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語文練習題?《約客》中寫到客人失約,主人寂寞的詩句是___,___。 七年級語文課外關于充滿希望的詩句 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園》 3、那么,初一下冊語文練習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語文的期末考試即將到來,在準備期末考復習時,同學們要準備哪些閱讀專題訓練題來練習呢?接下來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閱讀專題訓練題,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閱讀專題訓練題:
一、文言文閱讀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解釋下列字詞。
(1)邑人:
(2)利其然:
(3)扳:
(4)環謁:
2、給下列句子中畫線的字注音。
(1)不能稱( )前時之聞
(2)泯( )然眾人矣
3、翻譯下列句子。
(1)、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2)、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竹影》課后練習題】: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28分)
1、下列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幽暗(yōu) 藤椅(téng) 愜意(xiá) 手癢(yǎng)
B、徘徊(huái) 參差(chā) 橫幅(fú) 花瓣(bàn)
C、閃爍(shuò) 疏密(shū) 朱砂(shā) 蘸水(zhàn)
D、亂撇(piē) 一縷(lǚ) 彌漫(mí) 立軸(zhú)
2、下列有錯別字的兩項是( )(4分)
A、也許,藝術和美就蘊涵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
B、那根竹跟了他的動作而發抖,上面的竹葉作出簫簫的聲音來。
C、竹影漸漸與地上描著的木炭線相分離,現出參差不齊的樣子來,好像脫了板的印刷。
D、課文寫“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
3、下列詞語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幽暗:昏暗。
②坐不牢:坐不穩。
③愜意:心里很高興。
④疏密:指距離不遠不近。
⑤包羅:包括(指大范圍)。
⑥參差不齊:長短高低不齊;不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依次填入橫線的語句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3分)
畫馬的困難在于馬本身上,畫竹的困難在于竹葉的結合上。
1、《山中雜詩》“山際、來煙、竹中、落日、鳥飛、云出”,你認為詩人他傾向于一種怎樣的生存境界?
2、擁有獨到的觀察視角就會欣賞到與眾不同的景物,你能從吳均的《山中雜詩》中找到這樣的句子嗎?
3、《山中雜詩》寫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最有趣的是云彩從窗戶里飄了出來的是:
你最欣賞哪一個動詞?
4、《竹里館》景怎樣?人怎樣?(引詩中意象回答) 構成了怎樣的意境?
5、誰獨坐?誰來相照?是人伴月,還是月伴人?
6、月夜竹林的幽靜,以 反襯。
7、《竹里館》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是:
8、《峨眉山月歌》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 關系倒置句末。
9、“影入平羌江水流” ,什么“影”?此句什么景象?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之事。
10、“月”與“思君(故鄉親友)”有何關聯,可見出李白對故鄉的依依細別?
11、《峨眉山月歌》中連用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這五個地名分別是:
12、《逢入京使》詩中的“龍鐘”何意?有什么作用?
13、成語“老態龍鐘”中的“龍鐘”又是什么意思?
14、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清人劉熙載曾說:“詩能于易處見工,便覺親切有味。”這樣的古詩你還讀過哪幾篇?
15、 《滁州西澗》全詩寫西澗春景,前半寫 景,后半寫 景。
七年級語文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對古詩詞的鑒賞需要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聯想、想象能力。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填空題,僅供參考。
七年級語文下古詩詞填空題
1.山際見來煙, 。鳥向檐上飛 。
2.獨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
3.峨眉山月半輪秋, 。夜發清溪向三峽, 。
4.誰家玉笛暗飛聲, 。此夜曲中聞折柳, 。
5.《峨眉山月歌》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分別為 、 、 、 和 ,構思精巧,不著痕跡。
7、 ,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 。
8、故園東望路漫漫, 。馬上相逢無紙筆, 。
9、假如生活欺騙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歧王宅前尋常見, 。正是江南好風景, 。
11、蒼蒼竹林寺, 。 ,青山獨歸遠。
12、黃梅時節家家雨, 。有約不來過夜半, 。
13、李杜詩篇萬口傳, 。江山代有人才出, 。
15、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 。
16、寫木蘭毅然決定代父從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中雜詩》“山際、來煙、竹中、落日、鳥飛、云出”,你認為詩人他傾向于一種怎樣的生存境界?
2、擁有獨到的觀察視角就會欣賞到與眾不同的景物,你能從吳均的《山中雜詩》中找到這樣的句子嗎?
3、《山中雜詩》寫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最有趣的是云彩從窗戶里飄了出來的是:
你最欣賞哪一個動詞?
4、《竹里館》景怎樣?人怎樣?(引詩中意象回答) 構成了怎樣的意境?
5、誰獨坐?誰來相照?是人伴月,還是月伴人?
6、月夜竹林的幽靜,以 反襯。
7、《竹里館》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是:
8、《峨眉山月歌》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 關系倒置句末。
9、“影入平羌江水流” ,什么“影”?此句什么景象?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之事。
10、“月”與“思君(故鄉親友)”有何關聯,可見出李白對故鄉的依依細別?
11、《峨眉山月歌》中連用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這五個地名分別是:
12、《逢入京使》詩中的“龍鐘”何意?有什么作用?
13、成語“老態龍鐘”中的“龍鐘”又是什么意思?
14、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清人劉熙載曾說:“詩能于易處見工,便覺親切有味。”這樣的古詩你還讀過哪幾篇?
15、 《滁州西澗》全詩寫西澗春景,前半寫 景,后半寫 景。
以上就是初一下冊語文練習題的全部內容,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閱讀專題訓練題: 一、文言文閱讀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