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強化學習綜述?強化學習(RL)與深度學習的融合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標準的從零開始學習方法限制了其效率和應用范圍。為解決這個問題,深度強化學習預訓練的研究正在興起,以借鑒其他領域的預訓練范式,如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本文綜述了深度RL預訓練的現有工作,那么,深度強化學習綜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強化學習與監督學習的區別
強化學習與監督學習都是機器學習的重要分支,但它們在學習方式、任務類型和目標上有所不同。監督學習主要用于解決分類與回歸問題,通過大量包含輸入X與輸出Y的樣本對機器進行訓練,學習到X與Y之間的映射關系,從而進行預測。舉例而言,在圖像分類任務中,通過獲取圖片及其對應類別標簽,機器能學習對圖像進行分類的能力。
相比之下,強化學習主要用于求解序列決策問題,例如圍棋。強化學習讓機器自行探索動作,通過環境反饋調整策略,以期獲得最大環境收益。這類問題涉及復雜的時序關系,每一步決策都會影響后續狀態。
強化學習 VS 監督學習
在適用場景、學習任務和目標方面,強化學習與監督學習有顯著區別。強化學習適用于序列決策問題,目標是學習最優策略以獲得最大收益,而監督學習則側重于預測和分類。因此,選擇哪種方法取決于具體任務需求。沒有哪一種方法“更好”,而是要根據任務需求合理選擇。
強化學習基礎框架:馬爾科夫決策過程
強化學習的核心框架是馬爾科夫決策過程(MDP),它包括學習者(智能體)和交互環境兩部分。智能體在環境中選擇動作,環境依據狀態轉移概率轉移到下一個狀態,并根據當前狀態反饋獎勵。智能體根據反饋調整策略,目標是學習到最優策略以最大化長期獎勵。
強化學習(RL)與深度學習的融合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標準的從零開始學習方法限制了其效率和應用范圍。為解決這個問題,深度強化學習預訓練的研究正在興起,以借鑒其他領域的預訓練范式,如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本文綜述了深度RL預訓練的現有工作,重點關注在線預訓練(智能體與環境無獎勵互動)和離線預訓練(利用歷史數據)兩種方法,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內在獎勵機制、數據擴展性和通用模型設計來提升學習效率和泛化能力。
在線預訓練旨在通過無監督學習積累通用技能,如無監督強化學習,智能體通過與環境交互獲得知識。另一方面,離線預訓練解決了在線交互與大規模數據訓練的協調問題,通過使用離線數據集進行策略優化,盡管面臨分布轉移挑戰。這些預訓練策略為RL算法的部署和擴展提供了可能,但挑戰包括任務和領域多樣性、數據來源限制以及快速適應下游任務的難度。
綜述文章詳細介紹了研究現狀、分類、開放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對于強化學習研究人員和開發者來說,是一份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標志著深度強化學習預訓練這一領域的初步系統研究。通過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方法,有望推動RL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如AlphaGo早期的專家演示預訓練,以及最近的無監督和離線預訓練進展。
強化學習簡介:基礎概念與構建
強化學習是一種研究智能體如何通過不斷試錯學習的智能理論,核心思想是通過獎勵或懲罰調整行為策略。在強化學習的場景中,智能體(agent)與環境(environment)是關鍵角色。每次交互中,agent觀察環境狀態(可能部分觀測),根據觀察決策下一個動作,然后環境反饋獎勵信號,目標是最大化累積收益或長期回報。
在后續章節,我們將深入探討強化學習的關鍵元素,包括:
狀態與觀測變量
在應用中,狀態可能用向量、矩陣或高維張量表示,比如圖像的RGB像素或機器人的角度與速度組合。完全可觀測和部分可觀測環境取決于agent獲取信息的完整性。
動作空間
任務類型決定動作空間,離散如Atari游戲,連續如機器人控制。離散空間策略通常與經典算法相關,而連續空間的處理更為靈活,如SAC模型。
策略:決策制定
策略是指導行動的規則集合,可確定性或隨機性。確定性策略用[公式] 表示,而隨機策略則用[公式] 描述。深度強化學習中,策略通常由參數化的模型如神經網絡通過優化算法調整。
采樣與隨機化策略
隨機化策略包括分類型策略(分類器)和對角高斯策略,如Gumbel-softmax用于連續動作空間的近似采樣。
機器學習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技術之一,它通過算法解析數據學習,對真實世界事件做出決策和預測。機器學習算法分為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半監督學習、集成學習、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傳統的機器學習算法如決策樹、聚類、貝葉斯分類、支持向量機等,在特定領域如指紋識別、基于HoG特征的物體檢測已實現商業化,但深度學習算法的出現使得機器學習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深度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利用深度神經網絡進行特征表達學習。深度神經網絡由多層隱含層組成,演化出包括卷積神經網絡(CNN)、遞歸神經網絡(RNN)、長期短期記憶網絡(LSTM)、生成對抗網絡(GAN)等網絡拓撲結構。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表現出色。
強化學習是機器學習的另一分支,涉及智能體在環境中采取行動以最大化預定長期回報的過程。強化學習框架包括智能體在當前狀態下采取行為,環境根據狀態轉移函數轉移狀態,并反饋獎勵信號。強化學習目標是通過訓練智能體獲得最大化的長期回報。它常用于游戲、機器人控制、金融優化等需要決策的領域。
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在定義、學習目標、應用場景、數據來源與處理方式、與環境交互性以及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和挑戰等方面存在差異。
心智理論(ToM)在強化學習中的應用雖然還不廣泛,但已有研究聚焦于預測智能體行為、推斷意圖和設計框架。以下是一些關鍵論文的概述:
Machine Theory of Mind (2018) 由Neil C. Rabinowitz(DeepMind)提出,構建了一個POMDP框架,利用智能體歷史軌跡預測未來行為。文章的核心是ToMnet架構,通過序列方法預測動作、成功概率和后續狀態。這個模型在深度學習中表現為有監督學習問題,但展示了ToM在理解智能體心理狀態上的潛在應用。
Intent-aware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側重于為多智能體場景設計意圖感知決策框架。論文通過實例展示了智能體如何基于對方意圖進行策略組合,以最大化自身效用。
Modeling Others using Oneself (ICML 2018) 采用“如果我是你”的思想(SOM),智能體用自身的策略模擬對手行為,優化對手目標的信念,增強合作或競爭表現。
Probabilistic Recursive Reasoning (ICLR 2019 workshop) 則采用概率遞歸推理方法,考慮對手對自身行為的反應,這在復雜策略交互中更具挑戰性。
以上就是深度強化學習綜述的全部內容,深度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利用深度神經網絡進行特征表達學習。深度神經網絡由多層隱含層組成,演化出包括卷積神經網絡(CNN)、遞歸神經網絡(RNN)、長期短期記憶網絡(LSTM)、生成對抗網絡(GAN)等網絡拓撲結構。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表現出色。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