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試題?解析:A項是起義爆發前的共同點,C、D項是起義后導致的共同點,而不同點在于東漢黃巾起義是有組織、有準備的,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是揭竿而起,B符合題意。初中歷史東漢的興亡材料題及答案 12.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那么,歷史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學習七年級歷史要靠平時努力,不要臨陣磨槍,到期中考試前才用功。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人教版的七年級下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試題
1、某校七年級(3)班歷史小組對隋朝歷史進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組的一員,你認為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隋朝對我國歷史的貢獻( )
A.結束分裂,完成統一 B.開通了大運河
C.推行郡縣制 D.創立了科舉制度
2、一位外國人曾描述大運河:“由廣州通向北京,其長度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逼鋵?,大運河的南北兩端應該是( )
A.揚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揚州 D.廣州、杭州
3、小明想要了解唐朝建立者的情況,上網點擊的關鍵詞應是( )
A.李世民 B.李淵 C.楊堅 D.楊廣
4、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的繁榮景象游大,歷史上稱之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5、唐太宗是一位賢明的君王,面對魏征這樣經常不給他面子的人,他依然能容忍。下面幾個原因中,他最可能出于的考慮是( )
A.隋朝短暫而亡了,要穩住江山,就要聽從意見
B.魏征不好惹,否則會經常讓自己難堪
C.作為皇帝,要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利益
D.作為皇帝,沒必要和魏征這樣的人計較
6、右圖是某教具廠生產的一種歷史文物模型:筒車。
初二歷史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埋慧進的過程,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最好是結合歷史試題來學習。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初二歷史下冊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二歷史下冊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容的有()
①通過了《共同綱領》 ②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③決定采用公元紀年 ④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一首歌中唱道“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你知道中國人民“命運自己主宰”開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3.下列內容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B.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D.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4.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x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B.在解決x藏問題時,中央一面向x藏進軍,一面力爭x藏和平解放
C.x藏和平解放后,祖國獲得完全統一
D.x藏和平解放后,人旅寬民解放軍先遣拆液亮部隊進駐拉薩
5.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詞中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歷年七年級歷史期中試題是很好的復習資料,還沒復習歷史期中考試的同學,趕緊做份歷史期中試題鞏固歷史知識吧。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考試試題
第Ⅰ卷 選擇題部分
一、 選擇題在下列各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1分,共計20分
1.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A.會不會使用工 B.會不會制造 C.會不會使用火 D.會不會人工取火
2.韓非子描述遠古社會自然環境時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學會制造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過著群居生活
5.以下屬于傳說中黃帝的事跡的是﹙﹚
①造宮室 ②發明舟車 ③發明陶器 ④發明醫藥 ⑤造衣裳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6.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標志是﹙﹚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周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7.暴君亡國,明君興政。參照這一標準,下列四人中,與其他三人明顯不同的一位是﹙﹚ A.商湯 B.商紂 C.周文王 D.周武王
8. 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是在
A.原始社會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9. 對晉文公稱霸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戰役名稱是
山沒A .桂陵之戰 B. 馬陵之戰 C. 城濮之戰 D. 長平之戰
10.齊桓公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領土廣闊經濟富庶B.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號D.召集諸侯會盟
11.戰國時期的下列四國中,地理位置在最東面的是﹙﹚
A.楚國 B.齊國 C.秦國 D.燕國
12.春秋戰國時期,標志著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牛耕 B.灌溉 C.施肥 D.選種
13.諸侯爭霸的影響,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促進了民族融合 B.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C.加劇了民族分裂的趨勢 D.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14.郡縣制在我國歷史上長期沿用,“縣”這一行政機構最早出現于﹙﹚
