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一年級邏輯思維訓練 四年級50道思維題 1年級數學腦力題目 邏輯思維題30道測試 小學一年級思維題必做
1、小華給小方8枚郵票后,兩人的郵票枚數同樣多,小華原來比小方多幾格郵票?
專家解析:這道題同樣是一道暗差問題。家長在指導時可以用兩種方法指導孩子思考。第一種方法:抓住問題的關鍵詞“原來”我們可以從數字1入手,假設小華給小方1枚,那么小華就少1枚,小方就多1枚,那么兩人郵票數量之差迅譽就是1+1=2(枚)。依此類推,8+8=16(枚),既是小華原來比小方多的郵票數量。第二種方法:假設法。抓住關鍵詞“同樣多”,假設兩人同樣多的郵票數量均為8枚。那么,小方之前郵票數量就是8-8=0(枚),而小華原來郵票的數量是8+8=16(枚)。這樣的話,既可得出小華原來比小方多的郵票數量為16-0=16(枚)。
2、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題,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題,大林比小明多做幾道口算題?
專家解析:這道題有兩種思考方法。方法一:根據題意,我們可以得出小林是一個比較的中間量。我們可以假設小林做的題數為1道題,那么大林比他多做15題,既大林做了15+1=16(道)題,同理得出小明做的題數為6+1=7(道)題。由此可以得出:16-7=9(道)題,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題量。方法二:把這道題看做一道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題目來解。家長可以畫簡單的圖示幫助孩子理解。同樣,小林是個中間量,大林畫在小林左邊,小明畫在小林右邊,那么,大林比小林多的15道題是一個整體,其中一定包含了小明比小林多做的6道題。那么用15-6=9(道)題,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9道題。
3、小花今年6歲,爸爸對小花說:“你長到10歲的時候,我正好40歲。”爸爸今年多少歲?
專家解析:這道題的關鍵是要抓住一個不變的量,既爸爸與小花的年齡差距不會變,這個我們可以用40-10=30(歲)求得。那么,已知小花今年6歲,要求爸爸今年的年齡,既用6+30=36(歲)得出。
4、30名學生報名參加興趣小組。其中有26人參加了美術組,17人參加了書法組。問兩個組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根據條件,首先,我們可以先算出來參加美術組和參加書法組的學生總共有26+17=43(人),比參加興趣小組的總人數多43-30=13(人)。這說明多出來的人數一定就是既參加了美術組,又參加了書法組的學生人數。
5、有兩籃蘋果,第一籃25個,第二籃19個,從第一籃中拿幾個放入第二籃,兩籃的蘋果數相等?
專家解析: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暗差問題。這道題的關鍵點是要抓住“給完以后一樣多”,同時,從第一籃拿走的個數與第二籃增加的個數也是同樣的。那么,首先,我們可以算出第一籃比第二籃多出的個數為25-19=6(個)。除去這6個,兩籃蘋果剩下的個數是相等的,所以我們只需把6分成相等的兩部分,既得出從第1籃拿出3個蘋果給第二籃,兩籃蘋果就一樣多了。建議家長在指導時,從小的數字入畝舉段手,幫助孩子用教具動手擺一擺,從而總結出規律和計算方法,那么大數的明差暗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6、小力有18張畫片,送給小龍3張后,兩人的畫片同樣多。小龍原來有幾張畫片?
專家解析:這道題也是一道暗差的問題。根據條件,首先我們可以得出小力給了小龍3張后小力的畫片數量為18-3=15(張)。15張既是小龍得到3張后畫片的數量。那么,問題要求小龍原來有幾張畫片,抓住“原來”一詞,既可得出15-3=12(張)。
7、媽媽從家里到工廠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再到工廠。這次媽媽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專家解析:這道題家長可以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輔導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一下整個過程,同時要求家長畫上線段圖并標明數字,兩者缺一不可。當孩子真正理解了整個過答敬程解答本題也就會非常容易。本題的正確答案2+2+3=7(千米)
8、一輛公共汽從東站開到西站,開一趟。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開了11趟之后,這輛車在東站還是西站?
