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英語教育論文選題方向 小學英語教育論文3500字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論文 公布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論文 小學英語課關于說的小論文
【 #小學英語#導語】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在寫作上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教師將平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或研究進行了總結,并綜合運用綜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英語教學論文范文》,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小學英語教育在小學生的未來學習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對于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刻不容緩,新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對于教學改革有積極作用,因此現階段我國各大小學都進行互動式教學的實施,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取其優點進行與新型教育模式相融合,提升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英語教師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水平為主要教學目標,進行一系列的課堂改革,尊重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中進行引導,開展有關于英語學習的活動,使其不斷的提升英語成績。本文仔塌首先對于互動式教學對小學英語教育的重要性進行描述,其次闡述現階段小學英語教育課堂現狀,最后總結小學英語教學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互動式教學對小學英語教育的重要性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在教育改革中形成的全新模式,是把教育活動看成師生進行知識與知識的交往和溝通,把英語教學過程看成一種動態的相互影響相互活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通過優化互動英語教學模式,即調節師生關系及其作用,以此來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小學生個體與英語教學的互動,強化小學生與英語課堂的交互影響,以此產生英語教學共鳴,來提高英語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師生之間的情感,還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從而提升我國小學英語的教育水平,為人才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現階段小學英語教育課堂現狀
(一)小學課堂上呈現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是為應付考試的教育模式,在此教育模式下,首先小學生、家長和教師對于英語成績十分看重,而教師對于小學生則進行差別對待,對成績優異的學生關愛有加,對成績較差的學生不理不睬,其次大部分教師教學過程中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在英語教學時依舊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照本宣讀,為了教育進行教育,只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未曾進行創新,對于學習效果只一味的注重成績,對小學生不注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保姆式”教學,從單詞到英語作文,怎么學習一切由教師進行教育,對于小學生未進行自主思維模式的建立,使小肢枝學生對于英語逐漸失去興趣。
(二)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缺乏互動
現階段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英語教師往往進行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自我為主體,忽略小學生由于年紀小不能跟上教師進度,把小學生當成教授對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自我講述,未曾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積極引導,只是將小學生當成學生對待,未曾真正了解小學生對于英語真正的需求,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僅僅是課堂時間進行英語教學,因此使小學生對于英語逐漸失去興趣,從而對以后的英語學習失去信心,違背了我國人才全面發展的理論[3]。
三、小學英語教學互動式教學在英語課堂中應用策略
(一)建立良好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善師生關系
目前各大小學校園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實施新型的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逐漸被應用,改變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看為課堂主體,不再將小學生看為教授對象,將其當作自身的服務對象,對于英語教學內容進行積極引導,將小學生看做是平等的交流對象,與其進行互動,使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自己的思維模式,英語教師從旁進行引導,使師生圍繞小學英語知識進行交流互動,將英語課堂建立成人人平等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足夠的熱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愛上英語,從而更加積極的去延伸課外英語知識,既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又提升英語成績,從而導致我國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產生良好反應。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更好的進行師生互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于教育影念饑圓響深刻,將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是教育模式上新的突破,還能在課堂教學中增強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對于英語學習更加感興趣,在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中引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氣氛活躍,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其中多媒體動畫英語教學更加詳細的記錄英語知識,對于教材中的英語情景進行完美演示,使小學生在觀看動畫中學習,不僅提升小學生英語水平,還促進師生間有效的互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提升互動式教學的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模式,不僅能提升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使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積極性,因此現代小學英語教育應當廣泛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師改變應試教育帶來的落后觀念,從而對小學生進行更好的英語知識傳播,要求英語教師要建立良好的互動式教學課堂模式,改善師生關系,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更好的互動,從而全面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英語學習,以此提升我國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篇二】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大膽探究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比欢?,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了忠實的觀眾,學生的思維總是限于老師設計的圈子中,無法擴展。這樣的課堂不僅顯得缺乏生氣,而且忽略了學生自主性、創造性的學習潛能。為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育教學中,我確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原則,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視為指導思想。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成為課堂的主人。下面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們商討。
一、營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敢”學
教育教學中,我改變“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的被動局面,使學生從“怕”的陰影中解脫出來。融洽師生關系,樹立學生的參與愿望;營造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上,我常充當“孩子王”,與學生一起動一動,唱一唱,玩一玩,引導學生大膽、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樂”學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我采用了一些比較成功的教法與手段。
1. 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都有好奇、好動的天性。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運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趣味化、多樣化、游戲化。如:教學 Primary English(小學英語)Book 1 Unit 5 Lesson 2(第一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我讓女同學扮演做“Pizza”(比薩餅)的“Cook”(“廚師”),戴上頭飾,演一演,做一做,并當小老師,其他學生跟著他們說英語。這樣,學生在演中學、樂中學,整個身心都能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2. 提供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教學食物類英語單詞時,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實物和自制圖畫,并帶到課堂上來。當我說到自己餓了或渴了的時候說:“Bread/Apple/..., please.”引導學生把它遞過來,并對我說:“Here you are.”(“給你”)操練會話時,允許學生找出自己的搭檔互分角色進行操練。我還利用有趣的游戲活動,鼓勵學生真正動起來,說起來,唱起來,畫起來等。
三、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其“會”學
教育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中,我常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有意的滲透與指導。
1. 學習語言知識,要溫故而知新。
2. 學用結合,合作互動,相互交際。
3. 敢于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發展個性與能力。
學生學會了學習,老師的教育教學就會更有勁頭,師生在教學中就會體驗到更多的樂趣與喜悅,真正達到教學相長。
關于小學英語的論文
篇一: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創建特色英語課堂,將學生點亮
摘要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這個階段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這就使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體現有用,有效,有趣。這三個特點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使得老師開展課堂教學能更有意義,因此我們要創建特色英語課堂,充分體現這三個特點。同時,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所以我們要一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開展課堂教學。
關鍵詞 :課堂教學有用有效有趣興趣
語言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很現實、很活躍的心理成分,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采用“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興趣索然,被動接受。這種唯我獨尊,遠離學生的教學態度,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不利,效果不佳。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在形式多變的教學中,始終處于興奮、活躍狀態。我認為,只有從實際出發,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向學好英語邁進,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
當中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第一,我們首先從最基本的英語單詞說起。有一種教學方法叫做“寓教于樂”,就是教單詞做游戲。小學英語教學中,單詞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記單詞上,因此,幾乎所有的小學生一提起英語單詞,就感到很頭痛。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單詞教學貫穿到娛樂之中,使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乏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每個人的學習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教小學生英語單詞有五個步驟:1.讓學生仔細聽單詞的讀音。2.讓學生看所學單詞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狀。3.讓學生拼讀單詞。4.讓學生想其讀音和構成。5.讓學生說出和寫出單詞,目的是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上五個步驟,缺一不可,只有通過聽、看、讀、說、寫的練習,才算地完成了一個新單詞的教學。
可是僅僅憑以上五個步驟的訓練教學還不夠,因為它們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會使學生感到厭煩,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于是,我在教單詞時,輔以游戲,主要是測學生的記憶力如何。要求每個學生自制一朵大紅花。教師教每個單詞都只用3分鐘,那就是讓學生聽30秒,看30秒,讀1分鐘,寫1分鐘。然后就聽寫所學單詞,看誰的記憶力強。教師備有一本記錄本,一次通過的,記憶力為100%,譽為“記憶力強者”,自己拿出大紅花戴在胸前。有時教師還可備些小的獎品。3分鐘不能通過,再重新背一遍。兩次通過者,記憶力為80%,三次以上通過者,記憶力為
