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三年級下冊語文同步電子版書 人教版語文書課文 三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免費 三年級下冊人教版四單元作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花鐘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教學建議,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教學建議1、課前準備:
準備教學掛圖和其他的與月球相關的圖文資料。如果有條件,課前應布置學生圍繞月球收集材料,可以是月球的圖片,可以是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傳說,也可以是描寫月亮的詩句。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后“資料袋”中的內容,增加對月亮的了解。
2、識字指導:
在本課如歷的認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注意“懸”不要讀成“ xiàn ”“ xián ”,“遐”不要讀成“ jiá ”,“努”不要讀成“ lǔ ”,“藻”不要讀成“ zhǎo ”。在寫字指導中,“幕”字下邊不要寫成“土”,還要注意與“慕”區別字形;“臨”左邊不要寫成豎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豎;“奧”上半部不封口。要指導學生根據字形結構特點,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可以讓學生先默讀課文,思考課后第二個習題中提出的問題,然后以討論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文中所寫的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它有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初知課文大意之后,教學中還要注意運用想象、資料交流、質疑等各種方法,強化學生對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是寫人們對月亮的遐想,其中“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是個很重要的句子,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個句子及相關泡泡,引導學生展開更多的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可以讓學生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想象夜幕降臨,皓月當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對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體列舉月球的不解之謎的。每個謎的提出都是先列舉實驗結果,然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處。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理清這些不解之謎提出的思路。比如,從把細菌撒在月球塵土上,細菌全死了的事實,提出了一個疑問:月球塵土是否有殺菌的本領?從月球巖石和地球巖石年齡的比較,提出了兩個星球年齡大小的疑問和對兩個星球火山活動的猜測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省略號。它表示文中的列舉并沒有窮盡,月球之謎還有很多很多,月球因此顯滾衡得更神秘了。
另外,省略號也使文章結尾具有了開放性,提供了師生交流蒐集的月球知識的園地。教學時可以用“月球真是個神秘的星球啊,我們來交流一下蒐集的月球資料,看看月球還有哪些未解之謎”之類的提問,自然地把資料交流和引導學生深化對文章的理解結合起來,資料交流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試著根據所交流的材料提出問題,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況,進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發起探索月球和宇宙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摘抄課文渣備搜中寫得好的詞句。
4、積累一些描寫月亮的詩句也有助于感受月亮的魅力。課后提供了一些描寫月亮的詩句,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熟讀詩句,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象,做到熟讀成誦。詩意以總體感悟為主,不要作過多過細的講解。最后還可以交流各自蒐集到的描寫月亮的詩句。還要充分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提醒學生在以后的閱讀實踐中要注意把自己覺得好的詩文摘抄下來。月亮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景象,描寫月亮的詩句很多,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5、要重視朗讀指導:
本課盡管是知識介紹性的文章,但朗讀訓練的資源非常豐富,讀課文時特別要注意文中感嘆語氣和疑問語氣的處理。同是感嘆句,“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這個句子因緊接皓月當空的優美的景色描寫,所以讀起來語氣可輕柔舒緩些。而“這一連串實驗結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這個句子由于上承好多件讓人迷惑的事實,讀的時候語氣可以稍微強烈一些。同是疑問語氣,第一段中的幾個疑問句因為寫的是遐想,可以讀得稍顯輕柔,甚至可以讀出自言自語的意味。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的疑問句表達的都是對一些現象的不解,讀的時候語氣可以稍重些。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教學札記每次上過類似今天這種情況的網路課,總是引發很多的思考和爭議,許多人關心的總是他與語文課的關系,把脫離語文教學目標和聽說讀寫能力作為強有力的駁斥論據,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認為我是不是脫離了目標,在走俏啊?在確定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體現課程與技術的整合,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體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體現多元智慧學習,最終實現融合性學習,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資訊素養的形成為最有力的說明!
