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歷史?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夏巡游途中病死,尸體運回咸陽后,趙高、李斯才將死訊宣告天下,并假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于同年7月襲位,為秦“二世皇帝”,史稱“秦二世”。 胡亥即位后,在趙高唆使下,殺死兄和姐妹22人及大將蒙恬、那么,秦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秦朝存在15年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秦始皇贏政至秦三世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 秦王嬴政當政以后,發動了大規模的兼并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間,秦國先后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實現了全國之大一統。秦朝就此確立,首都設在咸陽。秦王嬴政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過「五帝」,所以兼采二者尊號而合為皇帝,用作天子的專稱。他自命是秦「始皇帝」(前221年-前210年),子孫將是「二世」、「三世」......以至無窮。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公」分掌政務、軍務及監察;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后來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設縣,縣下又有鄉、亭、里等基層組織。這樣,全國由上到下均置于皇帝及其家族的嚴密統治之下。秦始皇還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全國修建馳道、直道,興建水利,筑靈渠,銷毀兵器,又大規模遷移富民集中首都咸陽;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統一貨幣,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這對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十分有用。
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嬴姓,相傳始祖伯益曾輔助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了。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占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后來秦王政于前221年統一并建立大秦帝國。為了加強全國之大一統,秦王政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后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是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于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最后都城咸陽于前207年十月被劉邦攻陷,秦朝滅亡,立國共十五年.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吞并韓國,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巨鹿郡、太原郡。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
秦朝歷經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共14年。
秦朝經歷三代皇帝。翳
分別是: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嬰。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間,秦王嬴政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余年。
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擴展資料: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后裔,舜賜其嬴姓。
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政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秦朝的國號來自于地名。據《史記》記載,秦之先祖為先賢皋陶、伯翳(伯益),本為古部落首領少昊后裔,為“嬴”姓。
至周穆王,造父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國之亂,受封于趙城,其宗族乃為趙氏(先秦時代“姓”只是表示來源,多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稱謂,“氏”則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稱謂),嬴姓又盛,故“趙”也是秦的代名詞之一。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國祚共十四年。
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稱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善于養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受爵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建立秦國。號稱秦嬴。
前770年,秦襄公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于關中平原,成為一方諸侯。戰國時期,秦國根據禮記推行車輛統一道路,書籍統一文字,行為統一倫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實施商鞅變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稱秦朝。
擴展資料:
秦王政建立秦朝后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并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
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于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后,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
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于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
秦朝歷史簡介:
一、政治發展
西元前221年(距今約2221年)秦王嬴政并六國統一
天下,結束長達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分裂局面。嬴政重定封
號為「皇帝」,自稱「始皇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
始皇」。
秦始皇在位十二崩於南巡途中,趙高假傳圣旨北上長城
邊界賜死長子扶蘇與大將軍蒙恬,立幼子胡亥為二世皇帝。
因秦政過於嚴苛引發各地叛亂,秦朝立國僅15年即亡。
二、重要措施
1. 廢除封建制度,實施郡縣制,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2. 統一文字、貨幣(廢各國原有的貨幣,規定通用圓形方孔的『半兩錢』)、車軌、度量衡等文物制度。從此全國「書同文、車同軌」,有助各地的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
3. 修馳道、筑長城
二、重要之文化史跡
1. 兵馬俑
2. 萬里長城
3. 青銅器、玉器...等器物
4.其他
秦
(公元前221---前206年,共15年)
--------------------------------------------------------------------------------
秦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多年來分裂的局面,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秦朝共有三帝,其中病死的一帝,內亂中被逼殺的一帝,國亡投降后被殺的一帝。
以上就是秦的歷史的全部內容,秦朝存在15年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秦始皇贏政至秦三世子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