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升初數學試卷可打印 六年級下冊蘇教版數學微課 蘇教版上冊數學電子課本 鳳凰電子課本六年級數學上冊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5篇
教師是學生的一個引導者野鍵,每一個六年級數學老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教學內容。每個六年級數學老師都要知道如何寫六年級數學教案,它能夠讓老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比例,知道比例的的內項和外項,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經歷認識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國旗中隱含的數學規律,豐富關于國旗的知識,培養學生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的意義,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和應用意義,會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同學們,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每當周一升國旗時,我們心中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熱愛國旗就是熱愛祖國,國旗對我們這么重要,你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一些國旗的知識呢?你對國旗的大小有哪些了解?
學生思考回答(挖掘學生生活經驗)
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明同學們平時認真觀察,是個有心人。
二、引導探究,自主建構
活動一:探究比例的意義
1.你了解到哪些關于國旗大小的知識?
學生交流,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機會。
2.你們仔細觀察,結合我們上節課學的比的相關知識,估計一下每種規格國旗長和寬或者寬和長之間是否存在什么規律?
(1)猜測
預設:生1、長和寬的比值相等;生2、寬和長的比值相等,
(2)小組世脊答驗證
每個小組任選兩種規格國旗,驗證一下每種國旗長和寬之間存在的規律。
(3)展示交流小組驗證結果,學生到黑板前板書得出結論。
預設:每種國旗的長和寬的比都是3:2,他們的比值相等。
每種國旗的寬和長的比是2:3,他們的比值相等。
教師小結:240:160與144:96的比值相等我們可以把比值相等的式子寫成 240:160=144:96 或 240/160=144/96
我們把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搜慧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括號中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說出一個比例嗎?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比例的?
怎么判斷兩個比是不是成比例?
試一試,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2:3和6:9 4:2和28:40 5:2和10:4 20:5和1:4
活動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利用學生列舉的比例和判斷題中的比例,大膽猜想一下,每個比例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之間會存在什么關系?
2.小組內驗證猜測結果
3.展示驗證猜測情況。得出結論,
預設: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相乘的積就等于兩個內項相乘的得數”。
“在比例里,把兩個外項乘起來,再把兩個內項乘起來,它們的得數是一樣的”。
教師歸納總結。
同學們說得對,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誰能用分數形式表示以上比例?怎樣求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的積呢?(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
三、強化訓練、應用拓展
同學們學習了比例的意義與性質,那么能利用它們解決實際問題嗎?
1.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1) 6:9和 9:12
(2)1/2:1/5和5/8:1/4
(3)1.4:2 和 7:10
(4) 0.5:0 .2和10:4
2.判斷。
(1)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
(2)0.6:1.6與3:4能組成比例 ( )
(3)如果4a=5b,那么a:b=4:5( )
3.填空
5:2=80:( )
2:7=( ):5
1.2:2.5=( ):4
在一個比例里,兩個外項互為倒數,其中一個內項是6,另一個內項是( )。
在一個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是12,其中一個外項是2.4,另一個外項是( )。
4.寫出比值是5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5.根據3a=5b把能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四、自主反思、深入體驗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調查統計,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整個過程,體會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地收集和整理數據,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會畫簡單的統計圖,能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收集和整理數據,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會畫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統計表、統計圖,提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根據統計結果做出決策。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統計”這個詞嗎?板書:統計對于“統計”,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叫統計?可以怎樣統計?學統計有什么用???)
過渡:同學們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認識“統計”。
二、探究問題
(一)認識統計表
1.出示課件,提取數學信息。 有四種飲料,桃汁5箱;梨汁10箱;蘋果汁9箱;桔汁5箱。
2.學生把飲料的箱數填在練習紙上的統計表中。
3.匯報:你是怎樣填的?
理解“合計”的意思。
4.對比飲料圖與統計表
師:如果讓你用很短的時間發現更多的數學信息,你看下面圖(雜亂的),還是看上面的統計表?為什么?(每種飲料的箱數一目了然)
師:像這樣的表,叫統計表。
板書:統計表
正因為統計表有這個優點,所以許多地方都用到它,你在哪見過統計表?
5.看統計表提取數學信息。
(二)認識統計圖
1.課件:出示飲料圖
2.生提出擺放建議
追問:分類擺放有什么好處?(便于拿取;箱數一目了然)
3.課件出示分類擺放的飲料圖
師:工人叔叔擺放飲料的辦法真好,我們可以照著這種方法畫一張統計圖。
板書:統計圖
4.認識統計圖
課件演示:方格紙→左側數字→下面飲料名稱
師:你打算怎樣表示桃汁的箱數?
