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學經典例題?【例1】如圖所示,繩子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00N, 輕桿AC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為2000N, 問:A點最多能懸掛多重的物體?解:以結點A為研究對象,作出其受力圖如圖所示。A點受三個力作用而平衡,且FN和T的合力大小為G。那么,高中物理力學經典例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重力加速度恒定,速度變大
2 施力物體,炸藥受熱膨脹,導致手榴彈內部氣體對外壁的膨脹力
3 與材料有關,也就是繩子的拉應力,屬于材料力學
4 重力消失,大地不在吸引大氣,沒有大氣就沒有風
5 bc合力大小為2 作用點在bc中點 再與a合力,大小為4 作用點在三角形高的中點上。
功和能、沖量與動量
物理概念規律名稱公 式備 注
動 能EK=()mv2 EK總是正值,沒有負值
重力勢能Ep=mghEp可以有正負
彈性勢能 EP=kx2x為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
功W=F·s·cosα α為F、s 間的夾角
功 率平均功率:P=W /t
即時功率:P=F·v·cosα
α為F、v 間的夾角
當v 表示平均速度時, P=Fv 也表示平均功率
機械效率η=W有/W總=P有/P總 η<1
動能定理W合= mv22 - mv12 W合是合外力功或外力做功的代數和
機械能守恒定律mv12+mgh1+kx12=mv22+mgh2+kx22 條件:除重力、彈力外,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之和為零
動 量 p=mv矢量,方向與v的方向相同
沖 量 I =F·t矢量,方向由F的方向決定
動量定理 F·t=mv2-mv1式中各量是矢量
動量守恒m1v2+m2v2+…=m1v1′+m2v2′+…條件:合外力為零.式中各項均為矢量
彈性碰撞v1′=
v2′=
v1′、v2′為碰后兩球的速度
完全非彈性碰撞v= v為碰后兩球的共同速度
經典的“馬拉車”問題——
馬拉著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跑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車從靜止被馬拉動,是因為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錯誤,馬拉車是車受到的力,車拉馬是馬受到的力,是典型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始終相等,對于相互作用力,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A對B、B對A,且力的性質相同,并且同時變化。)
B 車從靜止被馬拉動,是因為馬拉車的力大于車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正確,正是因為如此,車在啟動時,所受合力=馬拉車的力—地面摩擦力,所以車具有了向前的加速度)
C 馬沒有拉動車時,有馬拉車的力小于車受到的地面摩擦力(錯誤,沒有拉動車時,車保持靜止,受力平衡,應該是 馬拉車的力=車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注意,此時車受到的是靜摩擦力,靜摩擦力是有一個變動范圍的,只有當車受到的馬拉車的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車才會啟動,拉動之前,靜摩擦力會隨著馬拉車的力的大小變化而相應變化,并一直保持受力平衡。)
D 馬拉著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馬拉車的力大小等于車拉馬的力(正確,值得注意的是,馬拉車的力大小總是等于車拉馬的力,不管車是勻速還是變速,因為它們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在勻速運動時,我們應該關注,此時 車受到的拉力=車受到地面給它的摩擦力)
E 馬拉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錯誤,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始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里之所以馬拉車能使車加速,是因為 車受到的馬的拉力 大于 地面給車的摩擦力,注意是這里車相對地面有相對運動,受動摩擦力。
(1)自由落體: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體,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即是一個不變的常量。它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自由落體的瞬時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gt可知。隨著時間的不斷增加,速度越大,與重力無關。
(2)根據力的相互作用,手榴彈里面的化學能轉換為動能,爆炸空氣急速膨脹,產生相當大的壓強,壓強越大,對手榴彈內壁的壓力越大,直到手榴彈炸開。所以,手榴彈受力來自里面氣體的膨脹,即施力的應該是空氣。
(3)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勻速圓周運動根據公式F-mg=ma.可知物體作圓周運動的條件:①具有初速度;②受到一個大小不變、方向與速度垂直因而是指向圓心的力(向心力)。物體作勻速圓周運動時,速度的大小雖然不變,但速度的方向時刻改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又由于作勻速圓周運動時,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變,但方向時刻改變,故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
(4)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氣壓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勻。風受大氣環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綜合影響,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要理解風的成因,先要弄清兩個關鍵的概念:空氣和氣壓。
沒有用板托時,兩根彈簧都是伸長的。
這時,上彈簧的彈力大于下彈簧的彈力。
上彈簧的彈力F上=(m1+m2)g
下彈簧的彈力F下=m2*g
當有板向上緩慢托起m2時,兩根彈簧的長度同時減小,因原來就是下彈簧的彈力較小,所以必是下彈簧的長度首先回到原長(這時上彈簧仍是被拉伸狀態)。
繼續向上托起m2,則下彈簧開始呈被壓縮狀態,當下彈簧被壓縮適當距離時,兩彈簧長度總和就等于兩彈簧原長之和(這時上彈簧仍呈拉伸狀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力學經典例題的全部內容,(1)自由落體: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體,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即是一個不變的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