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專題總結2017?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并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世界近一千年。那么,中考歷史專題總結2017?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隋唐
1、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隋文帝實行了改革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制。
2、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分為三點四段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熟記P2,隋運河圖)。隋、元兩朝大運河的南北起點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陽為中心,元朝南糧北運比隋朝更有優勢的理由:新開了兩段運河,運河從杭州直達北京(大都),還開辟了暢通的海道。
3、618年,李淵(唐高祖)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隋朝時李春主持修趙州橋,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
4、武則天是我國歷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出現“貞觀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29年)。
6、曲轅犁和筒車的出現,表明唐朝農業生產有了很大改進。史書記載:“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這種提水灌溉最早出現于唐朝。
7、唐朝疆域,東到大海,西達咸海,東北至外興安嶺以北和庫頁島,南及南海。
8、唐太宗實行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擁護被北方各族稱為“天可汗”。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重慶談判
背景: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陰謀發動內戰,為了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經過:1945年8月——10月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談判。
結果: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2、內戰烽火
內戰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轉戰陜北: 國民黨重點進攻陜甘寧邊區和山東解放區,中共中央撤離延安轉戰陜北粉碎重點進攻。
挺進大別山: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3、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1948年9月-11月在*、羅榮桓指揮下解放東北全境共殲滅改編國民黨軍隊150萬人,基本消滅了其精銳部隊,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成為定局
淮海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在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指揮下奠定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基礎
平津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在聶榮臻、*、羅榮桓的指揮下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4、渡江戰役
1949年4月21日開始百萬雄師過大江(長江),發起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在大陸22年(1927—1949)反動統治的覆滅。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并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農學家。所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洱R民要術》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1.書法藝術:
(1)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的時間:東漢末年。
(2)演變: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
(3)書圣: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
二、繪畫:魏晉南北朝時繪畫藝術有較大發展,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三、石窟藝術: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是的兩大石窟。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城濮大戰后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2.發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
第十一課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勝利進軍
(1)時間:1926年
(2)目的:*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3)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4)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5)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戰役;
(6)勝利進軍: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在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7)國民革命失敗原因: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以上就是中考歷史專題總結2017的全部內容,一、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