩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機構形成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是具有明清檔案保管、保護、利用、展示、研究、學術交流和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檔案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后,觀眾可以在此感受古老文明的獨特魅力,一睹百年的歷史風貌。
以上就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全部內容,1、預約方式本館實行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請通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網站、“皇史宬”官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官微小程序進行預約。不接受現場預約。2、預約須知1.本館實行實名免費預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