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歷史?1、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師等多種途徑而得到廣泛傳播的結果。2、那么,伊斯蘭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元6~7世紀,阿拉伯半島正處在社會激辯穗鍵烈動蕩和變革時期,奴隸主與奴隸之間、各氏族部攜巧落之間、民族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特別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亞等帝國長達幾個世紀的侵略戰爭,給阿拉伯半島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在內外矛盾交織、社會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島統一起來,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伊斯蘭教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點燃了旨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第一場“圣戰”。族冊
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其與佛教、基督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伍游。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632年,穆罕默德率10萬穆斯林在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史稱“辭別朝覲”。穆罕默德親自確立了朝覲的一系列儀典,成為爾后穆斯林朝覲所遵循的范例。
他發表了辭朝演說,以真主“啟示”的名義,宣布伊斯蘭教創傳的勝利,強調穆斯林之間團結和統一的重要性。同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至此,伊兆橘渣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半島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傳播與發展
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士等多種途徑而得到廣泛傳播的結果。
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蘭教進入“四大哈里發時期”,隨著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對外征服,伊斯蘭教向半島以外地區廣泛傳播,史稱“伊斯蘭教的開拓時期”。661年起,伊斯蘭教進入阿拉伯帝國時期,歷經伍麥族悄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亞、非、歐三大洲,伊斯蘭教成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伊斯蘭教距今四千多年歷史了悶源肆,你在扯什么?你從哪兒胡螞轎亂卡下來的文案?他比什么古希臘,古羅馬都早的多。他只是最后一位圣人而已。伊斯蘭教裂攜圣人諸多。從第一位圣人開始算,已經有4400年歷史左右。
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麥加城古來什部落的易卜拉欣(易卜拉欣是穆罕默德的祖父)于610年創立,并由此發展出后來的諸多教派。
伊斯蘭教信仰者的通稱,意為順從者。
伊斯啟灶蘭教信仰者的宗教信仰強調信徒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伊斯蘭教義以《古蘭經》和《圣訓》為依據,其中《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經典之一,它囊括了伊斯蘭戚盯教信仰、教義、禮儀和組織等方面的內容。《圣訓高旁和》則是穆罕默德言行錄的匯集,伊斯蘭教義的經典。
伊斯蘭教的復興人為穆罕默德,在610年,為了統一內亂的阿拉伯半島,他建立了伊斯蘭教,之后又跡褲野建立了穆斯林軍隊打下了周邊國家,成為地跨歐、非、姿喊亞的大帝國,與之前的古羅馬帝國相似,但是由于是以武力打下的,在10世紀之后就衰竭了。
它自創興到21世紀初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純尺態和一種文化體系,傳入世界各地后,與當地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7世紀初興起于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
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伊斯蘭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以上就是伊斯蘭歷史的全部內容,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其與佛教、基督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632年,穆罕默德率10萬穆斯林在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