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歷史地位?《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后半部說法空。那么,金剛經的歷史地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看《金剛經》是在幾年前,很偶然的一個機會,聽朋友說起來,在好奇心與好勝心的雙重驅使下買回來看,是想知道《金剛經》到底講了些什么。誰知這一看便欲罷不能,一度成了枕邊書,反復閱讀,感覺受益頗多。
《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被譽為“萬經之王”,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它來自于印度的大乘佛教,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經典,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可謂是佛學根本大法。
《金剛經》是佛家經典,蘊藏著佛法精髓與核心要義,就如儒家的經典是《論語》、道家的經典是《道德經》一樣。如果放到現在來對比,地位應該相當于《憲法》。
《金剛經》說的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是清除人們私心雜念、破解人生諸多煩惱與問題根源的不二法門。自古以來,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金剛經》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和他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問答對話實錄,共5176字,全文分為32品。我理解,這里的“品”也就是做彎拍我們現在的“自然段”,或者是 “章”、“節(jié)”之類的意思。
《金剛經》從有一天佛陀和他的1250位弟子在祗純羨園精舍吃完飯后打坐開始,須菩提站起來請教佛陀,問世間有向善的男子女子如何才能降伏心中的鬧亮妄念修成正果,于是佛陀與弟子一問一答、層層深入地給眾弟子講解起佛法來。
寺院里也不是每天都誦持金剛經,一般都是有特定的法鄭粗會或是讓叢則佛菩薩的節(jié)日的時候才會誦。
凈土寺院一般是以念佛為主,平時主要誦持的坦棚經文是《佛說阿彌陀經》
(1)《金剛經睜察粗》,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悉鎮(zhèn)版印刷品。 (2)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3)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4)唐都城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沒謹最大的城市。 |
敦煌扒野出土的唐代金剛經(868年),現存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于大英圖書館。
20世紀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剛經》,為唐朝咸通(868年)年間印刷,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于大英圖書館。
金剛經以禪宗之大力弘揚,加上士大夫大多尊此經,認為讀通之后春歲喊可以成就佛果,民間則認為本經典有不可思議感應,單純念誦時也能感召八大金剛護法。明朝末年的秘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剛經,將“空”等同于“道”,視之為能源出萬物的“真空家鄉(xiāng)”。
擴展資料:
金剛經相傳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而宣說的經典,南北朝時代的開善智藏大師持誦金剛經多有靈驗感應,唐朝以后的僧人,將本經視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更因為禪宗各祖師的提倡,地位甚高。
唐玄宗敕定《孝經》、《道德經》、《金剛經》為三教中最重要的經典,親自為此三經作注。宋代公家則以《金剛經》測驗僧侶。明雀櫻成祖因國師臨濟宗的姚道衍之請,集僧俗二界善知識作《金剛經解》。
現存于大英圖書館的《金剛經》木刻水印版全卷。
《金剛經》是這部經的簡稱,在我國歷史上,一共有過六次翻譯,流傳最廣、我們經常見到的,就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版本,全名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大師的中文功夫很厲害,翻譯經典主要以意譯為主,文字優(yōu)美流暢,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看他的譯經。
經弊滲的梵語原文叫“修多羅”,原本是線的意思,在這里引申為貫穿、攝持、契合,就是將佛一生所講的法,結集成經藏保存下來,因此用“修多羅”命名,表示貫穿佛語,受持不失,上契佛心,下契眾生之根基。
般若是梵語音譯 ,意思代表智慧。但它這個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更不是聰明,乃是我們真如本性中本具的那種智慧,所謂佛知佛見。真如本性是實相般若,智慧是觀照般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經題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如金剛一樣銳利(能斬斷一切煩惱)的大智慧,幫助眾生到達涅槃彼岸。
金剛經的意義:
這部經在我們中國以前,從達摩祖師到中國以來,不立文字,直指明心,見性成佛,那金剛經的作用就大了。這就是金剛經,它的功用就是讓每一位學法的道友能夠悟得的理、悟得它租穗脊的體,能夠見它的性。
以上就是金剛經的歷史地位的全部內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簡稱《金剛經》 。《金剛經》于公元前994年間(約當逢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于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