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反應?1.取代反應:C2H5—Br+H2O → C2H5—OH+HBr 2.消去反應:CH3CH2Br+NaOH → CH2=CH2↑+NaBr+H2O 7.乙醇 1.與鈉反應: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乙醇鈉)2.氧化反應:2CH3CH2OH+O2 → 2CH3CHO+2H2O(乙醛)3.消去反應:170℃時生成乙烯 8.苯酚 苯酚是無色晶體,那么,高中化學反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關于 混亂度 : 固體 →液體 → 氣體
混亂度 增大,即 △S>0
[你可以這么想:氣體分子運動速率最快,到處亂竄,很混亂;液體次之,
較混亂;固體最慢]
然后是 熵判據 :△S>0,即混亂度增大,正反應自發
△S<0,即混亂度減小,正反應不自發
但是 熵判據 只能解釋一部分反應,
特例:2H2(氣)+ O2(氣) = 2H2O(液)
此時 混亂度 減小,但是 該反應 自發
于是 △G-自由能: △G =△H - T *△S[T:K氏溫度,視具體 △H 和 △S 而看]
△G < 0 ,正向自發
△G = 0 ,反應平衡
△G > 0 ,逆向自發
有以下四種情況:
1. △H<0 , △S>0 ,△G = 負 -正 = 負, 即 △G<0 ,
即該種情況下,正向一定自發
2. △H>0 , △S<0 ,△G = 正 -負 = 正 ,即 △G>0 ,
即該種情況下,正向一定不自發,逆向一定自發
3. △H<0 , △S<0 ,△G = 負 -負 ,
當高溫 -T *△S > -△H 時,△G =△H - T *△S >0 , 正向不自發
當低溫 -T *△S < -△H 時,△G =△H - T *△S <0 , 正向自發
即該種情況下,低溫自發
4. △H>0 , △S>0 ,△G =正 -正 ,
當高溫 T *△S > △H 時,△G =△H - T *△S <0 , 正向自發
當低溫 T *△S < △H 時,△G =△H - T *△S >0 , 正向不自發
即該種情況下,高溫自發
【T 的影響 主要看 △H 和 △S 的具體數值咯】
然后其實我排版的蠻好的...只不過這個顯示出來就亂掉了......
然后,沒了... 我覺得這個 焓判據 就不用說了......
1.化合反應(一變多:A+B=AB):
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
1、非金屬單質與氧氣生成非金屬氧化物。
如 2H2+O2 = H2O
其它非金屬如硫、磷、碳等都可以與氧氣反應生成非金屬氧化物。
2、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
如 3Fe+2O2 = Fe3O4
其它金屬如鋁、鋅、銅也可以與氧氣發生類似反應,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
3、金屬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
如CaO+H2O= H2CO3
其它金屬氧化物Na2O、K2O、BaO都可以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
4、非金屬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如 CO2 +H2O= H2 CO3
其它非金屬氧化物SO2 、 SO3 也可以與水生成相應的酸。
5、其它如2CO+ O2 = 2CO2等。
2.分解反應(多變一:AB=A+B):
指一種化合物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二種或二種以上較簡單的單質或化合物的反應
1、不溶性碳酸鹽高溫分解 如CaCO3= CaO+CO2↑
2、不溶性堿受熱分解,如Cu(OH)2 = CuO + H2O
3、某些酸式鹽受熱分解如B、2NaHCO3 = Na2CO3+CO2↑+H2O
4、某些堿式鹽受熱分解如 Cu2(OH)2CO3 加熱 2CuO+ CO2↑+ H2O
5、其它如:2H2O2 MnO2 2H2O+O2↑
2KClO3 MnO2 2KCl+ O2↑
2KMnO4 加熱 K2MnO4 +MnO2+ O2↑
3.置換反應(A+BC=B+AC):
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1、活潑金屬與酸反應(金屬為金屬活動順序中氫以前的金屬,酸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2+H2↑
2、金屬與鹽反應,生成新鹽與新金屬。
好像只有取代和燃燒吧!
CH4+CL2=CH3CL或 CH2CL2或 CHCL3或 CCI4
燃燒就是CO2和 H2O
你說的是烷烴嗎?
該階段化學八大反應類型包括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脫水反應、水解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和酯化反應。
1、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
2、加成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3、消去反應是指有機物在適當條件下,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HX等),而生成不飽和(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
4、脫水反應是指有機物在適當條件下,脫去相當于水的組成的氫氧元素的反應。
5、廣義的水解反應,指的凡是與水發生的反應。
6、氧化反應是指有機物加氧或去氫的反應。
7、還原反應指的是有機物加氫或去氧的反應。
8、酯化反應是指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
烷烴:CnH2(n+1)
1. 燃燒(完全氧化)
CnH2(n+1) + [n+(n+1)/2] O2 ==== nCO2 + (n+1) H2O
2. 燃燒(不完全氧化)
CnH2(n+1) + [n/2+(n+1)/2] O2 ==== nCO + (n+1) H2O
3.氧化反應
CnH2(n+1) + 1/2O2 ==== CnH(2n+1)OH (醇)
CnH2(n+1) + O2 ==== CnH2nO (醛/酮)+ H2O
CnH2(n+1) + 3/2O2 ==== CnH2nOOH (酸)+ H2O
4. 取代反映
CnH2(n+1) + Br2 ==== CnH(2+1)Br + HBr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反應的全部內容,該階段化學八大反應類型包括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脫水反應、水解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和酯化反應。1、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2、加成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3、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