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歷史?1.中央: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1)夏朝:第一個國家政權,出現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時間:公元前2070年;都城:陽城;(2)商朝:具有濃郁的神權色彩的王朝 時間:公元前1600年;都城:殷,那么,高一上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 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點:(1)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2)實行宗法制;(3)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2)目的:鞏固統治,擴大統治疆域。
(3)含義: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給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即“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4)權利和義務:
權利:建國、繼續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義務:隨周天子出征,隨同作戰;定期朝覲述職;繳納貢賦等。
(5)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離性和獨立性。
(6)性質:商周時期實現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鞏固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邊遠地區得到開發,并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形成對周天子眾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8)衰落:受分封的諸侯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其衰落的具體表現為:諸侯爭霸等。
2、宗法制:
(1)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篇一】高一上學期歷史教學計劃例文
一、指導思想
1、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教授高一5、6兩個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認知能力強。總體來說,作為高一新生,對于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階段的認識水平。
2、教材簡析:
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著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分九個單元,30課進行闡述。教材的編寫采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于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中考試中,爭取襲嘩敏學生的合格率為90%,優秀率為25%
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30%
四、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五、具體措施: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拍枝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學習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計劃本身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計劃對學習既有指導作用,又有推動作用。制定好的學習計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歷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夏商政治制度的內容
1.中央: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
(1)夏朝:第一個國家政權,出現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時間:公元前2070年;都城:陽城;
(2)商朝:具有濃郁的神權色彩的王朝
時間:公元前1600年;都城: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
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西周的分封:被封的諸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1)時間: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建周;都城:鎬(hào)京;
(2)分封制:
A分封制的內容:土地、人口
B分封的對象:王室宗親、功臣、姻親、先代舊貴
C諸侯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D分封的作用: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篇一】
1.羅斯福新政(1933—1939年)
(1)背景:世界經濟大危機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國經濟病入膏肓。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崩潰的邊緣。
(2)特點:國家全面干預經濟。(新政的“新”之處)
(3)過程:兩個階段及階段成果
第一階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應急措施,直接穩定人心,擺脫危機;
第二階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鞏固和發展已取得的成就。(4)主要措施:
整頓銀行、恢復工業生產(中心措施)——《全國工業復興法》)、調節農業生產——《農業調整法》、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業,刺激消費,恢復生,穩定社會秩序。)、保護勞工權利、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5)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6)影響:
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
③從深遠影響看,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二戰后的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7)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內容:大力加強國家對金融、農業、工業、社會救濟、公共工程以及財政等方面
干預,使美國政府承擔起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
專題一:
1、分封制:P6①目的:擴大統治范圍,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封建諸侯,以藩屏周:封建指分封建立).
②內容: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分封對象:功臣,王族,先代貴族。③權力:爵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可以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④義務:為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⑤評價:前期加強了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擴大了統治區域,鞏固了周王室的統治,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兼并戰爭的開始,周王室的地位削弱了。
2、宗法制:P6
①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②最大特點:嫡長子繼承制。
③實質:按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秩序。
④評價:有利于凝聚宗族。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對今天生活的影響:宗廟、宗祠、族譜、重男輕女等觀念。
3、皇帝制度的由來和特征(07、08):P12皇帝制度始侍好螞于秦始皇。
①由來:統一六國后,嬴政從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個字構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內涵: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以上就是高一上歷史的全部內容,高一上學期歷史知識點歸納是:1、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3、分封制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