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類化學式?糖類化學式:糖的化學名稱是碳水化合物。因為在化學上,糖由碳、氫、氧元素構成,在化學式的表現上類似于“碳”與“水”聚合,所以稱之為碳水化合物。糖泛指各種可食用的帶有甜味的晶體,有甜味、短鏈、那么,糖類化學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糖的化學成分:由碳、氫、氧元素組成,在化學式的表現上類似于“碳”與“水”聚合,故又稱之為碳水化合物。
化學分類
糖類物質是多羥基醛或酮,據此可分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糖還可根據碳原子數分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
最簡單的糖類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羥丙酮)由于絕大多數的糖類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H2O)n表示,所以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糖類是碳與水的化合物,稱為碳水化合物。發現有些糖如鼠李糖(C6H12O5)、脫氧核糖(C5H10O4)并不符合碳水化合物通式。
此外,有些有機化合物的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之比恰好是2:1,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符合碳水化合物定義,但不是糖類。所以稱糖為碳水化合物并不恰當,只是沿用已久,至今仍有人使用。
早期制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國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制飴將谷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
Cm(H2O)n,也就是碳水化合物這個詞是很早的說法了,以前發現的糖少,都符合這個通式。歸納得出Cm(H2O)n?,F在發現的糖多了,很多不符合這個通式,例如鼠李糖(C6H12O5)。反過來,符合這個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比如乙酸CH3COOH。
糖的化學定義是多羥基醛或酮。葡萄糖是多羥基醛,結構簡式CH2OH(CHOH)4CHO。果糖是多羥基酮。
還有,糖不一定都甜,例如淀粉。甜的也不一定都是糖,例如糖精O(∩_∩)O哈哈~好甜啊
糖類俗稱碳水化合物結構式Cm(H20)n或者是Cn(H20)m前者用的比較多
脂類,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統稱為脂類,這是一類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劑的化合物。無結構通式
葡萄糖化學式:
C6H12O6、H12(CO)6
糖類(carbohydrate)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生物大分子,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分子通式
Cn(H2O)m
然而,符合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類,是糖類也不一定都符合這一通式。比如,脫氧核糖是糖類卻不符合這一通式。另外,還有符合這一公式的(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卻不是糖類。
這只是表示大多數糖的通式。
碳水化合物只是糖類的大多數形式。我們把糖類狹義的理解為碳水化合物。
單糖
生物體內的單糖有多種,如核糖和脫氧核糖是含有5個碳原子的單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是含有6個碳原子的單糖。
單糖由于無法水解成為更小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它是此類中最小的分子。它們是一些具有兩個或者更多羥基的醛或酮類。未修飾過的單糖化學式可表達為:(CH2O)n,因其都是碳和水分子的倍數而稱為:“碳水化合物”。單糖是一種重要的燃料分子,也是核酸的結構片段。最小的單糖中的n=3,即:二羥基丙酮或D-和L-甘油醛。
丙糖例如:甘油醛
戊糖,五碳糖例如:核糖,脫氧核糖
己糖例如: 葡萄糖,果糖(化學式都是C6H12O6)
糖類為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如 CHO-CHOH-CHOH-CHOH-CH2OH
酸和醇脫水縮合生成脂,脂含有-CO-O- (左邊是碳氧雙鍵)
以上就是糖類化學式的全部內容,脂肪、糖類的化學式不同,脂肪化學式cnhnon,糖類化學式(c6h10o5)n,顯然脂肪的h含量少。他們轉化成二氧化碳、水的時候都要增加o、h,相比較而言,糖類含o、h比例高需要的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