專家解析:這道題是奇偶性知識的綜合運用,很多學前的孩子都知道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但是孩子并沒有真正明白單雙數的意義,家長可以在家里指導孩子用棋子1個1個的擺出來,讓孩子真正明白單雙數的意義和規律,再做這道題就會比較簡單。第1趟汽車開到西站,1是單數,11也是單數,故開了11趟之后汽車開到西站。
9、一只貓吃一只老鼠用5分鐘吃完,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幾分鐘才能吃完?
專家解析:這是關于時間的知識,這是一種常識,家長和孩子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表演一次,孩子就會真正明白。本題的正確答案為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5分鐘才能吃完。
10、小明和小亮想買同一本書,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們的錢合買這本書,錢正好。這本書的價錢是多少?他們各帶了多少錢?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兩人合起來正好能買一本書,也可以理解為把買一本書的錢分給了兩個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分,小明缺1元7角,說明小亮正好有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說明小明正好有1元3角,明白了這些道理,其它的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題的正確答案為小明有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這本書的價錢為3元錢。
11、有35顆糖,按淘氣-笑笑-丁丁-冬冬的順序,每人每次發一顆,想一想,誰分到最后一顆?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平均分的問題,35顆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給4個人,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把糖果按4個一排的畫下來,讓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順序來分,同時對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相應數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讓孩子親自動手擺一擺。通過動手操作不難得出丁丁分到最后一顆糖。
12、淘氣有300元錢,買書用去56元,買文具用去128元,淘氣剩下的錢比原來少多少元?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在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整體(原來的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錢,一部分是剩下的錢,問剩下的錢比整體少多少,其實就是問用去了多少錢。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56+128=184(元)
13、個小朋友分一袋蘋果,分來分去多2個,問這袋蘋果至少有幾個?
專家解析:這個題要抓住關鍵詞“至少”和關鍵句“分來分去多2個”,說明每人至少分一個才會多兩個,那就至少是8個。
14、一根60米長的繩子,做跳繩用去10米,修排球網用去10米,這根繩子少了多少米?
專家解析:關鍵是要理解題意,不是問剩下多少米,而是問少了多少米。減去1米就會少1米,本題減去20米,就等于少了20米。
15、商場運回28臺電視機,賣出一些后還剩8臺,賣出多少臺?
專家解析:本題是要站在一個整體與部分的角度考慮,商場運回28臺電視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賣出去的,一部分是剩下的8臺,總數減去剩下的8臺,就得到賣出去的20臺
16、小虎學寫毛筆字,第一天寫3個,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寫1個,四天一共寫了多少個?
專家解析:本題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難點,難在不是把4天的數直接加起來,而是引導孩子把每天的字數按順序一步步算出來,然后再計算4天的和。
17、小云今年8歲,奶奶說:“你長到12歲的時候,我62歲。”奶奶今年多少歲?專家解析:關鍵讓孩子明白奶奶和小云增長的歲數是相同的,還要培養孩子逆向推理能力,這樣啟發孩子小云長到12歲的時候得過多少年?再問奶奶再過4年就是62歲,奶奶今年會有62歲嗎?
18、最小的三位數減去最小的兩位數,再減去的一位數,所得的結果是多少?專家解析:首先要引導孩子明白位數的概念,問孩子325是幾位數?為什么是3位數?繼續追問最小的3位數和的3位數是多少?孩子明白這個概念,解答起來就容易多了。
以上就是關于數學思維的18道練習題,希望小朋友們多多練習,好好學習數學,讓數學學習變得更簡單。
小明今年七歲當他13歲的時候需要過六年慎旅殲,也就是說,13-7等于6,順著思維寬沖,就是六年以后媽媽正好是43歲,所以媽媽今年的歲數鎮帶就是43-6等于37歲,媽媽今年37歲。
(1)如何使等式正確
6×6=18
6+6=81
這兩個等式原本是用火柴棍擺成的,正著看顯然是錯誤的。如何動用最少的火柴棍使等式成立呢?
