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理?東南亞地處東半球,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10°S-23°26'N,地處五帶中的熱帶;只有北部少部分為北溫帶。那么,東南亞地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92°E~140°E,10°S~28°26N,海陸位于亞洲的東南部。
根據百度百科查詢顯示,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其地理位置的半球劃分位于東半球,跨南北半球。連接亞洲、大洋洲。經緯度位置是92°E~140°E,10°S~28°26N。中南半島大部分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大部分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海陸位置位于亞洲的東南部。西臨印度洋、東連太平洋、南鄰大洋洲,北鄰中國、印度。
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北鄰中國,東臨太平洋,西面是印度洋,南與澳大利亞隔海相望.以山地、丘陵、平原為主要地形.氣候有熱帶雨林氣候(馬來群島)和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主要資源是水力資源、石油、天然氣等.主要河流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等.
1.組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范圍:11個國家,其中,中南半島上有泰國、緬甸、老撾(內陸國家)、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馬來群島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地跨亞洲和大洋洲)、文萊、東帝汶。
二.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1)緯度位置:10°S-28°N,跨南北半球的低緯度,主要位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
(2)經度位置:92°E-140°E,全部位東半球。
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南臨印度洋。
3.相對位置:
(1)以國家為參照:東南隔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東南臨巴布亞新幾內亞,北臨中國,西臨印度和孟加拉國。
(2)交通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①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中國南海和安達曼海的一條狹長水道,因而間接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由于位于赤道無風帶,風平浪靜,航行非常安全,但也有一些劣勢:最窄處僅37米和深度淺(≤25萬噸),擁擠、淤積、海盜、沉船等問題。
②巽他海峽: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之間,海峽長約150千米,寬22-110千米,水深50-80米,最大水深1080米,海峽水深,峽底多為泥、沙、石、貝質,因而非常適于潛艇的水下航行,但由于航道狹長,最窄處僅有3.3千米,戰時也極易遭到封鎖。
東南亞的位置是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東南亞地區西臨印度洋、東連太平洋、南鄰大洋洲,北鄰中國、印度。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分別是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公里,最窄處僅37公里,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東南亞的熱帶風光
東南亞地處熱帶,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農作物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東南亞具有茂密的原始叢林、美麗的熱帶海濱、眾多的名勝古跡、獨特的風土人情,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旅游業已成為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重要產業。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東南亞
東南亞地理位置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就因位于中國以南而得名與我國山水相連,馬來群島在中南島的東南方有大小島嶼兩萬多個,是世界最大的群島我們習慣上叫它南洋群島。
東南亞地理位置特點
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濕熱的氣候條件也使得東南亞成為世界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櫚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以上就是東南亞地理的全部內容,東南亞地區西臨印度洋、東連太平洋、南鄰大洋洲,北鄰中國、印度。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分別是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