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物理性質15個例子 物理性質常見性質舉例 化學性質舉例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舉例20個 化學性質的例子10個
一、化學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助燃性、腐蝕性、毒性、脫水性等。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它牽涉到物質分子(或晶體)化學組成的改變。
1、氧化性: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得電子的能力
2、可燃性: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材料睜悶迅或制品能進行有焰燃燒的能力。
3、金屬性:是指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失去電子的能力。失電子能力越強的粒子所屬的元素金屬性就越強;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屬性就越強。
二、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是否易融化、凝固、升華、揮發罩旦,密度還有些性質如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物理性質的定義有兩個,一是指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二是指物質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1、密度:物質每單位體積內的質量。
2、氣味:物體本身散發的味道。
3、揮發,一般指液體成悉此分在沒有達到沸點的情況下成為氣體分子逸出液面。
擴展資料
化學性質
1、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2、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3、加熱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表明KClO3受熱達較高溫度時,能夠放出O2。因此KClO3具有受熱分解產生O2的化學性質。
水蒸發是物理變化,水能蒸發是物理性質。
參考資料::化學性質:物理性質
物理變化例子:1、水蒸發。2、糖塊鏈斗拆融化。3、膽礬的研磨變成粉末。4、二氧化碳凝華成干冰。5、碘單質在棚棗加熱。6、鐵水鑄成鐵鍋。7、木棒折斷。8、鋁變形。9、玻璃打碎。10、鹽溶于水。
化學變化例子:1、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2、氫氧化鈉變質。3、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鹽酸除銹.4、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6、酸堿中和反應。7、白磷在空氣中自燃用氫氣還原氧化銅。8、砂糖炭化。 9、銅在空氣中生成銅綠。10、食物腐敗。
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是汽化的兩種不同方式。蒸發是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過程,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上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凝華是物質跳過液態直接從氣態變為固態的現象。是物質在溫度和氣壓低于三相點的時候發生的一種物態變化。凝華過程物質要放熱。
生銹是一種化學反應,本質上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最常見的生銹現象是鐵制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
中和反應(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堿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酸+堿→鹽+水,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H?O)和鹽。
變質是指食品發生物理變化使外形變化,以及在以微生物為主的作用下所發生的腐敗變質,包括食品成分與感官性質的各種酶性、非酶性變化及夾雜物污染,從而使食品降低或喪失食用價值的一切變化。食用變質的食物銷脊可致使人體致病,對人體無益。
擴展資料:
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是否易融化、凝固、升華、揮發,還有些性質如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儀器測知。還有些性質,通過實驗室獲得數據,計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等。在實驗前后物質都沒有發生改變。這些性質都屬于物理性質。
如水的蒸發;蠟燭質軟,不易溶于水,一般石蠟成白色;紙張破碎等。不通過化學變化就可以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物理性質。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化學性質。
化學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助燃性、腐蝕性、毒性、脫水性等。它牽涉到物質分子(或晶體)化學組成的改變。
參考資料::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
性狀,色,味,態:無色無味氣體(標準狀況)。
熔點,-218.4℃(變為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沸點:-182.9℃(變為淡藍色液體)。
密度,1.429克/升(氣),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
水溶性,不易溶于水,標準情況下,1L水中可以溶解約30mL的氧氣。李歷
貯存,天藍色鋼瓶陸猛。
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會跟其他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1. 氧氣跟金屬反應: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
化學方程式:2Mg+O2=MgO(條件:點燃)。
現象:鎂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粉末。
2. 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3Fe+2O2=Fe3O4(條件早擾橋:點燃)。
現象: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3. 銅與氧氣在高溫下生成氧化銅。
2Cu+O2=2CuO(條件:加熱)。
現象:亮紅色的銅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物質。
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是否易融化、凝固、升華、揮發,還有些性質如熔點、沸點猜虛、硬度、導電性、導宴睜熱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儀器測知。還有些性質,通過實驗室獲得數據,計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等。在實驗前后物質都沒有發生改變。這些性質都屬于物理性質。
如水的蒸發;蠟燭質軟,不易溶于水,一般石蠟成白色;紙張破碎等。不通過化學變化就可以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物晌兆歲理性質。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化學性質。
特點
物理性質屬于統計物理學范疇,即物理性質是大量分子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不是單個原子或分子所具有的。例如:物質的顏色是大量分子集體所具有的性質,是單個分子所不具有的。
研究方法:通常用觀察法和測量法來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如可以觀察物質的顏色、狀態、熔點和溶解性;可以聞氣味(實驗室里的藥品多數有毒,未經教師允許絕不能用鼻子聞和口嘗);也可以用儀器測量物質的熔點、沸點、密度、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溶解性和揮發性、吸附性、磁性。
一、化學性質: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腐蝕性、酸性、堿性、熱穩定性、毒性。
1、可燃性: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材料或制品進行有焰燃燒的能力。它包括了是否容易點燃,以及能否維持燃燒的能力等有關的一些特性。
2、助燃性:可燃物能在某物質中燃燒,就說這種物質具有助燃性。通常情況下,氧氣都具有助燃性。
3、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是指藥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學緩掘降解反應,使藥物含量(或效價)、色澤產生變化。
4、氧化性:氧化性是指物質得電子的能力。處于高價態的物質和活潑非金屬單質(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
5、還原性:還原性是指在化學反應中原子、分子或離子失去電子的能力。物質含有的粒子失電子能力越強,物質本身的還原性就越強;反之越弱,而其還原性就越弱。
二、物理性質:溶解性、熔點、沸點、凝固點、揮發性、顏色、氣味、狀態、導電性、導熱性。
1、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質在形成溶液時的一種物理性質。它是指物質在一種特定溶劑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種屬性。
2、熔點:物質的熔點,即在一定壓力下,純物質的固好哪擾態和液態呈平衡時的溫度。
3、沸點: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沸點是液體沸騰時候的溫度。
4、凝固點:凝固點是晶體物質凝固時的溫度,不同晶體具有不同的凝固點。在一定壓強下,任何晶體的凝固點,與其熔點相同。
5、揮發性:揮發性是指可揮發的性質或狀態,揮發的性質和狀態,揮發性是指化合物由固體或液體變為氣體或蒸汽的過程。
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友旦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擴展資料: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助燃性、腐蝕性、毒性、脫水性等。它牽涉到物質分子(或晶體)化學組成的改變。
化學變化:物質發生變化時生成新物質,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做化學反應。
參考資料: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