如果我們把紙倒過來看,不需要作其他任何變化,這個等式就完全正確了。
(2)對面看過來
桌上放著一道算術題:89+16+69+6A+B8+88
甲乙兩位同學面對面坐在桌子兩側,而他們計算這道題的結果恰
好相同,那么A、B分別是哪兩個數字?
我們先把等式建立起來,
89+16+69+6A+B8+88=88+8b+a9+69+91+68
(a、b是A、B的倒著看的數)
經過消減,得到一個新的等式
16+A+B×10=91+b+a×10
容易發現,A=1,B=9(a=1、b=6)滿足要求。
(3)倒立時的發現
一個運動員的門牌號是一個四位數。一天,他在門外做倒立時發現他們的門牌號倒著看成了另外一個四位數,而且大了4782。
問該人的門牌號碼是多少?
我們把能夠倒過來的幾個數字列出來,1,6,8,9,0。
這個數相差接近4的只有1和6,因此這個四位數首位一定是6、末尾一定是1,即這個數為1xx9,倒過來看就是6xx1。
接下來就是一個簡單的算式謎了,由于數字只能在1、6、8、9、0中選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這個門牌號是1899,倒過來看是6681。
(4)節約卡片
這是1993年我國高中聯賽中的一道數學題。
三位數(100,101,L,999)共900個,在卡片上打印這些三位數,每張卡片上打印一個三位數,有的卡片所印的,倒過來看仍為三位數,如198倒過來看是861;有的卡片則不然,如531倒過來則沒有意義,因此,有些卡片可以一卡二用,于是至多可以少打印多少張卡片?
剛才我們已經指出,能夠倒過來的幾個數字只1,6,8,9,0。而在三位數中,0不能放在首位,也不能放在末位。能夠放在首位和末尾的都有1、6、8、9這四個數字,能夠放在十位的有五個數字。
根據乘法原理,這樣的數有4×5×4=80個。
因此,可以節約的卡片數是80的一半,即40個。
(5)正看倒看不變
這是1959年第22屆莫斯科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一道試題。
當將寫有數碼的紙倒過來時,數碼0、1、8不變,數碼6、9互變,其他數碼在倒過來看時沒有意義,求將寫有九位數的紙倒過來看時不變的九位數的個數?
九位數要相同,也就是倒過來看是還是原來這個數,即首位變為末位、第二位變為第八位、第三位變為第七位、第四位變為第六位后數字不變,第五位自己倒過后不變。
這樣,我們把這個九液姿位數的數字分成五組:首位和末位為一組,可取的數字為鄭埋世(1,1)、(8,8)、(6,9)和(9,6)共四組不同的值;第二位和第八位、第三位和第七位、第四位和第六位取值范圍相同,可取的數字除與前面相同外,還要加上(0,0)喊肢,一共有五組不同的值;第五位數字只能從1、0、8三個數字中選取。
根據乘法原理,滿足題目要求的九位數共有
4×5×5×5×3=1500個。
這是夏普里值的意思典型故事。
3個人吃了8塊餅,其中,約克帶了3塊餅,湯姆帶了5塊,一共是8塊餅。約克吃了其中的1/3,即8/3塊,路人吃了約克帶的餅中的3-8/3=1/改扒3;湯姆也吃了8/3,路人吃了他帶的餅中的5-8/3=7/3。這樣,路人所吃的8/碰拆3塊餅中,有約克的1/3,湯姆笑殲棗的7/3。路人所吃的餅中,屬于湯姆的是屬于約克的7倍。因此,對于這8個金幣,公平的分法是:約克得1個金幣,湯姆得7個金幣。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對金幣的“公平的”分法,遵循的原則是:所得與自己的貢獻相等。
一陪如共交了201,減蘆塵啟去176.8,剩下兄氏24.2兩人平分,一人12.1
所以室友要給小王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