60%。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個個都爭做“記憶力強者”。有的同學因記憶力較差,就在教師教新單詞前提前預習,做到笨鳥慎孝先飛。于是全班記憶單詞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問題不容忽視。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泵勒壮硣睦韺W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地學習的催化劑,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興趣既然如此重要,要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1.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老師,應當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差生,絕不能“戴有色眼鏡”看人。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
2.寓教于樂的課寬猜稿堂教學。小學生不同于中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愛表現自己,愛唱、愛跳、愛演,我們可以發揮他們的這種天性,給學生創設與課文情景類似的氛圍,給學生冠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讓他們親身參與到表演中。比如三年級Happybirthday.一課中,我們就可以制作頭飾,單詞卡,搜集禮物卡片,讓學生開一個生日Party,讓他們在生日聚會的氛圍中學習。
3.利用簡筆畫。我發現小學生都很喜歡畫畫,所以英語老師要適當學習一些事物簡筆畫的畫法,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一下你的簡筆畫風采也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讓學生記得牢,印象深刻。
第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牢固樹立以下有效教學的理念:有趣、有用、有效,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使得老師開展課堂教學能更有意義?!坝行А笔侵附處煹慕虒W方式能促使學生較好地達到三維目標,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坝腥ぁ笔侵溉绾芜\用游戲教學、故事教學、TPR的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有用”是指學習的材料,使學生感到有價值。它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經常進行行動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
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在教師引導下努力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展。有效教學應該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兩個層面。我們知道,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
例如,在教學PEP四年級上冊Unit5“Whatwouldyoulike?”PartA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設計了“Menu”讓學生到“餐館用餐”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rice,fish,beef,soup,noodles,
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dog,hamburger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CanIhavesomenoodles,please?Sure.Hereyouare。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
篇二: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小學英語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二是藝術性。教師強調前者忽視后者,課堂教學就缺少蓬勃生機,教師平鋪直敘,學生消極聽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能是一句空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教師不想方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興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從情感上講,也會使學生心情焦慮,而影響外語學習的情感障礙主要是焦慮。在這種情感狀態中學習,只能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降低學習效果。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習上的焦慮情感呢?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經常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多次獲得成功的滿足,逐漸形成了一種比較穩定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積極創造能夠獲得學習樂趣和成功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為此,我們從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角度出發,遵循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語言學等有關原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大膽運用情景手法,使之成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
情景手法的特點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能從以下三方面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能把握英語教學的特性
英語教學的特性表明,凡是對教學內容的表達比較強烈,對比明顯,不斷變化,帶有新穎和刺激的藝術效果,都會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進行課時1部分詞性教學中,有不規則名詞復數的教學。Man--menwoman—womentooth—teethfoot--feet教師盡可能的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來教學,營造一個愉快的課堂環境。這樣會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作業練習中,只要有類似這些名詞的出現,學生就會想到在課堂上老師說的那些生動的語言,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心情舒暢,輕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減輕了學生的壓力感和身心上的緊張焦慮情緒,從而排除心理障礙,使學習處在一種愉快和安全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學習英語,學生在心理上的許多積極因素被調動起來,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在感官上出現了好奇和興奮,學習的興趣也由此產生。
2.能把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密切地聯系起來情景教學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重復、深入淺出地運用,能滿足學生想獲得新知識的欲望,使學生學習興趣能夠持續。例如,課時3部分的——therebe和have,has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際的情景造一些句子,比如說,Therearesomeboysintheplayground.Thereisapenandtwobooksinmydesk.Hehasalovelydog.等等。雖說句子長了,結構復雜了,但新的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拓展的,加上運用了現實情景的教學方法,循循善誘,學習過程充滿了趣味性,學生更容易接受了。
3.能夠使學生的自尊、自信、愉快、驚喜等情感因素在英語學習中得到積極的體驗
情景教學營造了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熱情得到尊重,學習的信心進一步增強。學生更喜歡與教師共同創造合作,學習興趣也得到加強和穩定。
例如在課時2關于英語時態學習過程中現在進行時表示此時此刻正在進行或發生的動作。對于這個時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積極發言,可以讓同伴之間相互討論然后形成對話,在課堂上說,當然說話的內容與現在進行時有關。
創設這種師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的形式,會呈現出一種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所以很受學生的歡迎,它更體現出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非常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為學生拓展了學習、體驗、交流英語知識的環境空間。
教育學研究表明:當教育能引起學生興趣時,就可使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高、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
二、情景教學提高學習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景方法,能夠活化教學內容,能夠把書本上的教學內容立體化地呈現給學生,這一點與其他教學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上,情景教學更有以下幾點明顯的作用。
1.幫助學生調動有利英語學習的積極因素
小學生活潑好動,記憶力強、模仿力強,通過夸張手法能夠使小學生的特點轉變成有利英語學習的積極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學資源(如教材、圖片、錄音、錄象等),運用夸張手法時還可以利用語言和非語言的表達(如身體姿勢、表情、動作等)
方式,或將兩種形式相結合(如童話、故事、小品、游戲等)的方式??傊?,情景教學的運用,能夠更有效調動英語學習的積極因素。
在這種模仿學習中,由于學生的心情愉快,學習態度就會從被動轉為自覺和主動,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明顯得到提高。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睂W習效果的提高,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會使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更足,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對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環。
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生不再滿足已取得的學習成果,他們會逐漸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會發自內心產生出要努力學好英語的愿望,這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提高和升華。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會更大,收獲也會更多。
2.學習內容更直觀易懂
夸張手法屬于直觀教學法范疇。在教學中,教師借助了非語言行為的身勢、表情、情景等外部直觀和語言內部直觀等積極因素,其中非語言的外部直觀比語言的內部直觀作用更大。
人們在發出有聲語言時,常伴著身勢、表情的動作加強情感表達,這是人們語言交談的需要。而且在語言交談中,非語言行為比語言行為在加強情感因素方面起著更重要的作用。有人統計,在兩個人交談中,35%的信息是由語言交流方式傳遞的,而65%的信息是由非語言交流方式傳遞的。
3.鞏固知識增強記憶
英語學習的效果,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熟記,直至最終能學而所用。學習英語普遍面臨著一個遺忘率高的問題,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學校的英語課時較少,小學生日常能接觸英語機會不多,所學英語知識的復現機會少,使所學英語知識無法得到必要的強化,因而容易被遺忘。二是小學生自覺性較差,課后又缺少必要的督促和輔導等。如何利用夸張手法去彌補上述問題的缺憾,對此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1)對生動的形象印象較深
夸張手法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新鮮有趣,往往有如同小品、相聲那樣。一個包袱的出現,引起人們好奇,當包袱解開是,趣味突顯,回味無窮。因為人們對夸張的形象和情節,印象較深。
在進行“Ihavea...Idon'thavea.”的教學時,教師選用的都是常見的、普通的物品,如學習用品、水果、動物之類的內容,此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對話一般也是比較平淡的,因而不易記憶。當教師用下面的方法,則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首先,教師對師生都有的物品進行練習:T:Ihaveapen/book/pencil-box.Ss:Metoo.當師生交流非常流暢時,教師突然像魔術師一樣,變出了一支長長、粗粗的鉛筆,說Ihaveabigpencil.看到如此大的鉛筆,學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與教師對答,教師又重復了一遍Ihaveaˋbigpencil.然后啟發學生說Idon'thaveabigpencil.夸張產生了奇特的效果,夸張手法活化了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更生動的形象而更容易記憶。
(2)對同一內容,多種夸張,印象加深
因為夸張手法可利用的因素很廣泛,所以對同一教學內容,不妨多設計幾種不同的夸張,從多種角度設計出不同的生動形象和情景,這樣能大大拓展學生對所學英語內容的想象空間,豐富的想象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更全面、更準確,只有理解了學習內容,搞通搞懂了,印象加深了,才能學得扎實,記得牢固。
(3)精心布置課外作業,印象更深
前面提到,夸張手法能調動學生的肢體和各種感官的作用,但這一效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難以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在布置課外作業時,除了要求學生完成必要的抄寫和背誦外,要精心設計編排作業內容,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英語競賽,演講、游戲等活動。鼓勵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模仿學習夸張手法的運用,促使學生有目的地主動地在課后去準備和練習。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一方面能引導學生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把團結協作精神化作學習英語的動力,以彌補課外學生因自覺性差,缺少督促和輔導的缺憾,另一方面,這類活動,為學生創造提供更多的英語復現機會,對學習內容印象更深,使所學的英語知識得到強化和鞏固,遺忘率也明顯降低。
總之:等級法就是教師依據說的教學目標,把說的目標程度分幾個等級,按等級給學生評價。我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把說的評價分為三個等級。即A、B、C三等。A等的達標要求是:能積極、主動地開口說英語,且語音、語調準確、優美、流暢,語速適當,能靈活運用所學過的語言材料;B等的達標要求是:能大膽開口說英語,語音、語調正確,語速適當,能按教師的要
