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數學大單元備課美篇 六年級下冊教研課題有哪些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研課題 六年級數學教研主題題目 六年級數學組內教研課題
研究性學習報告(課題研究)格式:
(一)題目
1、題目的內容
類型、定位、作用
2、寫作要求
標題要準確
標題要新穎
題式可多樣
標題要簡潔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體署名
個人署名
2、署名的規則
貢獻大小:提出研究設想、承擔研究工作、解決關鍵問題。
(三)內容提要關鍵詞
1、內容摘要:中心內容、結構及主要論點和評述;要求重點突出,內容精練,觀點明確、一般不用第一人稱,以200---300字為宜。學術論文也不宜超過1000字,穗孝激有關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關鍵詞:必須是規范科學的名詞術語,一般每篇文章有3~5個關鍵詞(主題詞)。屬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內容:問題的由來;文獻綜述:課題的界定(概念術語的解釋)及問題的陳述;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寫作要求:課題闡述要清楚準確,中心突出;客觀公正、科學準確評價慎正他人的研究成果;簡明扼要介紹課題研究的動機和意義。
(五)正文
1、內容:它必須對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研究報告又分:1、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2、研究的內容和假設 3、研究的步驟及過程 4、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研究報告的重點部分。A. 結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結果的討論 。
結果分析與討論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設計缺乏一種觀,討論問題思路狹隘
操作過程不夠到位,操作措施不夠落實,就產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文獻資料檢索不夠,對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對自己結果的討論就缺乏客觀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結果的項目指標難以確定
測量的方法與手段較難選擇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要求不斷提高
結果分析與討論對研究者理論素養和洞察力要求較高
對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發展的方向。
2、寫作要求:
總體要求:科學性和創造性;公正性和準確性;學術性和通俗性。
具體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學。3、圖表使用要恰當。4、觀點材料要統一。5、語言使用要規范。正確區分學術概念和生活概念,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6、引用論點要慎重。與已一致,佐證;他人觀點中某些好思想,提練綜合;帶有片面性的真理,猜襪開拓思維、慎重判斷;相反的權威觀點,找準錯誤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報,引專著不引文集)7、內部邏輯要嚴密。8、標題序號要規范。9、討論部分要簡練。
(六)結論
1、內容:整篇報告的概括和小結。成果概括(結論必須指出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沒有解決?);今后研究的展望;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建議等
2、要求: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指明方向。
(七)注釋和參考文獻
1、內容:書籍、刊物、報紙、網絡
2、要求:完整注明出處
(八)附錄:問卷、量表、研究材料、統計數據、方案、計劃等
小學數學六年級種子課課題可以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分數的初步認識》、《 位置與方向》、《 圓柱與圓錐》等。
以《 圓柱與圓錐》為例: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深刻的認識到迅缺圓柱和圓錐的性質,教師便可以利用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組成部分的認識。讓學生自行拿出一張矩形的紙,試著將長方形的紙張經過旋轉得到一個圓柱筒,學生在旋轉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圓柱桶是經過長方形的哪條軸旋轉得到的,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開動大腦,促進學生大腦發育,提高學生的智力。學生在動手操作過后,了解到圓柱的組成部分,側面是由一個矩形旋轉組成、底面是兩個圓形,方便學生之后容易理解圓柱面積的的計算過程。隨后,教師給每位學生發放一只小木棒,和一個硬紙成了直角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將耐敏直角邊粘在畝畝辯小木棒上,在學生粘貼牢固之后,引導學生轉動小木棒,觀察感動后的圖形形狀。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直角三角形通過旋轉可以得到圓錐,圓錐的組成有了一定的認識。方便學生之后動手操作研究圓錐的體積與面積。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心理學的界定: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興趣以需要為基礎,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這對人的認識和活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世搜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愉快教學能夠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數學教師,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作為基本要求,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樂而忘返。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一、讓學生體驗數學之美:我設計的一節五年級數學課《軸對稱圖形》我是這樣設計的:
1、聯系熱點事件引入新課題。
①.回顧奧運會,師生觀看第28屆雅典奧運會開幕式及閉幕式的精彩照片回放,一邊看一邊判斷照片上的事物是否對稱。
②.欣賞各國的國旗,感受對沖返則稱的性質。
2、在操作探索中學習新知識。
①.剪一剪。學生嘗試剪一個軸對稱圖形,老師巡視指導,剪完之后全班同學欣賞。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剪的,為什么要對折之后再剪。
②.小組探究。
③.小組匯報。
④.畫一畫。請學生動手畫圖,畫完后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欣賞評價。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3、欣賞軸對稱圖形。1.回憶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2.欣賞中國的建筑圖片。師生共同欣賞天安門、故宮博物院、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鳥巢”、水上項目中心“水立方”等古今建筑的照片。
二、讓學生體驗數學之好玩。
樂于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同時也是認識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徑。引入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不僅使數學學習趣味橫生,而且有助于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比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的認識時,讓學生在限定的一分鐘內展開拍球、跳皮筋、記成語、默單詞、背詩詞等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生們既體驗了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又感受到了時間的珍貴。盡可能地使我們的教學游戲化,不只是樂學的需要,更應該是我們改革數學教學的一種發展方向。
三、讓學生覺得數學有用。
對于高年級學生讓他們覺得數學有用是讓他們產生學習情趣的方法之一。比如我設計圓周長時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動畫演示兩支小螞蟻加加和林林比賽,出示了他們跑的路線,正方形和圓周長相等,誰跑的路程多?誰能幫助兩散棚支小螞蟻解決這個問題?由此引導學生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知道周長怎么求直徑。
四、貼近生活,感受數學的魅力。
我設計的六年級《按比例分配》一課中,充分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如果你是大隊輔導員老師,你怎么分配這些圖書卡片?如果你去給同學買糖,三種糖按怎樣的比來購買?這樣設計,具有挑戰性和現實性。學生不僅要掌握解題的策略,還要思考如何合理設計分配方法,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去探索、去創新。
總之,教師要永葆一顆童心,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意課堂上孩子的“奇思妙想”、“異想天開”。使孩子的學習生活充滿幸福、充滿樂趣。
1、研究背景及指導思想
“一題多解”
啟發式教學:是指在小學教學課堂中,教師
利用啟發式教學,啟發、引導學生白學而獲得解決問題多樣性。它強調的是自主探索而非教師灌輸。通過對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自學方法以及“一題多解”的意識與能力等問題進行
研究,探究出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途徑;尋找到培養小學學生養成“一題多解”的習慣,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最優化意識的方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理論實踐經驗。襪橘
2、研究目標
1.培育小學生數學興趣和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
2.學生掌握一定白學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見解。
