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少年歷史?那么,上海多少年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準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700多年啦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從古至今,上海的發展與貿易有著密切
的聯系。大約從宋代開始,隨著商貿的日益興盛,上海一躍成為“東南名城”,
尤其在清道光年間更是“商賈云集”、“城內外無隙地”。
不過,上海名稱的出現和上海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并不是很久以前,
在唐代它僅僅是華亭縣的一部分。關于上海名稱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
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
為由于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
點可以肯定的是,宋代開始設置上海鎮,而且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現在北宋郟
亶之的《水利書》中。至元代改稱上海縣,1928年設置上海特別市,兩年后
改稱上海市,一直到現在。上海還簡稱滬。
在海底那樣惡劣的環境下是不可能進化出高等生物的!!!到了深海動物的數量是很稀少的,不可能是你想象的一片色彩斑斕的!!到處充斥著黑暗啊!!在那種環境下大多數人是會產生恐懼的呢!!!還有許多深海動物長的都很怪異,并不是漂亮哈 !地球一共有三層,海洋只是在最外面的地殼(巖石)層里哈!如果通了的話,那我們都可以不在了,,地心的高溫高壓一出來,火山地震是跑不了的哦!!主要有太多有毒氣體的涌出,那大氣層就完了我們也只有。其實我也很喜歡你這樣的童話想象哈!人就是要活的開開心心嘛!支持你!!!
如果從考古學上的馬家浜文化算起,上海迄今已有六千多年歷史;如果從唐朝天寶十年(751)設置華亭縣算起,上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元十五年(1278)設松江府。民國三年(1914)改稱松江縣,1998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松江撤縣設區。
上海更早的是吳淞江,古稱松江、松陵江、笠澤江,其源出太湖,是東向入海的一條重要水道。在吳淞江入海口處,有個青龍鎮,由于地處江海要沖,水陸交通十分便捷,自然成了上海地區最早的內外貿易集散地。以后因吳淞江河道淤塞,上海鎮取代了青龍鎮的地位,隸屬于松江府,成為繁華的商貿型市鎮。經過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的演變發展,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鎮已擴展成上海縣,成為“江海通津,東南都會”。據清嘉慶《松江府志》記載:“府西南錯壤嘉禾,西北毗連蘇太,財賦以數十萬計,戶口以百萬計,風土清美,民物繁庶,海疆一大都會也”。
打開世界地圖,您可以清晰地看到: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的入海口以及中國海岸線的中部。面向海洋、聯接內陸的區位優勢造就了這座城市海納百川、交匯中西的獨特氣質。
上海已有700多年的建城歷史,曾經是遠東國際金融中心。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抓住開發開放浦東的歷史性機遇,國民經濟、社會事業和城市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新一輪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
上海現有陸域面積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萬,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已連續十一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經濟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有100多個國家(地區)的外商在上海投資近3萬個項目,涉及金融保險、貿易服務、現代物流、微電子、汽車、化工、鋼鐵制造業等領域。上海港擁有萬噸級深水泊位74個、國際集裝箱碼頭20個,還在興建洋山國際集裝箱運輸深水港。浦東、虹橋兩大機場的航班通往29個國家(地區)的141個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在這里集聚與輻射,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上海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黃浦江兩岸風光秀麗,素有近代西洋建筑博覽之稱的外灘,與新樓林立的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隔江相望。城內豫園、龍華寺等歷代園林古跡引人入勝。上海國際藝術節、國際服裝文化節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目不暇接。南京路、淮海路、徐家匯商城等商業中心人流如織,流動著最時尚的風景線。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將吸引海內外參觀旅游者7500萬人次。
以上就是上海多少年歷史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