求問、答所學內容;C的達標要求是:能按教師的要求問、答簡單的內容,語音、語調基本準確,語速適當。A、B、C分別相當于優、良、可,我們特別提出不設D差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初步接觸英語時,消除恐懼心理,鼓勵學生人人大膽開口說英語,予學生于自信和成功的希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安全感,讓學生覺得我們能說而且能說好英語。這種等級法評價簡單易于操作。
篇三:小學英語論文《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將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課堂教學中,活動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學活動的設計具體體現一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對課程的理解把握和開發創新能力。很多老師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因為學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動的“主體”。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走專業成長道路。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將是我們有待解決的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略談以下幾點:
一、活動的設計要準確定位目標。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作指導(如:知識目標、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因為活動就是為目標直接或間接服務的。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Unit3HowMany?Part
ALet’slearn這節課時,我首先問學生: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學生們回答:one,two,three…等等。我又問:Whatelsecanyousee?學生們回答:Wecansee11、12、13、14、15.我再問學生們:What’stheEnglishfor“11”?Doyouwanttoknow?學生們:Yes.這時我邊指著數字‘11’邊展示相應的詞卡進行教學:Look!Thisiseleven.用同樣方法教: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我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有效落實語言知識目標,既復習單詞one,two,…等,又理解和學會新單詞eleven、twelve…,達到我設計活動的目的 。
二、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力求全員參與。
要想使全體學生都參加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盡量不要太復雜、太難,應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低齡學生應多采用TPR.Listenanddraw.Let’sdo.Guessinggames等這些活動,高年級學生應注重聽、說、讀、寫技能。例如:我在教三年級Unit2Lookatme這單元,學習人體部位名稱時我讓不愛動的孩子坐到講臺前,讓愛動的孩子動手摸一摸他的各個身體部位,再讓一個愛動嘴的孩子說出相應的單詞,最后全班同學一起說出這個詞。這樣的教學活動,在設計上符合學生的興趣和年齡特點,才能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對話學習活動之中,享受到?用中學,學中用?的愉悅。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活動設計的情景要要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際運用。
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內容應接近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活動容易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該著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盡可能地讓課堂貼近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Whatwouldyoulike?時,我設計這樣的活動:你喜歡的食物。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通過自己喜歡的食物,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I’dlikesome(beef、soup…)”來表達自己喜歡的東西,使學生
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又如在學習Weather,cold,warm,hot,cool這幾個單詞時比較抽象,可把它們設計在活動中進行理解鞏固。課前要求學生在看電視時,把各城市的天氣情況記錄下來,這一點學生一般都能做到,在課堂上學習了這些單詞
之后,做一次“氣象先生”或“氣象小姐”,用英語簡單地播報自己記錄下來的中國各大城市或者小城市的天氣情況;也可由教師把天氣預報節目錄制下來,學生播報本地一周或一月中的天氣情況。在活動的過程中既獲得知識又培養了表達能力,也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當然,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還有很多,如“畫一畫”、“猜一猜”等活動,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只要教師努力把活動置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無形之中便淡化了學生意識、學習意識,強化了主體意識和生活意識,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語學習。
四、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開展競賽。
小學英語教學除了重視培養英語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競爭可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如在單詞接力賽中,可把學生分成幾個組,由每個組的第一人同學說出一個學過的單詞,后一位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該詞的最后一個結尾字母,說出另一個以該字母開頭的單詞,看哪一個組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接出最多的單詞.例如:apple—egg—get—tall……又如:在上課前把學生分成?spring?,?summer?,?fall?,?winter”等組,根據他們上課的表現,分別在黑板中貼出這些圖形,學生看到自己組贏得的標志多了,自然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這樣帶動全班同學積極參與,情緒高昂,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實踐證明,我們在小學英語起始階段應盡可能多地創造充足的語言?習得?機會,多采用活動式教學,通過聽聽做做、唱唱玩玩,讓學生在自然狀態下,處于豐富充足的語言任務環境中,自然地形成對語言的認識并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
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積累,多實踐,多反思,就一定會有我們心中的理想課堂。總而言之,我們教師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走專業化成長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從“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教師,寫好教學教案是很重要的,也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英語教學論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范文篇一
【摘要】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課堂教學在吸收了傳統教學的優點的同時,還應融入任務型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來進一步完善英語學科教學體系,使英語課堂教學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關鍵詞】快樂;學習興趣;英語課堂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有了興趣,他才會樂于學、主動學,學習過程才會輕松。所以,教師應努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課堂活動教學在吸收了傳統教學的優點的同時,還應融入任務型教學活動來進一步完善英語學科教學體系,使英語學科課堂教學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并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課程理念。如何做到讓學生輕松、快樂、主動、有效地學習英語,筆者認為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快樂氛圍,讓課堂充滿愛
任何一種教育都應該是滲透著愛的教育,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學生們才能快樂地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孫弊,教師應關注學生,努力創設一種平等、和諧、快樂的氛圍。因此,我們不妨這樣去做: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如在進行口語訓練時,不能只關注優等生,應面向全體學生,要給后進生更多的鍛煉機會。其次教師的語言要自然親切,眉宇間發自內心地流露出對學生的喜愛,這樣學生情緒自然活躍,能最大限度地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樂學精神。
2教學中以學生發展為本
新課程帶給學生的是全新的面孔與思維方式,而帶給教師的是全新的挑戰。教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的過程。面對素質教育的今天,這就勢必要求我們教師要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高效率的教學課堂,從而使學生學有所獲,形成學習英語的學習能力,興致勃勃地學習英語。
2.1逐步使課堂教學英語化,教學表情化、動作化、合作化。
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每節課,筆者都使用英語教學,從簡單的課堂用語開始,并逐漸增加句數。經過日積月累,學生基本上適應了英語授課,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覺得聽說英語并不難,為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堅持值日演講及每日一句等常規活動。
每天,筆者讓學生堅持做值日演講,內容從簡單到復雜,話題廣泛,形式多樣,有猜謎、講故事、唱歌、笑話、小品等等。生動形象又具有趣味性。久而久之,學生通過上臺演講體驗到交際目的后的成功感和愉快感,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學英語的興趣,逐步能夠輕松愉快地進行表達,增強了自信心和毅力。
2.3采用探究式合作型學習 方法 ,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
學生在課堂中不只是傾聽者、接受者、被訓練者,還是作為一個主動鋒凱慧參與者、實驗者、探索者加入進來的。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成為課堂活動中的真正一員,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關鍵。
例如,筆者指導學生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 通過開展小組活動積極合作,相互學習,由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一切可利用的渠銀答道查找、制作并講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通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創設情景,“授之以漁”,讓學生自主學習。在這樣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里,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學校里不存在“差生”。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同時,每個人又都是出色的。我們的教育應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種方式去發現學生、培養學生,視學生為教學中的真正主人。這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縮短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景中學習英語輕松愉快,學生聽說英語的整體素質也得到了較快的提高。
3課堂設趣,寓教于樂
古人云:“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學生認識的需要,也是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越濃,注意力越集中,觀察也就越細致,反應越清晰,思維、記憶等各種智力活動也最有成效。
3.1快樂——動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很注意課堂紀律,課堂上學生靜靜地坐在那兒,人云亦云,這樣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繞口令、猜謎語、唱歌、跳舞等形式,特別是游戲,因為游戲是小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90%以上的小學生喜歡課堂教學游戲,使他們的身心達到完全的投入,而且游戲會使枯燥、機械的句型操練變的生動、活潑、趣味無窮。
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如教一組顏色的單詞,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種游戲。每個學生拿一種不同顏色的紙牌,教師發出指令:red , red , red , sit? down? please ; yellow ,yellow, yellow,? touch? your? nose ; white , white , white , open? your? book。拿出相應顏色紙牌的學生就根據指令完成動作。這樣學生既掌握了各種顏色的單詞,又避免了反復誦讀記憶單詞的枯燥無味,又運用這些詞匯進行了交際練習。
3.2快樂——物
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知識和經驗,抽象思維不夠發達,但形象思維占優勢。所以,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錄音機、多媒體等多種輔助和設置情景進行教學,這樣就能使英語課堂形象化和趣味化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接受知識。
如教apple、banana、orange等實物單詞時,可以把實物帶進課堂。雖然這些實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但教師把它們帶進課堂教學,學生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在英語單詞與實物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生詞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記住并說出,但對于一些不便于帶入教室的實物,我們可以用相應的圖片、卡片、多媒體展示,用玩具代替等。用實物激活學生言語活動的興趣,學生充滿好奇興奮,快樂地學習英語單詞。