生自由發言
數學上用豎著的條形表示。(板書:條形)
5.畫統計圖
生拿出自己喜歡的彩筆,用條形表示其余飲料的數量。
6.看統計圖,提取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三)學看統計圖
1.課件出示兩天后超市現有飲料統計圖,看統計圖回答問題。
2.根據統計圖做出決策
師:看這張統計圖,如果你是店長,你會做出什么決定?
(四)小結
三、實際應用
1.數學書上128頁試一試
2.四屆奧運金牌榜
填統計表,畫統計圖,回答問題
師:看這張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金牌數增多。)
預測一下,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29屆奧運會的金牌數。
四、拓展質疑
1.這節課上到這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教師總結:我們今天只是初步學習了統計圖和統計表,今后我們對統計還要進行深入地學習。
五、布置作業
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找數據,制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篇3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難點:
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種 類 攝入量/克 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類 50
奶類和豆類 450
魚、禽、肉、蛋等類 600
蔬菜和水果類 900
谷類 1800
2、電腦課件呈現統計圖(或以學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什么樣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呢?
2、了解扇形統計圖特點
3、即時練習。
完成課后的“說一說”。
(1)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湊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2)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說信息,并計算各種成分的百分比
匯報計算結果,訂正
學生發言、交流
學生匯報: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種食物的攝入量。
觀察,說出獲得的信息
根據教師引導說出發現
從扇形統計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
觀察數據,發現,說出不同,說出自己的看法
進行計算,訂正
三、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談話:這張表是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請你運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提問: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人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嗎?
揭題,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出示課件一邊呈現扇形統計圖,一邊進行簡要講解,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扇形面積的大小(占圓面積的百分之幾)來表示各類數量的多少。(占總攝人量的百分之幾)
四、鞏固升華
完成課后“試一試”。
1、比較各項活動時間,說一說有什么不同。提出數學問題
2、總時間是多少?各項活動時間可以怎么計算?
3、參照題目,畫一個扇形統計圖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全課小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能清楚地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篇4
教學通過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進一步的增加學生對于利息和成數的認識,課堂以學生和老師的互動結合,加深學生對利息成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整理和復習”第1—5題,練習三的第1—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對利息、成數等概念有進—步的了解。能夠比較熟練地解答有關利息、成數的應用題,將百分數應用于實際生活。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
一、等概念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加以回答,教師補充完整。
提問:“同學們準備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讓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及時表揚那些準備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學生,適時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2.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義是什么?”
“利息是怎樣計算的?”
讓幾名學生回答.然后將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燈顯示,請學生齊讀一遍。板書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做“整理和復習”第4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分別對兩個問題加以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3、4題。
把全體學生分或兩組.一組做第3題,另一組做第4題,答案直接寫在課堂練習
本上: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中間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二、復習有關利息、成數的應用題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些數據?”(引導學生在題中找出本金、利率、時間 各是多少。)
“計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誤。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的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教師無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計算利息。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兒童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許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樣把零用錢節省下來存入銀行,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利息捐獻給“希望工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平時勤儉節約,不亂花錢,為貧困地區的兒童獻一份愛心。
3.做練習三的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說明:購買建設債券是支援國家建設的另一種方式,和儲蓄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儲蓄。
抽取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等全體學生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到期時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復習”第5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一成五是多少?”
“這道題里單位‘1’是誰?”
“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
分別請兩名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
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分別用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進行解答,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三的第5題。
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三、作業
練習三的第6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篇5
一、教材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負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后,交流、檢查。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來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發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能寫完嗎?(板書:… …)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課件出示)。
哈爾濱: -18 ℃~-5 ℃
北京: -6 ℃~6 ℃
深圳: 15 ℃~25 ℃
溫度中有正數也有負數,請把負數讀出來。
(2)找一找、說一說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溫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溫度所在的刻度嗎?(課件出示溫度計,沒有刻度數)為什么?
現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給出溫度計的刻度數,生到前面指。)
說一說,你怎么這么快就找到了?
(課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嗎?
