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顛倒歷史?《如懿傳》歪曲的歷史有:如懿姓氏、高貴妃爭寵。如懿姓氏:“如懿”是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氏的侄女,但是,通過近幾年的考古研究終于發現,歷史中的乾隆繼后姓氏不是烏拉那拉,而是輝發那拉,雖然都是“那拉”,卻并非一族。那么,如懿傳顛倒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如懿的姓氏不是烏拉那拉,而是姓輝發那拉。第二富察皇后是得了風寒死的,不是劇里的因為失去孩子無法承受打擊死的。第三。歷史上的高貴妃溫柔善良,不是劇里這樣霸道愛爭寵。
影視劇是為了迎合觀眾,或多或少改編之后,才會有更精彩的劇情呈現在觀眾面前,不得不說《如懿傳》的歷史成分還是非常高的,它的大體劇情是跟著歷史走,按劇中仍有一些劇情不符合歷史,下面我就結合歷史和大家討論一下。
1.乾隆很愛富察皇后
在《如懿傳》中,為了凸顯如懿和乾隆的感情線,所以富察氏皇后就被冷落了,到中期富察皇后去世前,乾隆甚至還懷疑皇后在后宮之中不擇手段的陷害其他妃嬪。而歷史上,乾隆非常愛富察皇后,相比劇中和如懿的青梅竹馬而言,事實上,富察皇后和乾隆才是真愛。
2.繼后那拉氏沒有進過冷宮
紫禁城其實根本就沒有叫冷宮的地方,如果嬪妃犯了大錯,不被寵幸,那她所住的宮就會被視為冷宮,從此不與人來往,所以繼后那拉氏不像劇中那樣,住過三年冷宮,后期斷發之后,被乾隆厭棄,她所居住的地方變成了冷宮。
3.淑嘉皇貴妃不是玉氏貢女
歷史上的嘉貴妃,是地地道道的滿族人,并不是玉氏送來的貢女,而且她的結局也不像影視劇中那么悲慘,相反,在乾隆心里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敬事房的檔案里面就有記載,它們收藏有嘉貴妃冊封時的朝冠,上面的頂珠居然有東珠,而東珠,只有皇上、皇后、太后才有資格擁有,這足以說明乾隆還是非常疼愛嘉貴妃的。
4.令妃并不壞
歷史上的令妃可以說是乾隆的寵妃了,晚期獨霸乾隆多年,《如懿傳》中的令妃之所以改成了“炩”字,恐怕是因為人物改變太大,因為畢竟令妃本尊在歷史上還是很重要的人物,她首先是嘉慶帝的生母,還是乾隆親自追封過的皇后,地位比繼后那拉氏還要重要。
從人物形象的刻畫來說,在《如懿傳》中,烏拉那拉氏被刻畫為乾隆最喜歡的女人,這與乾隆的真實情史有不少出入,先不說乾隆的本身就不是多專情的人,就算是,乾隆最在乎的也是已經死去的富察皇后。
《如懿傳》為了烘托女主的形象,將富察皇后和高貴妃的形象設定為“反面人物”,和事實的出入有有點大,尤其是高貴妃的反面形象,在歷史上,高貴妃是乾隆一個早死的寵妃,除了家世的確實高貴之外,沒有什么特殊性。
再從物的穿著打扮上看,《如懿傳》女主的身上出現了蝴蝶結的裝飾,還有一些演員的旗頭,好多不應該出現在那個年代的東西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鏡頭前。還有女主大婚的晚上,紅綠色調搭配的的造型也不是出現在那個時候。還有君主登基時,有哪個君主會自己一路走上去的。
君主會有專門的轎輦,讓轎夫抬著上去就行了,讓君主自己走,也太看不起君主的威嚴了吧。還有有資格做御前侍衛的都不是窮苦出身的,不然你讓那些世家子弟去哪,地位等級不是那么好跨越的,根正苗紅的世家子弟才是御前侍衛的候選人。人物的生平與歷史不符,活了19個月的永璟被寫成一出生就夭折,本來聰明永璂阿哥被寫成了一個蠢蛋,穎妃去哪撫養的七皇女,你讓令妃的十七阿哥去哪,太后明明只有弘歷一個孩子,哪來的公主,還有富察皇后之死,歷史沒有定論。
一,如懿姓氏:“如懿”是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氏的侄女,從小自己就被告誡如何秉承著家族的高貴,保留下姓氏的榮耀。但是,通過近幾年的考古研究終于發現,歷史中的乾隆繼后姓氏不是烏拉那拉,而是輝發那拉,雖然都是“那拉”,卻并非一族。如果要追述,那么入關以前的海西女真烏拉部和輝發部是兩個不同的部落。
二,富察皇后之死:《如懿傳》中講,由于兒子夭折,富察皇后受到打擊,精神崩潰,不幸墜入井中,幸得侍衛凌云徹救助,但最終逝去。其實,關于富察氏之死,歷史沒有定論。正史、野史均有記載,有的說是染風寒而死;有的說因兒子永璉、永琮相繼夭折抑郁而死;有的說失足落水而死。
三,如懿遭陷害,被打入冷宮:《如懿傳》說,乾隆帝后宮的妃嬪們接二連三地滑胎,怡貴人所住的景陽宮突然出現蛇襲擊。這一切都是皇后和惠貴妃收買嫻妃的丫頭做的,以此來陷害如懿。不知細情的乾隆帝龍顏大怒,把如懿打入冷宮。這個故事在真實的歷史中是子虛烏有的。
四,金玉妍來歷:電視劇中,金玉妍是北國進貢的美女,一直背負家國報復,希望為自己的心上人爭取在清的各種利益。
如懿傳和歷史還是有很多出入的,就比如繼后和乾隆之間的感情。繼后其實和乾隆前期并沒有感情,歷史上乾隆最愛她的第一任皇后。
以上就是如懿傳顛倒歷史的全部內容,歷史上的令妃可以說是乾隆的寵妃了,晚期獨霸乾隆多年,《如懿傳》中的令妃之所以改成了“炩”字,恐怕是因為人物改變太大,因為畢竟令妃本尊在歷史上還是很重要的人物,她首先是嘉慶帝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