3.3快樂——想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要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形體語言等不同形式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練習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句型時,教師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個餐廳,里面畫有各種食物和飲料,讓學生想象他們去餐廳,兩人一問一答:Do you like chicken curry? Yes, I do .I like spicy food. Do you like pineapple juice? No, I don’t. I don’t like pineapple. 或者讓一個學生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其它同學都喜歡什么味道的食物,這時學生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要做小記者,去了解其他同學的喜好。
3.4快樂——評
學習最大的快樂在于經過艱苦努力而獲得成功。成功的學習再受到教師的表揚,能推動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因此,在對任何一個學生進行評價時,切不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在評價中老師應用深情的贊許或是熱情的鼓勵,以鞏固提高學習興趣。根據學生表現的優劣,可以依次運用程度不一的話語:Ok / Good / Wonderful /Great等。當學生有了精彩的表演,我們可以說:”“ Great ! 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 !|接著引導全班同學鼓掌對其表揚,集體喊:“XXX, Very good ! ”有時教師也可以獎勵他們一些貼紙,或者送一些小禮物等。如果有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說好,則說:“Try again!”這樣的評價不會挫傷他的積極性,使他有勇氣,有興趣再試一次。
4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學英語
處理好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系。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是為了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能學以致用課堂上的知識到真實生活中,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會與日俱增,逐步養成用英語思維學習英語,從而可以輕松快樂地學習英語。
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在聽說方面的交際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也促進了讀寫交際能力的發展,取得了學習英語的較好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從以前被動的聽講者轉變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的主體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與強化,從而增強了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造能力。這些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例如,學習了“天氣預報”后,筆者讓學生用所學句型自由對話,同時還找來China Daily和其他日報,讓學生參閱天氣預報這一版進行對話。學習和練習中要始終用英語進行思維,這樣學生在自由交談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吸收了書本以外的相關知識。這樣,不僅在交際活動中提高了他們聽、說、讀、寫和語言的交際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而且還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輕松、自如,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培養了用英語學習英語的學習習慣,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
實踐證明,教師設計與所教內容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詞組和句型, 通過交際訓練,即培養學生用英語學英語,能夠幫助學生擺脫無從開口或無話可說的尷尬,從而迅速進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交際訓練。交際性練習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最高形式,設計得當,學生樂于參與,其語言交際能力的發揮達到高潮,課堂氣氛的活躍達到頂點。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快樂地練習,培養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是最理想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效果。
教學中通過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輕松快樂、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與強化,從而增強了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造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教師應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讓學生在“樂”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 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會深入探索,并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范文篇二一、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實現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
1.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無論是備課還是具體的教學活動,教師都需要切實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考慮與設計,要基于學生基礎、認知規律與接受水平,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等來綜合設計教學活動,真正做到貼近學生的學情,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夠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激情。
2.給予學生主體參與的時間。
在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分配教師講解與學生練思的時間,要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一言堂”成為師生的“群言堂”。
3.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空間。
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并不是單一地體現在時間上,還體現在自主選擇的權利上。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扶放有度,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同時又要加強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在最恰當的時機進行自主選擇。
二、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實現從教材轉向多種資源的優化
以往的教學中視教材為經典、權威,教師在教學時不敢越雷池半步,嚴格地執行教材,這是典型的以教材為中心、帶著教材走向學生的教材觀。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視野完中在教材上?,F代教學提出生活即教育,這是當前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活”的教育,學生所學到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以教材為中心,帶著教材走向學生,以教材為全部教學內容的教學觀,要實現多種教學資源的優化與整合,帶著學生走向教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更加富有生活氣息,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來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見識的效果。
1.立足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對教材進行全面掌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掌控教材,而不是淪為教材的“奴隸”,要對教材的各個知識,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具體學情來合理調整,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學生的學情。
2.整合資源,開發校本課程資源。
對于英語學科來說,只有與生活場景結合起來,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語言的真諦。我們要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將教學與學生具體的學情結合起來,及時補充一些圖片、音頻與資料,讓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這樣教學內容才能更豐富,才能真正將英語學習與文化背景結合起來,才能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實現從單一到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1.形象教學法。
小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形象直觀、新穎有趣的事物更為感興趣。傳統的教學手段枯燥無味,無法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采取形象教學法,這樣更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更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圖片、簡筆畫、多媒體、實物等形象事物來進行教學,這樣大大增強了教學的形象性與趣味性,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熱情更高漲,整個課堂教學異常活躍,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單詞時,針對名詞類如apple、banana、ruler、desk等采用實物、圖片或簡筆畫,動詞類如jump、run、drink、eat等用多媒體來動態模擬或用簡筆畫來展現等。這樣的教學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更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角色扮演法。
小學生有著極強的表演與模仿天賦,為學生提供劇本,讓學生進行表演,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從而使學生在表演中學到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這樣可以將語言真正與運用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學習語言,將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結合起來,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與交流能力。如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進行購物,扮演醫生和患者等等,從而將教室變成舞臺,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主角,充分地展現著自己,從而使教室成為學生展現自我、展現個性的舞臺,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
3.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實現了由無形到有形、由靜止到動態、由抽象到形象的轉變,為學生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教學世界,更能吸引小學生的眼球,使學生由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進入學習與思維的最佳狀態。事實證明,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時進行教學,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整個學習過程也是愉悅而快樂的。
4.任務驅動教學法。
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社會人才所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素質。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引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促進學生積極地調用所學知識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性學習。當學生個體無法解決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展開合作交流,發揮小組成員的集體力量,在小組間進行積極的交流與討論,從而掌握知識,學到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與能力。
總之,教無止境,我們要緊跟教育形勢的發展,認真學習新理念,研究新教法,樹立新觀念,加快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富有活力與趣味性的課堂,讓學生愉悅學習、主動學習,讓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激情,學有成效。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范文篇三一、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缺乏語境。
語言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創設相關語言的語境,從小到大我們生活在漢語普通話的語境下,即便沒有人對我們進行專業漢語的教學,我們也能夠用普通話和他人進行交流,這就是語境的作用。語境對于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也很重要,不過現階段,小學英語語法知識的教學中,老師并沒有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很多英語老師只采用漢語進行英語語法的教學,對于英語單詞也是讓學生記住漢語意思,而不注重英語單詞的運用,造成學生聽寫單詞時,老師負責報中文學生寫英文,很多學生卻寫不出相應的英文單詞。
2.老師不善于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
