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交變電流?2、三相交變電流的特點:值和周期是相同的.三組線圈到達值(或零值)的時間依次落后1/3周期.3、電工學中分別用黃、綠、紅三種顏色的線為相線(火線),黑色線為中性線(零線)。三組線圈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可對三組負載供電,那么,物理交變電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的定義大意為:讓交變電流和直流電流分別通過阻值相同的電阻,如果產生的熱量相等,則這個直流電流強度就是該交流電流的有效值。
如果給了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
交變電流產生的電熱,跟某個直流電流在該電路產生的電熱相等,則這個直流電流強度就是該交流電流的有效值。
交變電流公式:I=Im*sin(2πft+φ)。
Im 表示交變電流的最大值;f 表示頻率,單位是赫茲(Hz);
交變電流定義:方向隨時間做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做交變電流,簡稱交流(AC)。幾種常見交變電流的波形有:家庭電路中的正弦式交變電流,示波器中的鋸齒形掃描電壓,電子電路中的矩形脈沖。
直流:方向不隨時間變化的電流稱為直流(DC);大小和方向都不隨時間變化的電流稱為恒定電流。區分直流和交流主要是看電流方向是否變化,電流大小隨時間變化,但是方向不變的仍然是直流,交變電流的波形不一定是曲線,也不能認為凡是波形是曲線的電流就一定是交變電流。
觀察交變電流的方向把兩個發光顏色不同的發光二極管并聯,注意使兩者正、負極的方向不同,然后連接到教學用發電機的兩端,轉動手柄,兩個磁極之間的線圈隨著轉動,觀察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情況。
學習物理的方法
1、物理學習必然是邏輯性第一,嚴謹是最好的態度。物理學科是高中階段最具科學性的學科,解決物理問題一定要有嚴謹、審慎的態度,講科學、重理論,認真演繹物理過程、科學闡述物理現象。具體到物理解題,物理解題必須要有嚴格的規范,在思考問題和展示解答過程中要將邏輯性放在第一位,做到步步講邏輯,式式有定理。
交流電是指電流方向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在一個周期內的平均電流為零。不同于直流電,它的方向是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而直流電沒有周期性變化。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物理交變電流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2020高中物理交變電流教案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變電流的瞬時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準確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種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圖象法)。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將立體圖轉化為平面圖形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觀察,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交變電流產生的物理過程的分析。
難點: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及應用。
教學方法:演示法、分析法、歸納法。
教具:手搖單相發電機、小燈泡、示波器、多媒體教學課件、示教用大的電流表
課型:新授課
課時計劃: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單相交流發電機,引導學生首先觀察它的主要構造。
交變電流公式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采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B:磁感強度(T);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注:
(1)交變電流的變化頻率與發電機中線圈的轉動的頻率相同即:ω電=ω線,f電=f線;
(2)發電機中,線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感應電動勢為零,過中性面電流方向就改變;
(3)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熱效應定義的,沒有特別說明的交流數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變壓器的匝數比一定時,輸出電壓由輸入電壓決定,輸入電流由輸出電流決定,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當負載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5)其它相關內容:正弦交流電圖象〔見第二冊P190〕/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
以上就是物理交變電流的全部內容,交變電流公式:I=Im*sin(2πft+φ)。Im 表示交變電流的最大值;f 表示頻率,單位是赫茲(Hz);交變電流定義:方向隨時間做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做交變電流,簡稱交流(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