反思課堂教學設計,我認為教學策略的設計最為重要,同樣,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設計中應加強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一、問題策略的設計
這個主題活動,我始終貫穿著這樣幾個問題的設計,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的框架,那么將來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這種思維的啟發,相信這就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繼而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你知道什么?關于月球的知識你了解多少,是對以前知識的一個積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3、你怎樣知道的?對于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的認識。
4、你學到了什么?總結學生經驗。
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關鍵要設計好基本問題,基本問題的設計要體現高階思維的訓練,比如教師在設計“科學進步=探索+…+…”就是要培養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經驗和具體事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
二、活動策略的設計
有效的小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集體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通過兩次小組活動的開展,一次問題接龍,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比賽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而且精彩有價值,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月球上有傳染病毒嗎?”“月球和地球哪個的年壽高?”“月球的塵土具有殺菌的作用嗎?”另一個活動是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后到別的小組吸取經驗,回來補充自己的觀點,這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表達、傾聽、再思維的能力,可以說選擇一種好的組織形式,對于提高課堂效率也是相當的重要。
三、評價策略的設計
這堂課中我認為比較失敗的就是沒有很好的體現評價的過程,無論是對于學生精彩的展示還是小組活動,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語言顯得有些干癟,吝嗇,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上好課重要標準,另外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了教學的過程和效果。
↓↓↓點選下一頁檢視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有PDF版的,可打印,目錄如下:
第一單元
1 古詩三首
絕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2 燕子
3 荷花
4* 昆蟲備忘錄
口語交際:春游去哪兒玩
習作:我的植物朋友
語文園地
第二單元
5 守株待兔
6 陶罐和鐵罐
7 美麗的鹿角
8* 池子與河流
口語交際:該不該實行班干部輪流制
習作:看圖畫,寫一寫
語文園地
快樂讀書吧
第三單元
9 古詩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 紙的發明
11 趙州橋
12*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頃氏絕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
語文園地
第四單元
13 花鐘
14 蜜蜂
15* 小蝦
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語文園地
第五單元
16 小真的長頭發
17 我變成了一棵樹
習作例文
習作:奇妙的想象
第六單元
18 童年的水墨雀姿畫
19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
20 肥皂泡
21* 我不能失信
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
語文園地
第七單元
22 我們奇妙的世界
23 海底世界
24 火燒云
口語交際:勸告
習作:國寶大熊貓
語文園地
第八單元
25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26* 方帽子店
27 漏
28* 棗核
口語交際:趣味故事會
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
語文園地
識字表
寫字表
詞語表
全冊內容請見百度文庫:新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全核返冊課件
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譽鬧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隱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帶虛棚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蠢則》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9課
1、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彎棚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29課
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4、嫦娥(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物廳心。
第25課
5、太陽是大家的薛為民 (詩歌)
西邊天上的朵朵白云,
變成了紅彤彤的晚霞,
從東山上升起的太陽,
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
她把小樹往高處拔;
她陪著小朋友在海邊戲水,
看他們揚起歡樂的浪罩鬧隱花……
太陽就要從西山落啦!
她要去哪兒?
她要趁人們睡覺的時侯,
走向另外的國家。
在別的國家里,
也有快樂的小朋友,
也有小樹和鮮花。
我知道,此時,
那里的小朋友和鮮花,
正在睡夢中等她、盼她……
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第一課《古詩三首》如下文:
1、絕句
杜甫 〔唐代〕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磨轎睡鴛鴦。
譯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2、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3、三衢道中
曾幾 〔宋代〕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譯文:
梅子成熟的時候山肢,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再走山間小路。
山路上古樹蒼翠,與水路上的風景相比也毫不遜色,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更增添了些幽趣。
作品介紹:
1、《絕句》是一首五言絕句(體裁),作者是唐代杜甫,享有詩圣的稱逗游世號。前兩句詩描寫由遲日、江山、春風、花草構成的闊遠明麗的春(季)景色。后兩句詩描寫了銜泥的飛燕和安睡的鴛鴦,充滿了生機勃勃和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
2、《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詩人蘇軾給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題的詩。這首詩描寫了竹、桃花、江水、鴨子、蔞蒿、蘆芽、河豚七種景物,表現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
3、《三衢道中》這首詩寫了宋代詩人曾幾行于三衢山道中的所見所聞,描繪了初夏時寧靜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