語法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密切注意學生動態,很多時候,老師在英語上的學習已經達到了十幾年,然而,小學生在英語方面卻是剛剛起步的階段。在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產生許多疑問,老師應該耐心細致地作出回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要因為學生的問題比較幼稚就隨意應付學生。同時很多老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的朋友,也沒有關注學生的情緒和反應,師生交流太少,英語語法教學氣氛沉悶。
二、英語語法教學理念和實踐
1.隱性原則的運用。
在語法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有兩種教學方法,一種是顯性語法教學,主要側重于在課堂上直接講述語法規則,另外一種是隱性語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則強調在教學過程中,避免直接談論所學的語法規則,而是創造相關的情景讓學生體驗語言,接著通過對語言的使用歸納出語法規則。英語課堂的枯燥性往往是因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而通過隱性原則的運用,則可以幫助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
2.語法教學與多媒體結合。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顯得比較乏味的原因,主要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只運用課堂的口頭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多媒體設備開始進入現在的中小學課堂,英語語法教學除了采用一般的教學方式,還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特別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3.故事學習法。
英語語法教學中通過故事的引用,可以讓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過程,聽故事的興趣較為濃厚,在講解語法的同時,如果穿插進一兩個故事,學生會很樂意認真聽講的。
4.創設語境進行語法教學。
創設語境對于語言的學習十分重要,它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由于小學生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課堂教學全程英語,但是也應該采用雙語教學,幫助學生在英語的語境下學習英語語法知識。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英語興趣小組,類似于大學“英語角”的模式,采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這種做法也彌補了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的弊端,使英語語法教學更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更濃。
三、結束語
隨著英語在我國的普及,已經在小學開設了英語課程,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也被人們意識到,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更是受到人們的關注,英語老師在小學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故事的模式展開教學。善于利用包括多媒體在內的多種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注意創設相關的語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不斷地實踐,把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猜你喜歡:
1. 小學英語老師新學期計劃書范文6篇
2. 英語教案范文
3. 關于英語教學論文范文
4. 小學英語論文范文
5. 小學英語教師學術論文范文
【 #小學英語#導語】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在寫作上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教師將平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或研究進行了總結,并綜合運用綜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下是 無 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論文【三篇】》供您查閱。
【第一篇: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優化研究】
摘要:
隨著中國越來越多的走進國際社會,英語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因此,現代教育也越來越多的重視英語教學。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英語學習,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而語言的學習離不開閱讀,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識,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質量?,F代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內閱讀,同時教師還需要重視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能力的發展。但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外閱讀教學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其質量還有待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小學英語教師要找出課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解決好這些問題。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問題與建議
當前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還有待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學英語教學并沒有真正的發揮好課外閱讀教學的價值。螞液受到傳統的教學思想的影響,以及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了不恰當的教學方式,現代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的質量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學生的英語素養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消極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及時的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合適的辦法,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和改善,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好閱讀教學的相關工作。
1當前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有待提升的地方
1.1課外閱讀教學的地位有待提升
就目前的課外閱讀教做咐學的實際情況來看,課外閱讀教學的地位還有待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當前教師和學校的相關領導對于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還沒有真正的深刻的認識,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就會有比較大的阻力。舉個例子來講,教師更加愿意學生將學習的時間用在課本知識的學習上,這更加能夠保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而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小學階段學生還不能夠完全依悶胡物靠自己進行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方向基本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方向。而很多教師不愿意花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此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就必然會出現問題。
1.2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提升
不少教師認為課外閱讀教學不重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真正的重視閱讀教學,而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也沒有進行仔細的選擇和斟酌,而是比較隨意的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此外,教師也沒有就閱讀的內容布置引導性的問題,這樣一來缺乏足夠自學能力的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必然會遇到比較多的問題。這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會產生巨大的消極的影響。
2提升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質量的一些建議
2.1重視課外閱讀教學
為了真正的做好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相關工作,首先應該幫助教師、學校還有學生真正的重視課外閱讀教學。只有當教師和學校真正的重視課外閱讀教學以后,學生才能夠真正的重視閱讀教學。畢竟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比較差的,學生的學習依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的認識到,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的支配作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和總結,讓學生感受到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的提升。而為了真正的體現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學??梢杂杏媱澋慕M織一些活動,通過活動讓教師和學生真正的投入精力到課外閱讀中去。舉個例子來講,學??梢越M織學生進行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相關的比賽,通過比賽激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此外,學校還可以要求教師展開相關的主題班會,或者進行相關的主題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真正的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當教學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的采取靈活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2.2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
課外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大量的資源作為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開展好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工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搜集相關的資料,針對學生的發展情況和興趣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讓學生進行選擇,這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這對于閱讀教學內容的提升能夠起到真正的幫助作用。
2.3給學生專業的指導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給學生專業的指導。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因此教師要給學生科學的指導意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的給學生提供科學的參考意見。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英語素養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要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這樣學生的英語素養和綜合素質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做到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
作者:嵇玲玲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開發區樹人小學
參考文獻:
[1]王英.淺談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面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1:105-106.
[2]劉春霞.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面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新課程(下),2014,02:8
【第二篇: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分析】
一、背景介紹
2015年1月12日,臨近期末,三河市小學英語班組織了一次培訓活動。這次培訓主要針對小學英語的單元復習課,進行了觀課和研究。筆者聆聽了一節四年級的單元復習課,授課教師來自一所農村小學,是一位參加工作不滿兩年的青年教師。教師教學熱情高漲,語音語調純正標準,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授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無論是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還是教學環節的設計上,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筆者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相應改進建議。
二、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單元復習課。教學內容選自PEP小學英語新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Meetmyfamily”。單元話題是familyandjob,涉及到家庭成員和職業詞匯:parents,uncle,aunt,cousin,babybrother,nurse,doctor,driver,cook,farmer等。句型為詢問家庭成員和職業的功能交際用語:—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Three.—Isthisyour...?—Yes,itis./No,itisn’t.—What’shis/herjob?—He/Sheisa...教學目標分析及改進建議授課教師的教學目標是這樣設定的:
1.能夠聽、說、認讀本單元單詞
parents,uncle,aunt,cousin,babybrother,nurse,doctor,driver,cook,farmer。
2.能夠聽、說、認讀本單元句型
—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Three.—Isthisyour...?—Yes,itis./No,itisn’t.—What’shis/herjob?—He/She’sa...
