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火林帶?山界、山脊線以及林田、林道旁種上木荷、杜英、楓香等耐火闊葉樹種,將防火、生態和綜合效益融合一起,建立生物防火林帶。去年以來,該縣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帶40公里,為建設生態泰和營造出了一道堅固的“綠色屏障”。那么,生物防火林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物防火隔離帶,又稱綠色防火,就是在林緣地帶,或者是山脊處,種植木荷、火力楠等抗火耐火樹種,(火力楠,樹干通直,樹體高大,樹冠濃密,枝繁葉茂,樹形美觀,新芽絹紅,花色潔白,富有芳香,鮮葉含水份含量高,對氟化物氣體的抗性特別強,是優良的防火樹種,適宜在庭院和工礦區綠化。可與馬尾松、木荷、桉類樹種混交造林。),形成生物防火隔離帶,能對林火蔓延起到很好的阻攔作用!
山界、山脊線以及林田、林道旁種上木荷、杜英、楓香等耐火闊葉樹種,將防火、生態和綜合效益融合一起,建立生物防火林帶。
去年以來,該縣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帶40公里,為建設生態泰和營造出了一道堅固的“綠色屏障”。
生物防火林帶投資少、見效快、時效長,具有防火功能,又具有綠化功能,還能調整樹種結構、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病蟲害、界定山林權屬等功能,實現森林防火標本兼治,帶來巨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該縣自“滅荒”以后,植樹造林樹種多為松、杉類易燃純林,加之林改后林農發展林業積極性高漲,人員活動頻繁,森林防火形勢嚴峻。為有效防范和控制森林火災。
近年來,該縣把建設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實施綠色防火作為預防林業蔓延,減少森林火災損失和危害,促進森林資源長治久安的一項戰略措施來抓。縣林業局加強宣傳,提高生物防火林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森林防火長效機制,促進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動撲救向主動預防轉變。
把營造生物防火帶作為造林驗收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未造或不合格的,扣除造林押金,專項用于生物防火帶建設,對于成績顯著的給予表彰獎勵。
同時,還派技術人員到造林現場技術指導,對林帶的走向、密度、選苗、種植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確保生物防火林達到最佳防火效能。
生物防火是指利用綠色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通過造林、撫育、更新、補植等森林培育措施來減少林內死可燃物的積累,改變火環境,增強林分自身的難燃性和抗火性,使其不容易發生森林火災,能夠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的防火工程。
營造生物防火林帶是森林防火基礎設施中的一項重要而有效的舉措。根據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生物防火林帶的阻火作用的機理是以阻止林冠火或是地面火的蔓延。
適合建設防火林帶的樹種是:木荷。
木荷著火溫度高,含水量大,不易燃燒,是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的理想樹種。
木荷簡介
木荷是山茶科,木荷屬大喬木,高可達25米,嫩枝通常無毛。喜光,幼年稍耐庇蔭。其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木荷既是一種優良的綠化、用材樹種,又是一種較好的耐火、抗火、難燃樹種。木荷為中國珍貴的用材樹種。
樹干通直,材質堅韌,結構細致,耐久用,易加工,是紡織工業中制作紗綻、紗管的上等材料;又是橋梁、船舶、車輛、建筑、農具、家具、膠合板等優良用材,樹皮、樹葉含鞣質,可以提取單寧。木荷是很好的防火林種。
木荷的形態特征
大喬木,高25米,嫩枝通常無毛。葉革質或薄革質,橢圓形,長7-12厘米,寬4-6.5厘米,先端尖銳,有時略鈍,基部楔形,上面干后發亮,下面無毛,側脈7-9對,在兩面明顯,邊緣有鈍齒;葉柄長1-2厘米。
花生于枝頂葉腋,常多朵排成總狀花序,直徑3厘米,白色,花柄長1-2.5厘米,纖細,無毛;苞片2,貼近萼片,長4-6毫米,早落;萼片半圓形,長2-3毫米,外面無毛,內面有絹毛;花瓣長1-1.5厘米,最外1片風帽狀,邊緣多少有毛;子房有毛。
以上就是生物防火林帶的全部內容,生物防火林帶一般由一些抗火性、耐火性強的樹種組成,如北方的銀杏,南方的木荷、油茶、火力楠等都是很好的防火樹種 一般的林分經過很好的經營也能起到生物防火林帶的作用,如北方容易著火的落葉松林,只要經過合理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