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下冊?⑶、最大的城市——圣保羅;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首都——巴西利亞。 第七節、澳大利亞 1、位置、范圍、面積: ⑴、地理位置:西北與亞洲相鄰,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洲相望,是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⑵、那么,地理七年級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下冊同學們就真真正正的學習到世界地理了,下面我整理了七年級下冊部分地理的知識點,同學們可以提前預習,供大家參考。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1、北級地區
⑴、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一些島嶼(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⑵、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因紐特人(黃種人)和拉普人。
2、南極地消純區
⑴、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
⑵、極地氣候特點:酷寒,干燥、烈風。
⑶、極地動物:南極的企鵝,北極的北極熊等。
⑷、中國在南極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
亞洲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②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③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隔烏拉爾山脈與歐洲接壤,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③亞、北美洲界線:白令海峽。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氣候特征: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分鏈讓布廣③季風氣候典型。
地理是一門關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供大家閱讀參考。
更多知識點相關內容推薦↓↓↓
華師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九年級下冊數學圓知識點提綱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一)亞洲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的一個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2、運用地圖說出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3、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
亞洲的河流特點: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形成眾多的長河。
亞洲的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4、亞洲地廣人多,約有36.8億的人口,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區;
人口超過1億的亞洲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等6個國家。
5、亞洲共有1000個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區的民族,分別創造了各自的文化。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七年級地理知識使人增長才干。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地理下冊教科書人教版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科書人教版知識點(一)
印度(首都:新德里)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位置
(1)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2)海陸位置:西臨孟加拉灣,東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位于我國的西南面,屬于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間:平原---恒河平原賣薯迅,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業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
(3)、河流:恒河---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境
(1)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增長速度快.(眾多的人口對印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3)語言:英語
二、水旱災害頻繁
1、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于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主要經手基濟作物:黃麻、棉花和茶葉等.
水稻、小麥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和半島兩側沿海平原,降水豐沛的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較少的高原山區.
3、綠色革命:60年代后,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
三、發展中的工業
1、主要礦產資源:煤、鐵、錳
2、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之間的關系:工業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地,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科書人教版知識點(二)
印度
1,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這里有著名的建筑:泰姬陵
● 位置:① 大部分位于10oN——30oN之間,主要位于熱帶。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七單元——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
1、日本的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兆友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
6、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7、“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8、是東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裝: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對其它國家的影響:
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
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地理是同學們初中新接觸到的科目之一,它的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東半球;
②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③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隔烏拉爾山脈與歐洲接壤,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寬液海峽。
②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亞、北美洲界線:白令海峽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氣候特征: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典型。
掌握: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氣候特征(圖見課本P10 )。
季風氣候典型原因: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季風對氣候的影響
發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下的氣候特點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寒冷干燥 西北、東北(偏北風) 寒冷干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溫暖濕潤 西南、東南(偏南風) 高溫多雨
4.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發洞巧凳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
以上就是地理七年級下冊的全部內容,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書知識點(一)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東半球; 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 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海陸位置: 東臨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