【分析】從文字表述方面看,授課教師確定的這兩個教學目標沒有什么不妥,注意到使用準確的行為動詞(聽、說、認讀)來描述學生學習行為的達成度。但是,筆者認為,授課教師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大部分學生在新授課時已經實現,并不適合確定為本節復習課的目標。
【改進建議】筆者根據對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學情以及教學重、難點的分析,認為應確定如下教學目標,更為合理:
1.學生在梳理本單元相關詞匯的查漏補缺活動中,能夠歸納出表示家庭成員的詞匯:parents,uncle,aunt,cousin,babybrother以及表示職業的詞匯:nurse,doctor,driver,cook,farmer。
2.學生能夠運用以上詞匯,在情境中運用功能句型詢問家庭成員及其所從事的職業:—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Three.—Isthisyour...?—Yes,itis./No,itisn’t.—What’shis/herjob?—He/Sheisa...。
3.學生能夠在談論自己及他人家庭成員職業的過程中體會到:Allthejobsarehelpful.通過改進,教學目標就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了;同時在復習過程中,滲透了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以及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目標的確定和對學生的引導,也體現了學科德育滲透,使學生在活動中自然體會到Allthejobsarehelpful。
三、教學過程分析及改進建議
1.導入新課,復習詞匯
(1)上課伊始,授課教師播放一段談論家庭成員的,導入學習。授課教師出示一張本單元涉及的所有家庭成員的幻燈片,讓學生根據圖片依次回答他們是誰,并且領讀了詞匯:parents,uncle,aunt,cousin,babybrother。
(2)接下來,師生問答、學生跟讀單詞。教師首先詢問學生父母的職業,然后詢問幻燈片上人物的職業,學生進行回答。之后,學生反復跟讀這些職業詞匯:nurse,doctor,driver,cook,farmer。
【分析】授課教師在引導復習單元詞匯這個環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斷地提問,反復地領讀,學生一直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這樣做,*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改進建議】《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二級學習策略標準中提出:對所學內容能主動復習和歸納。因此,在該環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本單元詞匯進行整理和歸納,而不是反復提問與領讀。筆者認為:在播放談論家庭成員的之后,教師導入今天的主題:Todaywe’regoingtotalkaboutfamily.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Whoarethey?Whatotherfamilymembersdoyouknow?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如果只回答第一個問題,他們只能說出parents,grandpa,grandma這些單詞;而第二個問題Whatotherfamilymembersdoyouknow?則可以引導、啟發學生歸納出所有表示家庭成員的單詞,包括他們在三年級學過的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單詞。這樣一來,教師不僅幫助學生建立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歸類聯想,激活了已有知識,提高了按塊記憶單詞的能力。同樣,在復習職業單詞時,教師除了讓學生談論自己家庭成員所從事的工作以外,也可以提問Whatotherjobsdoyouknow?這樣做,比教師直接指著圖片問What’shis/herjob?和反復領讀的效果要好得多。直接看圖提問,只能就圖說圖,就詞練詞;而開放性問題則能激活學生的網狀思維,從而極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2.復習句型,拓展延伸
在復習本單元的主要功能句型時,授課教師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利用幻燈片出示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1)教師首先說:Thisisapictureofmyfamily.Ihaveabigfamily.授課教師出示全家福照片后,板書本單元的主要句型—Isthisyour...?—Yes,itis./No,itisn’t.—What’shis/herjob?—He/Sheisa...進行,然后反復領讀。(2)之后,教師請學生拿出提前下發的調查表,告訴學生:Let’smakeasurveyofyourfamily.Youneedfinishthischartwithyourpartner.Andthentalkaboutyourfamily.學生兩人一組,首先填寫表格,然后談論各自的家庭情況。
【分析】英語課程標準提倡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機會的理念和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授課教師利用家庭照片設置情境的想法很好,可以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復習句型,符合課標的理念。但是,授課教師并沒有給學生自己梳理句型的機會,而是把句型直接寫在黑板上進行領讀。學生雖然能夠認讀這些句子,但他們是在被動地學習,不是主動在情境中回想、記憶學過的功能句,導致他們在完成調查活動時不斷地抬頭看黑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改進建議】筆者認為,授課教師在出示全家福照片后,可以這樣引導學生:Thisisaphotoofmyfamily.Ihaveabigfamily.Lookatmypicture.Doyouhaveanyquestionsforme?Canyouaskquestionsaboutmyphoto?從而使學生主動回想運用本單元的功能句。如果是小組活動,還可以相互啟發,實現鞏固復習的目標。學生也會非常感興趣,他們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就能靈活地運用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Isthisyour...?What’shis/herjob?等句型進行提問,滿足他們想了解老師家庭情況的好奇心。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應該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掌握不好的句子進行領讀,達到復習課查漏補缺的目的。這樣做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梳理、歸納、運用單元主句型,而且為下面的活動做好了示范。與此同時,教師談論自己父母的工作,并驕傲地說:“Theyarehelpful!”讓學生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環境中體會到職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價值觀。此外,筆者認為,授課教師可以把之后的調查活動改成Talkaboutmyfamily。學生可以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兩人一組進行談論。這樣設計,語言情境就趨于真實,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操作起來實效性自然比較強。
3.鞏固練習
授課教師在鞏固練習環節,出示了這道習題:
【分析】練習的目的在于鞏固本單元知識,檢測復習的效果。教師設計的習題應該具有針對性。而筆者發現,授課教師設計習題時所選用的閱讀材料是教材63頁Readandwrite板塊的原文,文后的習題也沒有任何改動。學生對這道題已經非常熟悉,完成習題是簡單重復,輕而易舉,卻沒有達到溫故知新的提升目標?!靖倪M建議】筆者認為,在單元復習課上教師設計幾道練習題讓學生完成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反饋復習效果。教師應結合單元知識的重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出錯的內容設計習題。故筆者重新設計了習題:
(一)Lookandmatch.
