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化學成分?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2C6H5CH2(CH2)10CH2SO3NA+CA+2=(C6H5CH2(CH2)10ch2so3)2ca+2NA+1 工作原理:現在市面上有傳統洗衣粉、含氧的洗衣粉、洗衣液。含氧洗衣粉現在比較流行,它一般比普通洗衣粉顆粒較大叫氧顆粒其主要成分是過氧碳酸鈉,過氧碳酸鈉進入體內與體液接觸后,那么,洗衣粉化學成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鈉,具有很好的去污作用,使用又很方便, 較好的洗衣粉其主要成分有:織物纖維防垢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水軟化劑、污垢懸浮劑、酶、熒光劑及香料等;較差的洗衣粉常含有磷、鋁、堿等有害成分。表面活性劑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使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潔凈、殺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靜電等功能。
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
洗衣粉通用的助劑可分為無機鹽和有機物兩大類。
洗衣粉主要化學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1.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烷基苯磺酸鈉,少量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再加一些助劑,磷酸鹽、硅酸鹽、元明粉、熒光劑、酶等,經混合、噴粉等工藝制成,現在大部分用4A氟石代替磷酸鹽。
2.洗衣粉是指粉狀(粒狀)的合成洗滌劑。
3. 洗衣粉是一種堿性的合成洗滌劑,是用于洗衣服的化學制劑。
原理和肥皂一樣. 洗衣服要用肥皂,這是常識。可是肥皂是怎樣去污的呢?化學家把高級脂肪酸的鹽類,稱作肥皂。我們日常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肪酸的鈉鹽,也叫鈉肥皂。肥皂的分子有個特點,分子的一端具有親水性,另一端具有親油性。如果衣服沾有油污,把它浸濕,擦上肥皂,輕輕揉搓,肥皂分手中的親油部分會同油污“抱成一團”,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外表親水的微小“膠團”。這樣,油污被肥皂和水包圍起來,漸漸地從衣服上溶解到水中,再經過清水漂洗,油污連同肥皂分子一起被水清洗掉。在洗衣服的時候,輕輕地揉搓,可以幫助肥皂分子同油污更好地接觸,增加了把油污從衣服上“捉下來”的機會,使油污和衣服纖維間的附著力越來越小,最后跟著肥皂分子到水里去了。同時揉搓的時候,空氣也來幫忙,它使肥皂液出現許多泡沫,把肥皂液“膨脹”了,增加了肥皂液的表面積和表面張力,好像孫悟空變成了許多孫悟空,把油污灰塵和汗水等臟物,統統地從衣服上“抓下來”,同水一起漂去,衣服自然就干凈了。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2C6H5CH2(CH2)10CH2SO3NA+CA+2=(C6H5CH2(CH2)10ch2so3)2ca+2NA+1
工作原理:
現在市面上有傳統洗衣粉、含氧的洗衣粉、洗衣液。
含氧洗衣粉現在比較流行,它一般比普通洗衣粉顆粒較大叫氧顆粒其主要成分是過氧碳酸鈉,過氧碳酸鈉進入體內與體液接觸后,它將會分解為過氧化氫、碳酸鹽和鈉離子,這些都是人體自然存在的。由于過氧化氫在血液和組織中有很強的降解能力,因此過氧化氫不可能擴散到全身。其完整的工作原理是:氧顆粒遇水迅速溶解擴散,釋放的氧原子劇烈運動,深入織物纖維內部,強力瓦解污漬,帶走織物纖維中的污漬,恢復潔凈狀態,這就是現在流行的有氧洗的洗衣原理。這種含氧的洗衣粉一般用溫水中能達到更強的去污效果。
傳統洗衣粉和洗衣液工作原理接近,主要是靠表面活性劑和一些助劑去污洗干凈衣服,因為兩者成分差不多,都主要由表面活性劑和助劑構成,只是洗衣液添加,螯合劑、增溶劑、消泡劑、柔順劑、防腐劑,但因洗衣液中含大量的水,酶(添加酶能使去污力增強)在水中不穩定,從而造成去污力相對來說較溫和,比洗衣粉稍遜點。2、如何判斷衣服是否洗干凈:這個沒有科學的實驗的估計說有真正的標準。
以上就是洗衣粉化學成分的全部內容,洗衣粉是由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種化學物質相互促進,相互彌補,使洗滌去污效果更為理想。這些表面活性劑也可直接用來作為洗滌劑使用,但是洗滌去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