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積木?有一種拼插積木5塊長多少三年級數學:一共長36厘米 資料拓展:I.數學概念 在數學中,長度是指物體的延伸程度,用來描述一個對象沿某個方向的大小。長度可以通過單位來度量,例如厘米、米等。那么,數學積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學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邏輯性的特點,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園數學教育應注重啟蒙性、生活化,讓孩子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樂趣,從而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貼近生活學數學
數學是一種語言,孩子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廣泛的交流。幼兒數學教育應貼近生活,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數學的樂趣。小朋友都是在各種各樣的活動過程中了解周圍世界的,他們很早就開始按大小、顏色、形狀、空間位置和其他特征來區分物體,認識周圍世界的基本結構與秩序。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學習數學的機會,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2.在游戲中學數學
游戲俗稱玩,玩是小孩的天性,是小孩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如:搭積木游戲,這是幼兒園最常見的,也是玩的最多的一種游戲,它包括空間關系、幾何形體、測量等數學知識,同時又與分類、排序、數量的比較等相聯系。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創作力,搭建出豐富多彩的作品。使孩子們在游戲中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
數字積木有第六季。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顯示,數字積木是BBC數學啟蒙動畫,已經更新到第六季,適合兒童看,生動有趣,既教會孩子數字加減法,又啟蒙了孩子英語。
小小優趣app或愛奇藝。
《數字積木》動畫一共4季,60集。可以開通會員在小小優趣app或者愛奇藝兒童專區觀看。
《數字積木》是孩子數學啟蒙的好幫手,不僅能教會孩子認知數字和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通過直觀的畫面和幽默的故事,感受到數字多變的神奇魅力。
積木,可以說是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備上一套的玩具之一。
作為已經誕生了86年的經典玩具,能夠經久不衰,樂高確實有其設計的精巧之處。
從數學啟蒙的角度說,也是一個十分有效、實用的選擇。
從學習計算、數數、估數、比較、分數概念、認識圖形,到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都可以利用樂高積木來完成。
不過很多家長都只是聽說它的好,買回來就丟給孩子,最后價格不算便宜的樂高積木到孩子手中,也只是用來疊高,并很快就失去興趣,扔到一邊了。
記住在孩子低齡的啟蒙階段,任何教具的使用都需要家長去做引導,絕不是買給孩子就完事兒了。
今天,我整理樂高積木的4種玩法,家長們趕緊帶著孩子一起玩起來吧!
1.理解數的概念
鍛煉能力:比較大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很多孩子口中背著“1、2、3、4、5....”,其實卻是對這些數字完全沒有概念的。
家長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若是運用樂高,即一邊數,一邊對應著相應數量的樂高方塊孩子,有了具象的數量,本來無法理解的抽象關系就變得明了啦。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是利用實物讓孩子清晰數字的含義,同時孩子也感知了數字的大小,因為孩子會直觀的看到:“2,是有2個小方塊的;而1,則只有1個小方塊,原來這就是2比1大”。
數學老師要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在合作環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一
學習內容
-P78(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搭積木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意義。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理解不進位加減法的算理。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
2.淘氣和笑笑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
4.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有可能是:
(1)笑笑左邊一摞搭了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笑笑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淘氣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八塊,拿走了右邊兩塊,右邊剩下8-2=6,現在共有10+6=16。
以上就是數學積木的全部內容,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一 學習內容 -P78(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搭積木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意義。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