(二)Readandtick(√)orcross(×)Look!Thisisaphotoofmyfamily.Thisismyfather.He’sadoctor.He’stallandstrong.Helikessports.Thisismymother.She’sadoctor,too.Sheisveryfriendly.Thisismylittlepuppy.It’ssolovely!(1).Myparentsaredoctors.(2)Myfatherlikessports.(3)Mymotheristallandstrong.(4)Mymotherisveryfriendly.(5)Thereisalittlepuppyinmyfamily.筆者選用的兩道習題具有圖文并茂、由易到難的特點,符合四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第一題是一道基礎題,以看圖連線的形式考察學生的觀察以及認讀和識記能力。第二題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檢測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閱讀語篇并進行判斷。五個小題中,有事實理解,也有綜合判斷,還有區分文本信息的不同設計。這樣設計習題,照顧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結束語
針對本節單元復習課,授課教師根據筆者的分析和改進建議,對自己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進行了改進。當授課教師再次上完這節單元復習課之后,筆者發現,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提高,復習效果凸現出來。因此,筆者認為,在單元復習課上,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復習、鞏固,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歸納、總結、概括和主動運用知識的能力。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為他們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和語言任務,查漏補缺,發展語用能力、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這樣才能提高復習課的實效性。
【第三篇:多元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1.多元智能理論的核心理念
1.1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智能是個體畢生用以學習、解決問題和進行創造的。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至少由八種智能構成的,即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Gardner1983)。
1.2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強項。
八種智能在每個人的智能結構中同等重要,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組合方式不同,表現程度也就不同了。每個正常的人均有自己的智能強項(Gardner1999)。
1.3對智能強項的培養和發展能夠促進弱項智能的發展。
八種智能在個體身上是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且這些智能間相互作用,對某些智能強項的培養和發展能夠帶動其他智能弱項的發展。只要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指導,八種智能在每個身上均可發展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戴維德2003)。
2.建構多元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前提
2.1樹立樂觀的學生觀。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每個學生都至少擁有著這八項基本智能,只有培養適當,每個學生均可成才。(Gardner1999)。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應該為學生創造多種多樣的展現各種智能的情境,給每個學生創建表現其才智和個性的機會。
2.2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教學真正應該追求的目標是:學生智能的開發和全面發展。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每個學生的智能得以全面開發和發展,讓每個學生在智能發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讓每個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
2.3多方位的觀察學生的智能傾向,建立智能發展記錄袋。
了解學生的智能特點及其智能發展狀況是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對學生的了解應著眼于發現學生多元智能結構中的智能強項,以及不同智能領域中的相對長處和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觀察學生與眾不同的行為表現,從而判斷學生的智能傾向,例如言語-語言智能強的學生經常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有時甚至亂講話;視覺-空間智能強的學生善于解釋圖片和圖表,但愛在書上亂涂亂畫或者發呆做白日夢;身體-動覺智能強的學生在操場上活力四射,而在課堂上時常坐立不安;人際交往智能強的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等等。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的行為表現,或者咨詢家長孩子在家里的智能表現情況,來判斷孩子的智能傾向。根據多方位的觀察結果,給每個學生建立智能發展記錄袋,從而有目的的培養學生智能發展。
3.建構多元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3.1開展多樣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多元化的智能發展。
在小學英語的課堂上,教師應有意識地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促進各種智能的發展,例如,頭腦風暴,看圖編對話,英語訪問等強化口語的活動可促進學生言語-語言智能的發展;英語數數比賽,英語數字游戲,購物付款活動等可促進學生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讀英語短文繪出平面圖,辨別不同角度的物品,按要求涂色等活動可促進視覺-空間智能的發展;角色扮演,表演話劇,聽音做動作等活動可促進身體-動覺的發展;演唱英語歌曲歌謠,編寫英語詩歌等活動可促進音樂-節奏智能的發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自我介紹或他人介紹可促進學生的自知自省智能的發展;小組討論,兩人對話等活動可促進人際交往智能的發展;觀看動畫后介紹動植物生長過程或者制作食物的過程等活動可開發學生自然觀察智能的發展。
3.2采用多元化的課堂活動組織策略,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
課堂上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創造有利于學習的環境”,課堂活動組織的有效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生智能的開發。例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語言智能及人際交往智能,在課堂教學中盡量設計真實的語言環境和語言任務;有時為了英語活動的開展,可以合理改變學生的座位位置,以便調動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的積極因素;在帶領學生唱單元主題歌曲和歌謠時盡量不要限制學生的活動,使學生的音樂智能和身體-動覺智能的發展同時進行。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需注意將具有不同智能強項的學生合理搭配分組,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并在活動中有所表現,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促進智能的全面發展。
4.總結
本人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建構多元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旨在通過擴大小學英語課堂上的學習的內容領域和知識表征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的發揮和智能的全面發展,從而將新課程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踐行于真實的小學英語課堂中。
【 #小學英語#導語】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在寫作上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教師將平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或研究進行了總結,并綜合運用綜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英語教學論文【三篇】》供您查閱。
【第一篇:小學英語興趣教學優化】
摘要:
興趣是基礎,興趣是孩子的老師。只有對學習感興趣,學生才能愿意學習。以往的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并不是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重點,而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螞液很低,教育改革后促使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從而達到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
興趣;優化;小學英語
從眼下的教育狀況來看,教師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不能巧妙的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學習效率,取而代之的是古板生硬的教學模式,不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教學也只是徒勞,即便是做再多訓練布置再多作業,也只是愈加加強了學生對本學科的抵觸心理。新的教育改革影響下,教師需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展開教學,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優化小學英語的興趣教學。
1興趣在學習中的意義
1.1創設情境:
創造相應的學習環境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條件,學生在課堂上是處于單調的語言氛圍中,接觸不到多語言的環境,所以對于學生初步學習英語是非常吃力的,此時此刻就需要教師來為學生提供幫助,借助一切外界有利條件為學生創造出適合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從而做咐達到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的目的。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可借助一些簡單的實物來創設情境,比如卡片,音頻,等。教師可多費心思在創造情境上,一旦激發出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就會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樂此不疲。
1.2活躍課堂氣氛:
每個學生都有一顆好奇的心,所以教師可簡單的了解學生們喜歡探索的心理,由此可見,在往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興趣,尋找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展開各式各樣的學習情境,教師可大動腦筋,多創造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樂在其中并愛上英語。為配合教育改革,完善教育體系,教師所要做好的就是尋找一切可以激活課堂氣氛的源泉,找到一個知識點將學生帶入,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主學習。
1.3積極參與,快樂學習:
教師需創造一些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生們不喜歡枯燥的課堂,而是喜歡熱鬧、有意思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大都比較喜歡在人前表現,如果教師能將學生全部帶入到自己所設定的情境當中,學生就會你爭我搶的積極表現自我,從而達到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應如何將學生全部帶入情境?比如,教師可采用搶答的模式來激發孩子們興趣,讓學生們在最短時間內說出自己所知道的動物的單詞,誰回答的越多就有獎勵,學生會積極的站起來回答“bird,monkey,cat,elephant......學生們爭先恐后,你爭我搶,激發出自己所有的思維能力,這種情境創設可以很有效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實現快樂學習的目的。
2優化方式
2.1多媒體教學: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直接,所以他們也會以最直接的方式去接受新鮮事物,基于此種情況,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室將聲音,動畫結合到一起,給予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使得學生更依賴于多媒體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學習帶來太多的歡樂,讓整個課堂都充實而多彩。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1中“what‘sthematter”這一章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向同學們悶胡物展示身體各個部位及部位疼痛[1]的單詞,可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到各個部位的確切位置[2]及牢記發生病變的單詞,屏幕上人物的動作直觀反映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印象深刻,能做到在腦海中隨用隨取。
2.2參與情境,扮演角色:
學生喜歡動起來的課堂氣氛,因此,教師需要徹底擺脫以往枯燥死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深入文章主題,并參與人物的扮演,學生可借此將自己的內心活動由角色表現出來,教師也可通過學生的表現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達到學生鍛煉能力,教師掌握能力的雙重目的。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時,教師可帶一些水果和器材到課堂上,找兩個學生到講臺上做對話,其中一個學生學生邊做奶昔邊用英語講解做奶昔的步驟,學生可深入到角色中,情境教學法在練習對話的同時對文章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又對句子及語法做了練習。在課下教師還可以將奶昔與孩子們分享,學生會越來越喜歡這種學習方式,情境教學法將成為新一代教學體系的主宰[3]。
2.3摒棄傳統作業形式:
課堂氣氛如此豐富多彩,教師需要在課后作業做進一步改進。老套的英文作業是抄寫文章或者翻譯句子,學生在課后作業時不能運用到實際當中,這亦是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4],教師可采用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將課后作業內容加以完善,比如教師可將抄寫文章或者翻譯句子改成寫小短文的形式,將課堂所學到的內容進行總結,如在學完“Mysister”后,教師可布置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姐姐的小短文,學生可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增強語言組織能力,在做作業的同時還可復習當天所學的語法。彌補了課后作業枯燥無味的不足。
結語:
綜上所述,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充滿好奇,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越強興趣就越大,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結合教材想辦法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更要深刻認識到興趣是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根本,有興趣就能學好習,在教育改革影響下,教師要把學生的興趣放在主要地位,在此基礎上全面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摒棄傳統教學模式,創設新穎教學體系,為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創造出奇跡。
作者:王彥華 單位: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樹鄉第一中心校
參考文獻
[1]趙彩峰.對小學英語興趣教學的研究[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3(5):87.
