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地理位置?山東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端,是華北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北與河北接壤,西北面隔渤海與遼東半島相望,自西南向東南與河南、安徽、江蘇3省接壤。山東東部是山東半島,緩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中南部是山地丘陵,西部及北部低洼平坦,屬華北平原。那么,山東的地理位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山東在地理位置上的正確描述一般是:山東省位于中國黃河下游的東部沿海地區,整體位置約在北緯34—38度、東經114—122度之間,山東省整體可分為內陸與半島兩部分,半島處在渤海、黃海之中,與遼東半島相對,內陸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
山東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山東地處沿黃河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匯點,同時也是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結合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東在全國的經濟格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山東省在地形方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其中部地區是突起的山地,西南與西北皆是洼地,東部地區是山東半島,南部地區是丘陵,西部與北部為華北平原地帶。
山東省在氣候方面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整個省共擁有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膠東五大水系,水資源豐富,農業是全省第一產業。
1. 山東省屬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的地區,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北,因此被劃分為北方。
2. 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是以秦嶺到黃河這條線為界,這條線的南面和北面在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3. 山東省的地理位置具體在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與遼東半島相對;內陸部分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
4. 山東省的陸域面積為15.58萬平方千米,東西長721.03千米,南北長437.28千米。
5. 山東省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春秋短暫、冬夏較長的特點。
6. 年平均氣溫在11℃—14℃之間,氣溫地區差異東西大于南北。
7. 山東省的無霜期由東北沿海向西南遞增,魯北和膠東一般為180天,魯西南地區可達220天。
8. 山東省光照資源充足,光照時數年均2290—2890小時,熱量條件可滿足農作物一年兩作的需要。
9.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間,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易形成澇災,冬、春及晚秋易發生旱象,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
山東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端,是華北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北與河北接壤,西北面隔渤海與遼東半島相望,自西南向東南與河南、安徽、江蘇3省接壤。
山東東部是山東半島,緩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中南部是山地丘陵,西部及北部低洼平坦,屬華北平原。
泰山為山東省最高點,主峰海拔1532.7米,雄踞山東中部。黃河三角洲為山東省陸地最低處,一般海拔2—10米。
山東省56個民族齊全,主體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占山東省總人口的0.76%,分布相對集中。
山東地名(地級市):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濱州、德州、聊城、臨沂、菏澤、萊蕪、臨沂。
山東地名(縣級市):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滕州市、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招遠市、蓬萊市、棲霞市、海陽市、青州市、諸城市、壽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曲阜市、鄒城市、新泰市、肥城市、乳山市、榮成市、樂陵市、禹城市、臨清市、鄒平市。
山東地理位置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東西長721.03千米,南北長437.28千米,全省陸域面積15.58萬平方千米。
1.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的地區。
2. 該省的地理坐標大約在北緯34°22.9′至38°24.01′,東經114°47.5′至122°42.3′之間。
3. 山東的境域由半島和內陸兩大部分組成。
4. 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和黃海之間,與遼東半島相對。
5. 內陸部分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個省份相鄰。
6. 山東從東到西長約721.03千米,從南到北約437.28千米,全省的陸域面積達到15.58萬平方千米。
以上就是山東的地理位置的全部內容,山東的地理位置山東的地理位置為:山東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山東的地理位置 山東東西長約72.0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