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配平?第一步:找左右兩邊各出現1次且原子數變化較大的元素;第二步:求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第三步:推求化學式系數。例如: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找次數出現多且原子總數總是一奇一偶的元素,那么,初中化學配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如下:
一,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方法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化學方程式。例如,KCIO3→KCI+O21在這個反應式中右邊氧原子個數為2,左邊是3,則最小公倍數為6,因此KC1O3前系數應配2.02前配3,式子變為:2KCIO3→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并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
三、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Fe30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干單質Fe,O來自干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
四、氧化還原交叉配平法
氧化還原交叉配平法口訣:升價降價各相加,價變總數約后叉。氧化還原未參與,配平不要忘記它。氧化還原分子內,從右著手莫懼怕。叉后前后出奇偶,奇變偶后再交叉。交叉配平法在解釋的時候似乎“較復雜”,但實際配平過程中,僅僅靠大腦瞬間的思維就完成了。
1)金屬與氧氣反應:
40.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41.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42.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2CuO
43. 鋁在空氣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44.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
3)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新金屬 + 新鹽
52.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ZnSO4 + Cu
54.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4)金屬鐵的治煉原理:
55.3CO+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七、酸、堿、鹽 1、酸的化學性質
1)酸 + 金屬 -------- 鹽 + 氫氣(見上)
2)酸 + 金屬氧化物-------- 鹽 + 水
56.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堿 -------- 鹽 + 水(中和反應)
60.鹽酸和燒堿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6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燒堿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6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堿的化學性質
1) 堿 + 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68.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堿 + 酸-------- 鹽 + 水(中和反應,方程式見上)
3)堿 + 鹽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73.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鹽的化學性質
1)鹽(溶液) + 金屬單質-------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7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鹽 + 酸--------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75.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鹽 + 堿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76.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鹽 + 鹽 ----- 兩種新鹽
77.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最小公倍數法
1.找出短線左右兩邊只出現一次的元素
2.若只出現一次的元素不止是一種,只選每邊1個分子(原子或離子)中原子個數相差較多的元素或最小
公倍數大的元素
3.找出最小公倍數
4.標明化學計量數
5.檢查
二.
觀察法
1.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出有關個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
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三.奇偶數配平法
1.找出方程式里左右兩次出現較多的元素
2.該元素的原子在各端的總數是否是一奇一偶,選定這一元素作為配平的起點
3.由已推出的化學計量數決定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四.萬能配平法(適用于較復雜的化學反應)
1.設反應物中所含元素總類最多的一種化合物的化學計量數為X
2.利用原子個數守恒關系推出其他相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
3.最后確定未知數的最小整數值,即可得出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合物的化學計量數
用觀察法,如果看不出來的話,先設有重要元素的物質為1,然后再相應配清其他的(應該有的物質前是分數)再把分數變整數即可,這是分數法。
還有一些難的,比如CO還原氧化鐵(Fe2O3)需要試數,CO和CO2前數相同,從1開始,都不行,直到3可以,在依據氧的數配平即可。
還有一種高中的化合價的方法就不多說了,祝你中考成功!
主要是看前面的系數和角角(不記得叫什么了)上那個小數字,然后用乘法,左右保證元素的個數相等,不如說前面有2Fe3O4,就表示有2*3=6個Fe和2*4個O,后面就要有相同個數的元素,如果前后受系數限制不一樣,元素的個數就是兩個系數的最小公倍數
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正常來說初中的話還是很簡單的要根據每種反應物以及嚴肅兩邊的的配平,關鍵還是嚴肅的量。
1、最小公倍數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左右兩邊各出現1次且原子數變化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第三步:推求化學式系數。
例如: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次數出現多且原子總數總是一奇一偶的元素,從該元素原子數為奇數個的化學式入手,配最小偶數“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學式系數。
【這個經常用在有機物燃燒的配平里面】
3、觀察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從組成或原子數較復雜的化學式入手,令其系數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學式系數。
4、分析法:主要運用于“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這個是經常用的,一般的都可以搞定出來】
找到這個反應里面參與了電子轉移的所有元素,得電子的寫一邊,失電子的寫一邊。得到的得失電子總數后,再得到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然后對應那幾種元素,分別乘上相應的數字等于那個最小公倍數,再推求其它化學式系數。
以上就是初中化學配平的全部內容,初中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如下:一,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方法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化學方程式。例如,KCIO3→KCI+O21在這個反應式中右邊氧原子個數為2,左邊是3,則最小公倍數為6,因此KC1O3前系數應配2.02前配3,式子變為:2KCIO3→KCl+3O2↑。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