(3)提升認識
請學生觀察溫度計,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溫度都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都用負數來表示。(或負數都表示零下溫度,正數都表示零上溫度。)
“0”是正數,還是負數呢?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強調:“0”作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總結歸納
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只分為正數和0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可以對“數”進行重新分類:
5.練一練
讀一讀,填一填。
6.出示課題
同學們,想一想,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新知識?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能為今天的數學課定一個課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并選擇板書課題:認識負數。
第一單元:方敏銷程. 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第三單元:分數乘法.第四單元:分數除法。
期中
第五單元:認識比。第六橋者游單元:四則混合運算。
第七單元:解決嫌拿問題的策略。 第八單元:可能性
第九單元:認識百分數整理與復習
期末
O(∩_∩)O~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單元略
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1、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2、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
3、長方體的特征:面——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頂點——有8個頂點。
4、正方體的特征:面——有六個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條棱,所有的棱長度相等;頂點——有8個頂點。
5、正方體也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6、把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展開,至少要剪開7條棱。
7、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8、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高×長)×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9、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10、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這個容器的容積。
1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計量液體的體積,常用升和辯梁毫升作單位。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13、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 =abh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 =a×a×a
15、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橫截面×長 V=Sh
16、1 =1 2 =8 3 =27 4 =64 5 =125 6 =216
7 =343 8 =512 9 =72910 =1000
17、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除千米外)的進率都是10,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18、正方體的棱長擴大n倍,表面積會擴大n 的平方倍,體積會擴大n 的立方倍。
第三單元分數乘法
1、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3、分數和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4、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5、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6、一個數乘真分數(比1小的數)積比原數小;一個數乘比1大的假分數(比1大的數)積比原數大。
7、真分數的倒數都是假分數,都比1大;假分數的倒數是真分數或1,比1小或等于1。
第四單元分數除法
比較量=單位“1”的量×分率;
單位“1”的量=比較量÷對應分率;
分率=比較量÷單位“1”的量
3、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變號變倒數)。
4、一個數除以比1大的數商會比原數小,一個數除以比1小的數商會比原數大。
第五單元認識比
1、兩個數相除搏灶數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
2、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
3、比的前項相當于除式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比號相當于除號相當于分數線:比的后項相當于除式的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比值相當于除式的商相當于分數的值。
4、兩個數的比可以用比號連接也基首可以寫成分數形式。
5、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是比的基本性質。
第八單元可能性
概率=獲勝的情況數除以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數。
第九單元認識百分數
1、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分數可以表示分率和數量,但百分數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數量,所以百分數不能跟單位。
3、我們不能說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因為它有可能是表示數量的分數。
4、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先把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添上“%”。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去掉“%”,再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5、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除不盡時要先除到第四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數。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約成最簡分數。
