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歷史?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校被迫停辦,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庫復校。那么,天津大學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985工程大學,中國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之一,建筑老八校之一。
學校校訓:
實事求是
辦學歷史:
天津大學前身是1895年創辦的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912年,北洋大學堂定名為北洋大學校,1913年定名國立北洋大學。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并后更名為天津大學。
教學規模:
天津大學現有3個校區,28個二級學院,74個本科專業,擁有3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電子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等26個蘆派國家級特色專業,并有5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另外,學校擁有“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等5個雙一流建設學科,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
師資力量:
天大現有教職工4895人,其中院士1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7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3人,中組部“萬人計劃”入選者39人,教授916人。有國家創新研究群扒嘩胡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2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
天津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命名為“大學堂”的高等學校。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學堂的第一屆學員畢業。1900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占,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
1903年4月,學堂遷至天津西沽武庫(今河北工業大學紅橋校區東院),正式復課。
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
192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并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9年,北洋大學改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北洋工學院被迫西遷,合組西安臨時大學。
1938年,西安臨時大學遷校漢中,改稱西北聯合大學,后合組為西北工學院。
1942年,國立英士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37年,“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洋大學遷往西安與其他學校組建西安臨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創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學學堂、北洋大學堂、北洋大學校、北洋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等。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并,由國家定名為天津大學。
1895年10月2日,由光緒皇帝批準、盛宣懷出任學堂首任督辦的“北洋西學學堂”成立,1896年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猛鄭饑自創辦之始,就仿照美國的大學模式,全面地學習西學。例如,除漢文課和部分外語課外,其余所有功課都由外籍教習擔任,要求學生外語枝返基礎好;教科叢改書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語授課;學生實驗所用的各種器具、設施都從美國進口等等。當時,天津北洋西學學堂被譽為“東方康奈爾”,它的教學計劃、講授內容與方法、教科書、教員配備,成為后來其他各地興辦新式大學的模式。 時大學。
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不僅推動了中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的產生,為我國高等學校初創時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義在于:它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
由盛宣懷創辦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喊老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沿用至今。
“花堤藹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天津大學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是教育中鎮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教育部鄭培升、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歐工程教育”、“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中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州宏是”的校訓兄跡禪和“嚴謹治學”的校風以及“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于中日甲午海戰后;
1892年盛宣懷上任津海關道后,開始籌備辦學;
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羨塵,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
1900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于成績最優,香港學員王寵惠成為“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并,定名為天津大學。
以上就是天津大學歷史的全部內容,天津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