[2]方新會.論提高小學英語興趣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9):22.
[3]李苗.論小學英語的興趣教學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5):280.
[4]薛利亞.談英語興趣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3):226.
[5]陳歆.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興趣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4):160
【第二篇:高效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摘要: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書本語言變得形象生動,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們,要積極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來促進小學英語的高效化教學。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情境;高效化;體驗;直觀;趣味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書本語言變得形象生動,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們,要積極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來促進小學英語的高效化教學。那么,我們該如何針對小學英語的學科特點和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并取得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效果呢?下面,筆者試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個人觀點的闡述。
1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創設體驗式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身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不應將教學任務只落實到對教材中的各種英語語言知識點進行講解,還應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獲得發展,如我們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愛好表演的性格需求,激發學生的參與*,另一方面為學生創設了一種體驗式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真正進入到英語交際活動情景中,進而促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獲得有效發展。例如,以《CanIhaveanicecream》這一單元內容為例,在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本單元的功能語句CanIhave…,please?及其答句Yes,youcan./No,youcan’t,并可以靈活運用之后,我給學生出示了一張圖片,圖片內容為小女孩Army生病躺在床上,媽媽坐在床邊,然后出示一張列表,列表中的內容為征求意見時需要用到的活動語句和相應回答,如haveadrink/watchTV/haveanicecream/gototheshop/havethesebiscuits等等,然后,依次選擇兩名學生,分別扮演Army和Army媽媽,來開展情景對話活動。如此,我便為學生創設了一種體驗式教學情景,學生能夠真正投入到語言交際活動中,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所學英語知識,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2引入現代直觀教具,創設直觀式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直觀教學,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現代化教學功能,能將書本上枯燥、抽象的文字以更為形象和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可將現代直觀教具引入到教學課堂中,創設一種直觀式教學情境,讓學生以更為豐富生動的方式來學習英語知識,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提供充足保障。例如,以《WewenttotheGreatWall》這一單元為例,在授課過程中,我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現了長城的直觀圖片,并對長城進行了簡單介紹,如“TheGreatWallisveryverylong,andit’smorethan2000yearsold.AChinesesayinglikethis,youarenotatruemanuntilyougettotheGreatWall.What’sthemeaning?”然后,繼續對學生說道:“Yesterday,LiMingandWangFangwenttotheGreatWall.Whatdidtheydo?”如此,通過為學生展示直觀圖片,有效吸引了學生學習注意力,學生通過直觀的觀看,也了解了偉大的成長是中國文明的瑰寶,在這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對于我們接下來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起到了鋪墊作用。
3實現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相融合,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
游戲是學生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形式,玩游戲時,學生總能傾注百般熱情和精力,而且,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能夠學到所應掌握的內容、知識,從而大大寓教于樂的效果。鑒于此,我們就可在教授英語內容的過程中,將游戲引入其中,實現游戲于教學內容的相融合,創設出一種趣味性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進而促進學生對英語游戲活動的積極參與。例如,在學習了有關動物的詞匯后,我組織學生玩了這樣一個游戲活動:兩名學生為一組,每次兩組學生進行游戲比拼,比拼方式為:給其中一組提供寫了各種動物的單詞卡片,另一組的其中一名學生到講臺上學某一動物的叫聲,拿有單詞卡片的一組,則要迅速找到這一動物的單詞卡片,并準確讀出動物單詞的讀音,選擇正確且讀音無誤,則獎勵一顆五角星。進行幾次猜測之后,兩隊交換游戲任務。最后,看哪一組獲得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組就是獲勝的冠軍小組。這樣,通過組織學生玩有趣好玩的游戲,創設了一種趣味性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狀態都十分積極、主動,促進了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而且,幫助學生復習鞏固了所學的動物單詞詞匯,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和掌握效果。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有著重要且廣泛的意義,身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們,要積極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活動傾心投入,進而全面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促進小學英語的高效化教學。
作者:厲建秀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國際海洋城濱海灣小學
參考文獻
[1]馮莉楊延剛《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03-03
[2]鄒志超龔少英《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06-04-20
【第三篇: 給學生“精彩”體驗】
新課程改革帶給教育以新鮮的血液,帶給師者輕松的感覺和自我的超越,帶給學生廣闊馳騁的空間和身心愉快的體驗。
小學英語因自身的獨特性,帶給學生以新奇與陌生,新奇的事物容易使孩子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陌生的東西易使用權他們產生排斥感,因此,在教學中只有把他們對英語的陌生感抵消并轉化為想要了解并為之探索的動力,才能做到使學生一接觸到英語就產生興趣,在短短的一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發覺,教學在體現創新性的同時,更應充分展示教學的藝術性,使之充滿魅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精彩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是我在教學中常常用的方式,也是我教學的特點。在不斷的課堂實踐探索中,我發覺,學生的“精彩”需要教師的條件創設和去發現的眼睛,才能成為一種體驗。
一、創新的環節設計是“精彩”的鋪墊。
環節設計的優劣關系到一節課是否能達到教學目標,是否使學
生得到全面發民英語課堂環節設計要根據英語科的多學科融合特點,精心設計給學生以不同的多樣的展示空間,從而獲得“精彩”的體驗。
在教學三年級第一冊we loveanmals中的一課,我設計這樣環節,首先以猜謎的形式引出新單詞,如it hasa shorttailandtwored eyes. Ilikeyt .whatis it ?(手勢配合),學生根據已掌握的單詞shorttailredeye 很容易的就能猜測出這個動物,這樣就給學生創設了展現靈活思維的空間。在單詞的教讀中,利用動作表現單詞意思,既加深記憶,又使學生得到表演能力的展現,在教rabbit 這個詞時,我請學生們想象兔子的特點,給他們表演的空間。在表演中出“精彩”。在let’s do 中,我創設“聽力表演擂臺賽”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任務。以個體帶到全體,在合作中賽出“精彩”,在let’ssing 中,把全體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唱歌,一部分伴舞,然后再交換角色,讓學生在唱跳中出“精彩”,并得到快樂體驗。
二、用“愛”的眼神去發現,“精彩”無處不在。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用愛的眼神去發現,我們身邊的“精彩”的亮點就會被忽視。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亮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火花,也會閃爍出智慧的光芒。用兒童的心里去體會孩子們的獨特自我。用愛的眼神去發現,用激勵的語言去鼓舞。照亮的小“精彩”會在以后課堂中變成大“精彩”
在課堂中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很多想發現他們的閃光鼓勵 他們的言行,教師要細心的發現。我在教學中,每節課都能做到 生說或演的機會達到全班的90%到100%,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捕捉到一些獨特的精彩瞬間,比如在聽音訓練 中,我找出最靈敏的學生,在書寫訓練中,寫的最漂亮的學生,在唱歌時,唱的最動聽的學生;在說訓練中發現音質的學生語調,最富有節奏感的學生,在表演中表現的栩栩如生的學生……
去尋找學生的亮點,讓它成為教學魅力的生長點,讓創造性的教和創造性學成為一種快樂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