這篇《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含答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核困家有所幫助!
一、看清題目,巧思妙算。(共28分)
1、直接寫出得數:(4分)
37 × 3= 89 ÷ 4= 34 + 4 = (23 )3=
67 × 56 = 310 ÷ 56 = 137 ÷26 = 35 - 12 =
2、解方程:(8分)
4X + 12= 40 2.5X÷3 = 6 X + 35 X = 87 5X - 411 = 711
3、化簡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4分)
3.6 :9 45 :23
4、計算下列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12分)
65 × 67 - 67 ÷5 4- 915 ÷95 - 23
23 - 56 ×310 + 32 74 ÷(23 + 12 )× 45
二、細心考慮,認真填空。(共27分。)
1、小明今年a歲,爺爺今年的年齡比小明的6倍還多5歲,爺爺今年( )歲。如果爺爺今年71歲,小明今年( )歲。
2、右面是一個( )體的展開圖,
它的底面積是( )平方厘米,
它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個文具盒的體積大約是180( ), 一個純凈水瓶的容積大約是18( )。
4、35 升 =( )毫升 78.3立方分米=( )立方米
5、在 里填上“>” “<” “=”。
37 × 118119 37 23 ÷4173 23 3.5 35% 16 16.7%
6、( )÷8 = 12 :( )=0.75 = 3( ) = ( ) 填百分數>
7、一個長方體木塊長a厘米,寬b厘米,高c厘米。(a>b>或氏敬c),把它切成兩
個相同的小長方體,表面積比原來最少增加( )平方厘米,最多增加
( )平方厘米。
8、右圖表示一把三角尺,∠2和∠3的度數比為( ):( ),
∠2和∠1的度數比為( ):( )。
9、如右圖,一個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8格,圖中涂色部分占總面積的( )%,如果要用紅色涂出總面積的37.5%,那么涂紅色的有( )格。
10、○+○+○+□+□= 55 ○=□+□+□ ,
○=( ),□=( )。
11、一個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寫著1個1、2個2、3個3。把這個正方體任意往上拋,落下后,數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 )( ) ,奇數衫慎朝上的可能性是( )%。
12、六(3)班今天到校50人,2人請病假。六(3)班今天的缺勤率為( )%,出勤率為( )%。
三、慎重選擇,擇優錄取。(共5分)
1、下面的圖形中,折疊后能圍成正方體的是( )
A B C
2、女生莉莉所在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現在要選擇1位女生和2位男生參加科普知識競賽,莉莉被選中參加競賽的可能性是( )
A、124 B、350 C、150
3、一盒標有“凈含量為650毫升”的長方體盒裝酸奶,量得外包裝長8厘米,
寬5厘米,高15厘米,根據以上數據,你認為“凈含量”的標注是( )。
A、真實的 B、虛假的 C、無法確定
4、配置一種禮品糖,所需奶糖和巧克力的質量比為5:3。現要配置這種禮品
糖,奶糖和巧克力各有60千克,那么當奶糖全部用完時,巧克力會( )。
A、有剩余 B、不夠 C、無法判斷
5、“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題目是
這樣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同學們,你得出的這個古代名題的結果是( )。
A、雞23只兔12只 B、雞12只兔23只 C、雞14只兔21只
四、仔細推敲,判斷對錯。(共5分)
1、一個蘋果重320 千克 ,也就是重15%千克。 ( )
2、一個長方體相鄰的2個面是正方形,這個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3、A÷ =B× =C + (ABC均不為0),則 A
4、兩條彩帶都是長a米,第一條用去 米,第二條用去 。第二條用去的長。( )
5、a是不為0 的數,那么a和 1a 互為倒數。 ( )
五、手腦并用,操作思考 。(每題1分,共5分)
1、在下圖(每一格的邊長為1cm)中畫一個長方形,使長方形的周長是12厘米,長和寬的比為2:1。(先計算,再畫。3分)
2、某商場用轉盤進行抽獎活動。要求一等獎的中獎率為18 ,
二等獎的中獎率是50%。請在右邊轉盤的一等獎區域涂上
綠色,二等獎區域涂上藍色。(2分)
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每題5分)
1、張老師為學校購買了8個籃球和1個足球,共花去520元。已知足球的單價是80元,籃球的單價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下面是馬明家12月份的家庭支出情況統計表。(把統計表填完整)
(1) 他家12月份的休閑費支出比水電費支出多15 ,他家12月份的休閑費支出是多少元?
(2)他家12月份的伙食費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3、同學們為四川災區人民捐款。六一班共捐款2400元 ,六二班的捐款是六一班捐款的56 ,是六三班捐款的45 ,六三班共捐款多少元?
4、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長與寬的比為3:2 。如果國旗的寬為80厘米,那么它的長是多少厘米?
5、 學校有象棋和跳棋共27副,正好可供98名同學同時進行活動。象棋每2人下一副,跳棋每6人下一副。學校有象棋和跳棋各幾副?
6、有一個完全封閉的長方體容器,里面的長是20厘米,寬是16厘米,高是10
厘米,平放時水面高7厘米(左圖)。如果把這個容器豎起來放(右圖),水
的高度會是多少厘米?
附: 參考答案
一、看清題目,巧思妙算。
1、97 ,29 ,434 ,827 ,57 ,925 ,114 、110 。
2、x=7, x=7.2 ,x=57 , x=15 。
3、最簡比2:5 ,比值 25 ; 最簡比6:5 ,比值 65 。
4、 518 ,76 ,16 (簡算題),47 ,11011 (簡算題)。
二、細心考慮,認真填空。
1、 6a+5 , 11 。
2、 40, 80 。
3、立方厘米,升 。
4、600 , 0.0783 。
5、 , >, < 。
6、6,16,4,75% 。
7、2bc, 2ab 。
8、2:1, 2:3 。
9、25 ,3 。
10、15 ,5 。
11、13 , 66.7
三、慎重選擇,擇優錄取。
C,A,B,A,A
四、仔細推敲,判斷對錯。
×,√,√,×,√
五、手腦并用,操作思考。
(1)、 長方形的長4為厘米,寬為2厘米。(圖略)
(2)、 (圖略)
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 解:設籃球的單價為X元。
8X+80=520 X=55
2、(1)300元;(2)37.5%
3、2500元 。
4、120厘米。
5、象棋16副,跳棋11副。
6、1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