3.使學生初步具有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和最優化的意識。
4、研究內容
1研究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研究培養小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4、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以《創新教育概論》、《新課程師資培訓精精告隱團要》、《教學新課程標準》以及馬克恩主義理論各種文獻進行借鑒研究。
2.行動研究法。參與本課題研究的教師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在實際教學中進行行動研究。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驗證。啟發式教學的好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攜雹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作為六年級的數學老師,怎么提高學習的效率非常重要,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案有哪些?大家不妨來看看我推送的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案,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悔梁稅等概念。
2、掌握現行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會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
4、認識科學理財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人新課。
從師生談話中引出壓歲錢的話題。
二、聯系生活,理解意義。
1、學生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
2、教師出示課前放好的一張100元的存單放大圖,請學生觀察后回答:你能從這張存單當中知道些什么?(同桌可以商量)。備前櫻學生匯報結果,教師小結。
3、師要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填寫一張存款憑證。拿出三張比較:
請學生觀察這三張存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2)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3) 小結。
4、引導探索,構建模型。
(1) 請同學們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張存單,幫那位儲戶算一算,這張存單到期后可拿到多少利息?(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存單利息,教師巡回指導。)
(2) 指名解答,師生共評。
(3) 歸納總結利息計算公式。
( 利息的多少跟本金、年利率和存期有關,那么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
本金利率時間=利息
請學生觀察上述三個算式
(4)計算稅后利息。
四、鞏固訓練,解釋應用。
師:這就是我們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利用這種方法我們能夠解決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經常碰到的有關利息計算的問題。
鞏固練習:
師逐一出示下列題目:
(1)張阿姨購買了三年期的國庫券5000元,年利率是3.85%,三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只列式不計算)
(2)張伯伯做生意,向銀行貸款7000元,月利率0.5115%,4個月后應付利息多少元? (只列式不計算)
(3)李叔叔把8000元存銀行,存活期儲蓄,月利率0.72 %,半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五、全課總結(讓學生談談今天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
1、練習三十三的第3、4、5、6題。
2、課外練習:
(1)談談如何處理壓歲錢。
(2)幫王大爺出主意。
仿叢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3.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從而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出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一)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
教師板書:比例的應用
二、新授教學.
(一)教學例1(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1)思考: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 千米.
=
2 =1405
=350
答: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3.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駛多少小時?
(二)教學例2(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要4小時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7054
=3504
=87.5(千米)
2.那么,這道題怎樣用比例知識解答呢?請大家思考討論:(投影出示)
這道題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
所以兩次行駛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設每小時需要行駛 千米,根據反比例的意義,誰能列出方程?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案【三】
教學內容:教材第7374頁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易方程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及其作用,能正確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學生加深對方程及相關概念的認識,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和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在復習了整數、小數的概念,計算和應用題的基礎上,今天要復習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數量關系。
(2) 乘法交換律。
(3)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寫出字母式子,同時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學生每個式子表示的意思。提問: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時要怎樣寫?
2、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結果,老師板書,結合提問怎樣求式子的值的。
3、做練習十四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選擇兩道是怎樣想的。
三、復習解簡易方程
1、復習方程概念。
提問:什么是方程?你能舉出方程的例子嗎?(老師板書出方程的例子)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還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叫方程。(板書定義)
2、做練一練第2題。
小黑板出示,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提問:5x-4x=2里未知數x等于幾,x=2是這個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數x等于幾?x=0.4是這個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書定義)它與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強調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過程)你會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嗎?根據什么解方程?
3、解簡易方程。
(1) 做練一練第3題第一組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解第一個方程是怎樣想的,檢查解方程時每一步依據什么做的。第二個方程與第一個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時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時先看清題目,根據運算順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來.不能算的就看做一個未知數。我們現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據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來進行的。(結合板書: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關系來解)追問:這兩題可以怎樣檢驗方程的解對不對?
(2) 做練一練第3題后兩組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分別做其中的一組題。集體訂正,并讓學生每組兩題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強調一定要先看清題,按運算順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來,然后根據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求出方程的解。
(3) 做練一練第4題。
讓學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師板書。提問列方程的等量關系是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復習了哪些知識?你進一步明確了什么內容?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完成練一練第4題解方程;練習十四第2題,第3題后三題,第4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四第3題前三題、第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