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1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節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節的由來。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語言生動優美,文章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濃濃的思親、那么,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學設計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教學目標:
1、認識“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等13個生字,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3、初步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端午粽的故事一年級的講法如下:
1、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條理非常清晰,圍繞著“端午粽”這個話題,用兒童的口吻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課文中還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語言來介紹粽子的樣子和它的味道。 比如: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
這些詞語的準確使用離不開作者的細心觀察,同學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去用用這些詞語,當我們的口語表達的時候,就可以用這樣的疊詞了。另外,本課的學習重點就是怎樣讀好長句子,在文章的第2、3自然段中出現了長句子,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多關注長句子的朗讀方法。
2、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13個會認字和立字旁、米字旁兩個偏旁。會正確書寫課后田字格內7個生字。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來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并學著去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等,初步了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和來歷。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端、棕”等13個生字。
2、會寫“午、節”等7個字。
3、認識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三)情感目標: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產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理解重點詞語和練習朗讀。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讀好長句子。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游戲法問答法
五、教學媒體: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課件
六、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農歷的五月初五是誰什么節日嗎?(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們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就是關于端午棕的。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1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節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節的由來。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語言生動優美,文章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濃濃的思親、思鄉的情懷。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態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感受文中濃濃的親情。
教學目標:
1、會認“端、粽、節“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會寫“午、節“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會認“端、粽、節“等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課文。
1.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新偏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午”“豆”“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讀好長句子。
3、感受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氛圍和濃濃的親情。
教學重難點
1、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能按筆順正確書寫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傳統佳節導入新課
1、做個小游戲:小吃貨猜節日。
游戲:小湯圓、圓又圓——元宵節!吃月餅、賞明月——中秋節!再過些日子就是端午節了!反過來考考你們,端午節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2、讀題:端午粽。
(1)課題里有兩個新偏旁,誰認識?
(2)粽子吃過了吧,想一想:粽為什么是米字旁?
3、伸出小手指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設計意圖:
揭題小游戲,創設“節日與美食”的情境,不僅為課文的學習做了鋪墊,而且在語境中學習了生字“午”,認識本課兩個新偏旁。
二、學習生字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音。
(1)指名讀生字,相機正音。
以上就是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的全部內容,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端、棕”等13個生字。 2、會寫“午、節”等7個字。 3、認識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