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作業1億米?600粒米左右為50克,1億粒米=166666*600粒米=166666*50克=8333.3千克,若以10千克一袋米計算,起碼要833袋大米。佛山新聞今日輾轉聯系到布置作業的蘇老師,老師解釋布置這份作業的本意,那么,數學作業1億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截圖時斷章取義,我一看新聞標題我就知道老師意思了。老師本意是給學生們講1億是多大的數字,憑空說1億=1萬個1萬,太抽象,所以讓你回家去數大米,看看你多久能數清1億粒大米。這是一個完不成的任務,但這就是教學的目的!其實學生的任務就是數幾百,1000粒大米,稱重,估算出1斤或者1公斤是多少粒,然后再估算出1億粒有多少公斤,你只要帶個半斤,1斤,1公斤,告訴老師1億粒是我帶的這一包的多少倍。老師問你,你們現在明白1億是多大的數字了嗎?學生們回答,明白了!這堂課的作業就算完成了!
結果呢?這么簡單的一個事,被某些家長拿來算,算到最后要2噸重。居然在微信里問老師怎么數?怎么帶去?連這些成人家長都不明白老師這道題的意思,可見都是一幫智商低下的腦殘!居然還有網友嘲笑,這個老師連一億是多大的數字都不懂,還有說要幾十噸大米開店的!佛山是廣東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一個小學老師,最低了也是華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很多都在考研。一堆大學都沒上的噴子,去質疑本科、碩士的老師不懂1億粒大米是個多大的數字,還在網上嘲笑這樣的老師有沒有資格教學生,可見這幫垃圾當年有多恨老師!!
這件事發布出來以后,有記者隨機找了幾個其他學校同年級的小學生去提問,有的!記者問:如果老師讓你數一億粒大米你能完成嗎?一個男孩說完不成吧,太多了。
“今晚數學作業有一項是數1億顆米粒,辛苦家長們督促孩子們完成。”這兩日,一份作業火了。據當地媒體報道,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布置的四年級作業竟是數1億粒米并帶回學校。
該老師解釋布置這份作業的本意,是希望家長能和孩子一起進行實踐操作。1億粒大米是一個概念,希望孩子們發揮想象,并不是真要拿出1億粒米。
近年來,形形色色的“奇葩作業”可謂層出不窮,但要求小學態槐生數1億粒米卻刷出了新高度,套用《倚天屠龍記》里的一句話:“此題一出,誰與爭鋒”!
面對這樣一道“挑戰不可能”的作業,傻眼了的家長請教老師“怎么數”時,老師明確要求“一粒一粒地數”。當有家長提出疑問“總共要12袋左右,怎么扛”時,老師表示“可能估計錯了,明天不用帶回學校”之后,依然要求學生延遲到世逗周六周日數完1億顆米粒。
這份“奇葩作業”被發到網上后,熱心網友紛紛支招,給出了三套解決方案。一是“硬數”:1秒數3粒,一天24小時共86400秒,天天不睡覺,一年基本上能數帆返友完!二是“斤”數法:600粒米左右為50克,1億粒米約等于8333.3千克,若以10千克一袋米計算,要833袋大米。如果要運到學校,那得有勞運輸公司,或者直接請老師去糧站查收。
佛山電視臺微信公號“佛山新聞”9月6日消息,“今晚數學作業有一項是數1億顆米粒,辛苦家長們差畢畝督促孩子們完成。”近日,有網友在“虎撲論壇”發布了一條帖文《小學老師布置作業:在家數一億顆米粒,并帶回學校,什么水平? 》,引起網友熱議,回帖數達上千條。數閉
本文圖均為 佛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圖
帖文稱在群里看到,有朋友的小孩在讀小學四年級,然后收到了一份“特別”的作業,就是在家數一億顆米粒,第二天早上用食品袋打包好帶回學校,并要求家長督促。
有網友給出了可參考的解決方案:
所以要數1億粒米,不吃不睡地數,時間最少要1年!
除了時間的因素,要數米虛森,首先得有1億粒米啊!
那么1億粒米到底是什么概念?
600粒米左右為50克,1億粒米=166666*600粒米=166666*50克=8333.3千克,若以10千克一袋米計算,起碼要833袋大米。
佛山新聞今日輾轉聯系到布置作業的蘇老師,老師解釋布置這份作業的本意,是希望家長能和孩子一起進行實踐操作。因為現在小學四年級,已經學習《億以內數的認識》。1億粒大米是一個概念,希望孩子們發揮想象,并不是真要拿出1億粒米。
網友評論
胡大琪跑不動:數完了都高中畢業了
Dong:直接拿一袋米,跟老師說這就是一億,她要不信讓她自己數去
鐘柘森:剛開始我以為是個段子...
M昊M1995:請問老師,你怎么檢查呢
阿卡:實踐可以理解,但能不能不要出這種欠考慮的作業?不然家長又如何給孩子解釋清楚呢
老師要的是解決辦法,你非得認為老師是為難你,那有什么辦法。
只需要數出100粒米,稱出重多少,再乘以1000000算出總重量,就可以了。
相信這樣的辦法,很多人都想得出來。只不過被先入為主的思想,認為老師是在刁難孩子,刁難家長的觀點,覺得老師“不可理喻”所左右。
好吧,我們再假設老師確實故意刁難孩子和家長。一個班有40個孩子甚至更多,老師要刁難孩子和家長,就必須確定孩子的米的數量準確,40億粒米,老師會這樣為難自己嗎?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和考試一樣,摸清楚出題老師的意圖,才能拿得到高分。
老師誰當真,
裝上兩袋去應差。
如若老師心懷疑,
倒下請他細過數。
就當數學題做,然后給老師用車拉去,讓老師數一遍。
一粒米的平均重量是0.0715克,1億米的重量約是0.0715×100,000,000=7,150,000克,換算起來是7.15噸。老師這是要發財的節奏!
我會稱出千粒重,計算出億粒重,讓孩子明白一億粒大米是什么重量和體積。然后讓孩子向老師匯報一億粒大米是如何數出前滑肢來的,有多重。
老師的目的肯定不是讓孩子數一億粒大米,但凡認為老師混蛋的,孩子是學渣,家長一定也是曾經的學渣。
看了下回答,很多回復都是滿含著惡意、充斥著戾氣,有人說,數1億粒米是中國教育的悲哀,但這么多暴戾的聲音才是。
設計意圖:
數學實踐活動課,顧名思義為:數學+實踐活動。活動是形式,是數學內容的載體和實際目標的手段。數學實踐活動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去觀察、分析、研究問題,從而明確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應用。養成從數學的角度考慮日常事務的習慣。為此,要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好動、有較強求知欲的特點,盡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組織形式能“動”。
本節課設計基于兩點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通過答讓神討論和交流豐富學生對1億有多大的直觀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2、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3-34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探究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過量一量、數一數讓學生充分感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初步滲透用局部解決整體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在活動探究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感知一億的大小
教學難點:
數感的培養
教學準備:
課件、紙、尺、計算器、電子表、實驗記錄表。
以上就是數學作業1億米的全部內容,“今晚數學作業有一項是數1億顆米粒,辛苦家長們督促孩子們完成。”這兩日,一份作業火了。據當地媒體報道,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布置的四年級作業竟是數1億粒米并帶回學校。該老師解釋布置這份作業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