A .周武王滅商后 B.商鞅變法時期 C .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后 D.堯、舜、禹時期
15.戰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其中變法效果最為顯著的是﹙﹚
A .齊國 B. 楚國 C .秦國 D .燕國
16.唐朝詩人杜牧有首詩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其中的“清明”是24個節氣之一。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新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初中歷史東漢的興亡試題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歷史東漢的興亡選擇題及答案
1.結束西漢政權的是()
A.劉秀 B.劉邦 C.王莽 D.梁冀
考查點:此題考查對朝代順序及建立者的識記。
答案:C
解析:公元9年,王莽奪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2.2014年2月27日,霍鍵斗洛柴登古城遺址發掘出重7000多斤、140萬枚布幣 和方孔錢幣等,經推斷這里曾是西漢至王莽時期西河郡郡治窖藏。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對于研究我國漢代及哪個短命王朝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考查點:此題以新的背景材料為切入點,考查對王莽建立新朝這一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答案:B
解析:注意題干中關鍵詞“西漢至王莽時期”,而王莽建立的新朝是個短命王朝。
3.西漢和東漢的都城分別是()
A.咸陽和鎬京 B.長安和洛陽 C.長安和鎬京 D.咸陽和洛陽
考查點:考查對兩漢都城的記憶。
答案:B
解析: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都城在長安,東漢都城在洛如亮激陽,選項中的咸陽為秦朝都城,鎬京為西周都城。
4.東漢劉秀統治時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史稱()
A.光武中興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文景之治
考查點:側重對中國古代史上幾個治世局面的考查比較。
一、單項選擇題:(40分)
1、 現在一般認為,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A 元謀人 B 北京人 C 山頂洞人 D 河姆渡人
2 、下列原始居民中,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地區的有( )
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山頂洞人 ④河姆渡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 、火對我們今天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掌握人工取火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頂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4 、下面屬于“新石器”的是( )
A 北京人燒過的石塊 B 北京人粗糙的石器
C 河姆渡人磨制過的耒耜 D 北京人打制的石器
5、 如果你去浙江余姚旅游參觀,你可以到下列哪一種遠古居民遺址( )
A 山頂洞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大汶口人
6、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目前已知的最早種植水稻的是(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居民
7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 制做彩陶 B 紡織麻布衣服 C 住干欄式房屋 D 種植粟
8、 傳說中制作耒耜,教民耕種,號為“神農”的是( )
A 黃帝 B 炎帝 C 堯 D 舜
9 、華夏族尊奉的祖先是( )
A 炎帝 黃帝 B 炎帝 堯 C 黃帝 堯 D 堯 舜
10 、根據禪讓傳說,下列各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
A 舜——堯——禹 B 堯——禹——舜
C 堯——舜——禹 D 禹——舜——堯
11、 傳說中治水有功被民主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是( )
A 堯 B 舜 C 禹 D 啟
12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東周
13 、標志著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
A 禹建立夏朝 B 啟打敗有蔰氏
C 夏桀亡國 D 啟在禹死后,繼承了最高統治者的位置
14、 成湯建立的政權是(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春秋
15 把都城遷到殷并穩定下來的的商王是( )
A 夏桀 B 成湯 C 盤庚 D 紂王
16 、電視劇《封神榜》中建“酒池肉林”,施“炮烙之刑”的商朝暴君是( )
A 夏桀 B 盤庚 C 紂王 D 盤庚
17 、率兵滅紂,建立西周的周王是( )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8、 西周的都城“鎬京”在今天的( )
A 陜西西安 B 河南洛陽 C 河南安陽 D 山西西安
19、 為了控制全國廣大地區,西周實行的是( )
A 禪讓制 B 世襲制 C 郡縣制 D 分封制
20 、下列關于分封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各諸侯國可以將所封的土地和財產據為己有
B 受封的對象有周王的子弟、親冊轎高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C 各諸侯國有向周王進獻財寶、出兵征戰等等義務
D 重要的封國如齊、魯、燕等等
21、 哪一位周王在位時,西周結束了它的統治( )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22、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是( )
A 周 B 秦 C 齊 D 晉
23 、在齊桓公爭霸過程中起到帆拆重要作用的政治家是( )
A 姜子牙 B 管仲 C 孫武 D 張儀
24、 齊桓公稱霸的原因不包括( )
A 任用管仲進行改革 B 使用“合縱”與“連橫”的策略
C 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 D 齊國地理位置優越,是東方的一個大國。
以上就是歷史試題的全部內容,六年級期中歷史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B 4、C 5、B 6、B 7、C 8、B 9、A 10、C 11、C 12、A 13、D 14、B 15、C 16、C 17、B 18、A 19、D 20、A21、C 22、C 23、B 24、B 25、A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